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夠60歲,沒有單位沒有工作都可以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領養老金,你贊成嗎?

提問達人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重,贍養老年人對社會和經濟的壓力也越加沉重,因此完善社會養老制度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務,也為了使未來的老人們都“老有所依”。對此有人提出,只要夠60歲,沒有單位沒有工作都可以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領養老金,只不過金十君卻不贊同,因為有以下幾點理由:


1、對財政造成巨大壓力

我國人口接近14億,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有9.15億人,在這樣的情況,我國養老金仍然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因為現在是有財政補貼所以勉強維持著。如果扣除財政補貼,在2018年缺口將達到-2561.5億元,五年後將會變成-5335.8億元。

要知道,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有2.41億人,如果要為這些人都發放最低工資1500元,那麼就需要3615億元,並且會隨著每年老年人的增加而增加,最低工資也會上漲。突然多出來的這一筆錢當然還是要讓財政負責,這無疑會給財政造成極大壓力。

2、對年輕時辛苦工作的老人們不公平

無單位無工作60歲後也可領取免費養老金,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國家重視養老,建立養老保障制度,是為了讓年輕時為國家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的老人們能夠安享晚年,所以這對按時繳費的退休老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而且人的惰性是一直存在的,如果環境過於安逸,60歲就可以免費領取養老金,無疑會養成社會惰性,打壓人們工作的積極性,哪還有人會勤勤懇懇工作,就算沒工作老了,60歲領養老金都不怕老無所依了,這對社會經濟都會造成無法磨滅的損傷。

3、發達國家也不會這樣發養老金

放眼看去,像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這種福利政策完善的發達國家,實行的養老保障制度也都是基於人們平時工作繳納的養老費用,繳納的年限進行發放養老金,依據的仍然是“繳多繳久拿多”的原則。

只不過它們是在整合社會資源使得老年人群體生活更為方便的方面做得更好,例如對老年人的照顧、關懷,養老院的建立,以後我國毫無疑問是要向這樣的方向發展的。

我國雖然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還是處於發展中階段,超過自身實際能力的養老福利政策毫無疑問是不可取的,不然就會像現在的委內瑞拉,經濟全面崩潰,陷入有著最多的石油卻賣不出去的困境。


金十數據


我舉雙手贊同!

社會主義就是溫暖的大家庭,讓每位上了年紀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無憂無慮,幸福地享受"夕陽無限好"的快樂晚年。

國家儘管富強有些家底,但用錢的地方千頭萬緒,給60歲以上每位老人發拐仗費,貧困的有低保錢,無兒無女的五保戶由政府養老送終等,說實話,錢雖不多,但也是國家對老人關懷的一點心意。

我理解國家的難處,但也真心的希望國家將那些明星大腕偷稅漏稅所罰的款,或者將腐敗分子行賄受賄所追繳的錢,集中起來幫扶國內60歲以上老人,讓農村和城鎮所有無退休養老錢的老人晚年活的有尊嚴,生存的有質量,生活的有盼頭。

人生在世幾十年光陰,對60歲以上老人不要談對國家的貢獻,就從人道主義慈善愛心,也該伸用我們的大手拉長輩們一把,這才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老夥計61322


建議對沒交過保險的農民按下列發放基本養老金:

1,60~65歲,每月300元,日10元。

2,65~70歲,每月360元,日12元。

3,70~75歲,每月450元,日15元。

4,75~80歲,每月600元,日20元。

5,80~85歲,每月900元,日30元。

6,85~90歲,每月1200元,日40元。

7,90_100歲,每月1500元,日50元。

8,百歲以上,每月2400元,日80元。

同時,每年上漲幅度應不低於中國人均GDP收入增幅,以確保生活水平基本穩定!


塞班班


100%願意,那是國家惠民政策,讓所有國民,不管你是勤奮的人還是不幸的人都有生活的權利,只不過活得質量有巨大差異,您說咱憑啥理由反對呢?

世界上一些高度發達國家,比如北歐國家,不都是這麼幹著的嗎。

人活著,各有各的活法,有人追求精彩地活著,那他就得加倍努力。也有少部分人,他們僅為活著而活著,生活中無啥追求,目光短視,只要有吃有喝管它孬好,各之取便嘛!

生命生來平等,誰都有活下去的權利,國家不會隨意剝奪任一公民活著的權利,既然那些人願像“鬼”一般活著,國家也有白養他們的能力,那就按最低生活標準施捨點給他們,這叫尊重生命。

國家若發展到能給於無業者,60歲後按時發放最低生活費用地步,哪追求正常生活,工作時按期交納養老等一應費用的國民,退體後的養老金必然早己數倍,甚至更多倍地高於最低生活費,誰還會去跟那些拿著最低生活費,一輩子白吃白喝的社會“苦”人們計較呢?到那時國人思想境界早已提升到無比高度,同情心是必然都具備了的。


魯陽揮弋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這麼簡單的問題根本就不是贊成不贊成的問題,而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古人說得好:“沒有付出,何來回報?"民間也有句諺語:“天上不會掉鮮餅"。

為什麼呢?

一、我國有近十四億人口,且不說國家底子還很薄,如果大家都不參加社保,不繳納社保費,只要到了60週歲,沒有單位沒有工作都可以按照最低工資標準領養老金的話,養老金的錢從哪裡來?

二、如果沒有單位沒有工作,不參加社保也可以領取養老金,這對於那些參保繳費的人來說,豈不是太不公平?

三、如果沒有單位沒有工作,不參加社保,到了60週歲就可以按最低工資標準領取養老金的話,還有誰願意去奮發圖強,砥礪前行?如果這樣的,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哪有什麼希望?

由此可見,沒有單位沒有工作,不參加社保,只要夠60歲就可以按最低工資標準領取養老金的願望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葉公來幫忙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說實話,我還是很贊成這種做法。

作為中國的公民老了都應老有所養和病有所醫,這也是每位老人應有的尊嚴,也是一個國家或政府應給予老年公民的必要幫助,也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

但這麼做,仍然有不少人反對,反對的理由:一是國家沒有這麼大的財力給3億多沒有交納養老保險的人發放養老金;二是認為這種做法是變相鼓勵懶惰,不利於未來更多人們參加養老保險的繳納。三是社會這樣會造成新的社會不公,對繳納養老保險的人是一種打擊等等。這些理由固然重要,有些也確實成立。

但筆者認為可採取折中的辦法:一是給予繳納養老保險的退休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發往相對較高的養老金,將他們的養老金中過高的部分適當抽出一部分補貼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二是採取過渡性養老金髮放方式,既對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老年最大者比如70以上的老人,每月發放一定的養老生活補貼,如發往500元或1000元,以確保有一定的生活來源;對於現在60歲以上70歲以下的老年人,由國家按照養老金按時發放,隨著物價上漲而適當增加。三是資金來源可採取國家財政撥補一部分,國有企業、公益組織捐贈一部分,增加一個稅種向企業收取一部分;反腐敗資金全部注入養老保險基金等等。相信通過這些渠道和途徑,註定要解決60歲以上老人養老金的發放問題。

這也可用一句話來總結: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政府肯下力氣,養老資金問題就對不是問題。


財經深思


小麗是贊成這個提議的,但是就目前的國情來說60歲以上每人每月補貼500元才是第一個小目標。想的太多不現實,我國有3億多老年人,每人每年補助1萬,加上中間環節就是30萬億再加上其他支出每年100萬億都打不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生產總值(GDP)2017年是82.71萬億元,看到沒能把經濟直接全部支出掉還不夠。當然再有10年的發展,能到200萬億元的時候估計就差不多了。小麗可以肯定的是領導人們也是支持這個提議的,關鍵是國家缺錢呀。另外,有些人考慮到交社保人的積極性問題,這個是肯定的,如果大家都拿最低工資,對於繳納社保的人員估計就要多領一份錢來體現公平了。

小麗認為只要夠60歲,沒有單位沒有工作都可以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領養老金是合理的要求,但是這個要求可以逐步試點,比如以養老金換取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對於科研人員每月補助一些錢,但是要求定期內出一些科研成果,到時候達不到要求將錢收回來。其次對於教師們,可以多一些補助,讓他們去給貧困地區孩子們補課等,總之是等額的價值交換。這樣國家是能夠承受的,也就是有投入有回收,是符合當前的國情的。

小麗瞭解到按照當前的標準,老年人60歲以後每月補貼88元,這個每年增加的比例在20%左右,按照這個計算自然增長到500元也是6年多的時間,當然這是國家的統一規定。加上國家的高齡補貼,實際上每月補貼500元不需要等價交換的話6年內也是可以實現的。當然要體現歲數越大,補助越多了。只要夠60歲,沒有單位沒有工作都可以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領養老金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的國力並不支持。


小麗看職場關注平凡人


有這樣的好事當然好,也是社會的一種進步,是應該努力實現的目標。當然這裡有些問題也要注意:一開始領的不能太高只能發低保標準的錢,以後每年増加一點,鼓勵人們通過繼續工作來改善生活。二年紀要提前到五十歲,因為有的五十歲的重體力勞動者就做不動了可以一邊享受點低保待遇又幹點輕鬆的活獲得收入改善生活。三這個費用全由稅收解決,根據稅收收入情況來控制一個階段期間每年增值數,取消七十八十九十年齡的高齡補貼。四國家只負責基本生存需要的養老金髮放,高質量的老年生活由個人儲蓄和子女孝敬解決,取消個人繳納養老金,己繳的個人部分分二十年退還本人。這樣就能保證五十歲以上的老人有所養,又能鼓勵老年人甘心繼續工作,由於標準全國統一可以讓老人少生不平等的煩惱,也能使不少老人從生活水平高的一二線城市流向四五線城市生活。增加房屋的社會效益。


南湖泉105885282


雖然我很贊成,但又轉念一想,農村有句古話說“養兒防老”,可現在的實際情況又怎麼樣呢?

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以前兩個老人養育四五個子女,甚至六七個子女的家庭很多,可有幾個子女能真正做到盡孝在父母身邊的?更談不上每個月給多少錢父母親用了。

為什麼?那還不是因為“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養再多的子女又怎麼樣?如果沒有當官發大財的,誰不是流落異鄉為了謀生而苦苦奔波?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贍養父母的能力就有限了。

談到這裡,再回歸正題。理論上60歲以上的老人,就每一個家庭而言是孩子們的父母;就一個國家而言就是全體公民中的長輩了!晚輩贍養長輩應該沒錯。

所以按道理,60歲以上沒有工作單位的老人,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領取養老金,是可以提出來的。但是,就像農村有的孩子沒有條件讓自己父母安享晚年生活一樣,我們的社會目前還做不到!


山人的生活感悟


有關老農退休、養老、養老金等類似問題答覆如下:

目前60歲以上不論城鄉沒退休金的老人有1億8仠萬,近10年還會快速上升。這些老人非常勤勞節儉、生養子女多、人生經歷坎坷艱難,為家庭為國家尤其是子女做出了巨大奉獻!國家尤其是子女必須要盡力孝敬他們!

中央政府始終如一為民服務,不斷努力讓國民富足養老方面不論城鄉無子女的國家早已五保,有子女的國家也根據國家財力不斷提高補助!子女無力養老的貧困家庭國家也大力幫助!作為受惠最大的子女們一定不會隨聲附合!興風作浪!一定會善待父母!我們的父母也一定會在國家扶持和我們的孝敬下幸福安度晚年!我們及我們的父母對國家星力而為的補助由衷感謝!

網上有關涉及老農不切實際的養老話題,純屬譁眾取寵!撓亂視聽!不僅會誤導老人心亂報怨,而且為不孝子女提供不養父母之說辭!我相信當老人知道兒子要求國家養老時,老人也會傷心流淚! 老人不易呀!別在添亂好不?太荒唐!很無聊!完全是挑撥是非!禍國害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