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本文配图选严歌苓相关生活、影视剧照。

阅览更多美文,微信搜索“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收听文章有声版,请下载喜马拉雅电台,搜索:“灵魂有香气的女子FM”


11月16日,女作家严歌苓静悄悄过完了她的60岁生日。

《后汉书·左周黄列传》有句名言:“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严歌苓显然不在此之列。

作为华人第一女编剧,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从《天浴》、《少女小渔》、《梅兰芳》到《金陵十三钗》、《芳华》;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电影《芳华》剧照

从《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到《幸福来敲门》,众多作品被搬上银屏,不仅斩获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一批青年女演员也因她的作品而崭露头角、大放光彩。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电视剧《小姨多鹤》剧照


作为备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在40多年创作生涯中,她拿遍海外所有华文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英国BBC推荐为“睡前一本书”。长篇小说《扶桑》的英文译本,更登上《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16年前就入选美国十大畅销书榜。

从严格意义上说,严歌苓并非一个特别幸运的女人,一路跌跌撞撞,从舞蹈家转行作家、辗转海外求学、情路不顺、健康一度欠佳……但她却以超出常人的刻苦、坚韧、自律,把所有经历都化成自己成长的养料,活出了比电影更传奇的一生。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她的人生在自己的轨道里飞驰又相对均速,很多人好奇她是如何掌控命运?今天我们来分享她关于逆境求生的三个断舍离心法。活学活用,你也会抵达自己的幸福终点站。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舍弃情绪化的抱怨,用实力去挣得体面自尊

1958年,严歌苓出生于上海的一家书香门第。

她的祖父严恩春是个天才,25岁就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翻译出《德伯家的苔丝》中文版。她的父亲严敦勋,笔名萧马,更是个全才。画油画、拉小提琴、做建筑设计行行精通,更写出著名小说《铁梨花》。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严歌苓和父亲

可就是在这样优渥的家庭背景下,她也没能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别人眼中的白天鹅。

严歌苓在12岁那年,就考入成都军区文工团成为一名跳芭蕾舞的女兵。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练功,脚搁在最高的窗棂上,两腿撕成一条线,哪怕写信也保持这个姿势。但即便如此勤奋,她也没能如愿成为领舞。

此后,严歌苓迷上了文学,可身为作家的父亲一开始却并不看好。从转行当前线记者,到参加写作研修班;从辗转异国求学,到走上漫长的创作之旅……能吃的、不能吃的苦她全扛下来了。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当战地记者的严歌苓(一排最左)和战友

为写好《小姨多鹤》,她曾带着记者先后三次去日本乡村采访;为写好《金陵十三钗》,她翻遍南京大屠杀历史资料,走访多人,收集大量一手资料。一本小说从她发掘、储藏和调查,创作时间可能长达20年。

严歌苓的一生有三个突破:第一是作为中文作家,她30岁到美国学习用英文写作、并拿到学位;第二个突破是成为好莱坞编剧,用英文写剧本;第三个突破是直接用英文写小说,进入美国正规商业出版渠道。

有谁会知道当年她破釜沉舟,硬是花了一年零七个月,从零基础学起,硬是考过托福研究生线的不易?又有谁知道她初入异国为了筹集学费,打过数不清的看护、洗盘子、兼职保姆等黑工的艰辛?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严歌苓曾说:“如果人的一生注定要吃苦头,我会选择早点吃苦。因为它会让你早点对人生做一些准备。我成为一个作家应该和早年的不顺利有很大关系。”

强者从不抱怨困境,因为她们知道抱怨改变不了任何现状,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没有产能的情绪消耗上,不如采取积极的行动,用实力去真正排解那些不满的情绪。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舍弃爱情完美主义,敢于试错更能不断新生

查阅严歌苓的资料,鲜少提及她父母的婚姻。但透过严歌苓的作品,倒觉得这对母女有几分相似。

当年严歌苓的母亲贾琳,曾是红极一时的剧团名角,一心追求当时身为歌剧团副团长的父亲,虽然最终如愿,可这段婚姻并不完美。后来,严歌苓的父亲遇到著名演员俞平,最终与严歌苓的母亲离婚。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严歌苓和母亲

严歌苓初恋也是女追男,爱上的是一个年轻军官。可对方见异思迁后来不仅背叛她,还公开她的情书去上级检举她。这导致她三年没能跳舞,一度羞愧委屈到想自杀。小说《灰舞鞋》和《芳华》就是由此创作。

此后成为作家的她,又结缘同样搞文学的李克威,这段婚姻维系了三年,便收到对方的一纸离婚书。甚至当时因为她已经小有名气,离婚一事屡被传闻成前夫出轨闺蜜的狗血剧情。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严歌苓前夫李克威是著名剧作家李凖的儿子

但严歌苓提及这段感情至今依然坦荡大度:“一个人给出去的感情应该是非常浓烈、非常深的。虽然我们的这段婚姻以失败告终,但我对他至今难以忘怀,毕竟他陪我度过了曾经青春的8年。”

在散文集《波西米亚楼》,严歌苓详述了自己和现任丈夫劳伦斯的爱情故事。

因为是外交官,他们的恋情一度让严歌苓不堪FBI调查之扰,最终为了保护爱人宁静的生活,劳伦斯选择了离职。老实巴交又其貌不扬的他,竟然义无反顾将外交部的门禁卡剪成4块,装在信封里交还给上司。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严歌苓和丈夫劳伦斯

爱情之如严歌苓,如同生命,是会成长与成熟的。试想有几个女人一生没遇到过渣男?他们教会我们擦亮眼睛;又有几个女人能找到绝对完美的理想伴侣?白马王子婚后的故事我们谁都不知道,而我们自己也并非完美。

就像初恋失败,曾让她常年靠安眠药维持睡眠,以致三次流产,她没有钻牛角尖,而是平和的在落差中寻找解决方案。这才让她后来得以与丈夫遇到如今领养的乖巧女儿,同样体验到为人母的幸福。

有时候,人在恋爱时一味追求完美,很可能让你错过比喜欢更适合的人。这就像人生,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而那些不讨厌自己、不自暴自弃的人,才是真的强大,不会轻易折断。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舍弃盲目的虚荣心,用踏实的生活宠爱自己

中国有句俗话:人只要有一点儿得势得意,马上就要把日子过给别人看。

严歌苓也曾毫不掩饰自己爱钱。当年小说刚炙手可热,她就豪掷三部电影版权费,给母亲在南京买了套房子。直至今天她依然保持一个习惯,就是在每本书写完后带上全家去旅行,在一个城市住上很久。

可严歌苓并不是为了要活给谁看。在她看来,钱只不过能让女人在爱情中更自由,在生活中更体面;而只有不受世俗困扰,她才能潜心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好友陈冲评价严歌苓,第一点就是舍得花钱

严歌苓说:“我听一些女朋友讲她们女朋友的故事,我觉得所有悲剧的根源就是在于经济不独立、思想不自由。问人家讨任何东西,心里都是不舒服的,自己挣自己花,你的享受才是最甜美的……我觉得我花的钱和我所享受的时间必须是自己挣来的,包括爱情,我并没有平白无故地得到什么。”

每天晨起喝一杯咖啡,便开始写稿。写到下午一两点,吃点东西,游泳运动,然后花大把的时间读书。余下的3/4时间,她做饭、遛狗、读书,辅导女儿功课与体操。女儿睡后,她与丈夫边喝红酒听音乐边闲聊。

在信息时代,她一直坚持用笔书写;对于生活,她始终持有自己的态度。她说心太软的人不容易快乐,因为处处要讨人喜欢自己就会受累。正因为不盲从不攀比,她才能拎得清欲望与需求的真正分量。


她撑起中国电影半壁江山,自己的人生却比电影更传奇


严歌苓与好友陈冲年轻时

在她眼里,漂亮和美丽是两回事。一双眼睛可以不漂亮,但眼神可以美丽。一副不够标志的面容可以有可爱的神态,一副不完美的身材可以有好看的仪态和举止。这都在于一个灵魂读过多少书,有多丰富多坦荡。

有人说曾经当过13年兵的严歌苓,她的硬桥硬马,都藏在骨子里,浸染在性格上。一如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哪怕面对悲剧也依然从容,永远透露着一股“熬到头就有希望”的信念。

在这个女人同样要面对社会竞争、生活压力、职业梦想的时代,活得漂亮并不容易,但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为了能拥有更多,不如先学会舍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