當杜牧走進杏花村之後

本人的“當~~~之後”系列第六篇,看不懂的人都在問,我寫的是歷史麼?應該是吧~~~~當然,好像也不僅僅是歷史!

當杜牧走進杏花村之後

公元835年,大唐帝國大和九年。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改變天下的大事,而此時尚是暮春的清明時節,大唐臣民們並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只知道今天是清明,是要祭祀祖先的。

杜牧卻很是有些鬱悶,又被調崗了,好不容易在揚州安定些,又要讓自己回京去!揚州可是好地方,“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麼風花雪月的地方,可是自己的最愛,更何況還辭別了自己心愛的青樓姑娘,那個讓自己寫下“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的明豔女子。

想到離別時的一夜無語和姑娘傷心的欲絕的樣子,杜牧的心情更加低落,一個人策馬迤邐前行,天氣似乎是要配合他的心情,也是陰沉沉的。

走到豐縣地界,行人漸漸多了起來,看著行人都面無喜色,還帶著香燭紙火,杜牧才想起來今天是清明節,這些都是要去上墳祭掃的人。杜牧想了想,時間還夠,今日不宜多行,還是先到驛館住下,明日再走吧。

當杜牧走進杏花村之後

到驛館住下時,午時剛過,驛卒聽說是大詩人杜牧,紛紛上前索要題詩簽名,然問東問西,全然忘了他可是已經受封在冊的監察御史,可是有監察百官的權利的。杜牧本就心情不好,被攪擾的煩了,便連忙找藉口說想出去走走,離開了驛館。

本來四處走走也不錯,卻偏偏又下起了紛紛細雨。杜牧乃是個好酒之人,這心情沉鬱之時,就更想喝酒了,奈何自己一個過路之人,也知道哪裡有酒家,想找人問問吧,可一個個都是哭喪著臉去上墳祭掃的,自己去問別人哪裡有酒喝,似乎也是有些討打。

還好,杜牧聽到了笛聲響起,遠遠的,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笛子緩緩前來,一臉開心愜意的笑容。杜牧也難得的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此時,怕是也只有這天真無畏的牧童敢如此“無禮”了。

杜牧迎著牧童走去,和藹的向牧童施禮借問哪裡有可以喝酒的地方,牧童用笛子一指西邊的遠處:“諾,那邊,有一片開著杏花的地方,那裡有個村子,那裡就有酒館。”杜牧一聽,還是個景緻不錯頗有意境的地方,心中很是滿意,連忙道謝後便大步走去。

當杜牧走進杏花村之後

沒走多久,便遠遠的看到了那片杏花,也看到了籠罩在煙雨中的那個古樸的村子,想想這豐縣可是漢高祖的故鄉,杜牧不覺多了幾分敬意,再前行一段,便看見了那杏花中高高掛起的酒旗。

邁步走進酒館,早有熱情的小二上前招呼,杜牧環顧一下,陳設頗為簡陋,就四五張破舊的桌椅,圍坐著十來個村民,杜牧選了張靠窗的小桌坐下,欣賞著這煙雨杏花的美景,讓他又想起了和那姑娘一起攜手揚州路的情形。

旁邊圍坐喝酒的村民似乎在聊著什麼,杜牧沉浸在思緒中,也未在意。小二很快將一壺老酒,四個下酒小菜,還額外送了一碟小店特製的小吃,說是老闆特意吩咐的。像杜牧這樣穿著華貴,氣質出眾的中年人,小店可沒接待過幾個,老闆也還是樂於奉承的。

杜牧禮貌的表示感謝後,便開始自斟自飲,三杯下肚,不免又想起了幾天前分別時的清晨,十里長亭,執手相對,卻連句承諾都給不了那姑娘,杜牧只覺得心中的傷感快要壓抑不住了,低頭沉思片刻,輕輕開口吟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吟罷,頗為滿意的點點頭。

當杜牧走進杏花村之後

忽然,旁邊傳來拍桌子的巨響和一聲爆喝:“胡說八道!”杜牧嚇的一驚,難道這裡還隱藏著高人覺得自己的詩作不妥?連忙回頭一看,只見一個喝得面紅耳赤的村民正對著其他人大嚷:“你們這些人,什麼叫不關你們的事,沒有太祖皇帝能有我大唐?”

杜牧這才知道,原來不是說自己,不覺啞然失笑,也好奇這村野之中還能有人說起太祖皇帝?便仔細聽他們說些什麼。只見另一人回道:“我說老五,你就一個販貨的,關心太祖皇帝幹嘛?”老五激動的說道:“怎麼沒有關係,是太祖推翻了隋朝暴政,要不然我們還要生活在暴政之下!所以,今日當祭太祖皇帝一杯!”

此時,一個身著文士服的中年人悠悠說道:“我說老五,你們就是不讀書,不知史,那隋煬帝楊廣真的是暴君麼?你們現在南北販貨走的大運河可是他修的,我們寒門學子唯一的晉身之階,這科舉考試也是他給的,這太祖皇帝給了我們什麼啊?要說當祭,我看你我還都得祭一祭這煬帝才是。”

又有一人反駁道:“不對不對,煬帝窮兵黷武,修運河死傷無數,三徵高麗更是讓數百萬百姓送了命啊!要不是這樣,怎麼會有幾十家反王興兵討伐?”中年文士無奈的搖搖頭:“你們啊,就是喜歡聽說書人的,說書人說的你們也信?那都是寫書的人編出來的!”

這時,另一人說道:“我們覺得當祭太宗皇帝一杯,這大唐若是沒有太宗皇帝,何來大唐盛世,萬國來朝?若是沒有太宗皇帝打敗突厥,我們怕是都成了亡國奴了!”文士再次無奈的搖搖頭:“煬帝也打突厥,還打契丹,打吐谷渾,打得北方少數民族國家都俯首稱臣,還親征西北,將青海和河西走廊納入了隋朝疆域,他在位時,怎會讓突厥進犯到長安附近?你們的太祖太宗,可是把國土都丟了的啊!”

當杜牧走進杏花村之後

有人一看氣氛不對了,連忙勸道:“就是了,說到抗擊突厥,我們要祭,也該祭一祭這些捨身忘死的將軍啊,不如敬李靖李衛公一杯如何?”這一下,其他人紛紛找到了快要發言的契機,連忙附和道:“是啊,是啊,祭什麼皇帝啊,還是祭這些抗擊外族的將軍好。我們還可以祭衛青,霍去病。”

只見老五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你們這些人,忘本啊,沒有太祖,哪來的大唐?沒有大唐?哪來我們的今天?”文士也不高興了:“你難道忘了十年安史之亂?還不是他們崇信奸佞所致,國家幾乎傾頹,百姓更是死傷無數,那麼恐怖的十年啊,你們難道都忘了麼?”

眾人一片沉默,還是老五不甘心的辯道:“那是玄宗皇帝的錯,幹太祖什麼事?我祭我的,我不忘本,你們愛祭不祭。”說罷舉杯過頂,然後傾灑於地上。

文士無奈的搖頭:“你是他李家的子孫麼?整天把太祖掛在嘴邊,怎麼不見你祭一祭自家的祖宗?真是愚不可及!”老五一聽就來火了:“你不愚,你怎麼不去祭祖,也在這裡飲酒閒扯!?”w文士也怒懟:“讀書人的事,你懂什麼,我一早已經寫了詩稿祭奠先祖和亡父亡母,何必跑到墳頭去裝模作樣?”

驗看得兩人吵起來,有人立刻勸道:“算了算了,什麼煬帝也好,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也罷,還有那些衛青,霍去病,李靖什麼的,都不關我們的事,我們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罷。”眾人立刻一片附和,老五卻起身道:“你們不敬太祖,忘本忘宗,不願與你們為伍。”說罷起身離去,文士也無奈的起身搖頭:“愚昧啊,愚昧,混吃等死,全不知家國天下,俱是一體啊!”說罷也搖著頭嘆著氣離去了。

失去了兩個主要的發言者,眾人一時有些無趣,猛然看見杜牧,文士打扮,衣服華貴,氣質不凡,一定知道的不少,有人立刻便向杜牧開言道:“先生一人飲酒多沒意思啊,可與我等願一敘?”

杜牧嚇的連忙起身告辭:“我還有事要辦,就不奉陪了,改天見到好友義山,我一定轉告各位對他家祖先的敬意,告辭告辭。”

杜牧在眾人驚愕的眼光中匆匆走出酒館,待走得遠了,再回頭看看,雖然還是煙雨杏花,還是酒旗高展,卻怎麼也沒有了剛才的意境。

——撰文——老文(文俊壹)

當杜牧走進杏花村之後

該系列其他文章:

當週厲王幹掉誹謗的人之後

當李自成進京後

當東林黨幹掉魏忠賢之後

當國恥成了笑話之後!

當金兀朮聽說岳飛被殺之後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