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Q3營收508億淨利29億 財報發佈同時與美圖達成戰略合作

小米Q3营收508亿净利29亿 财报发布同时与美图达成战略合作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11月19日下午,小米集團公佈了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小米本季度營收5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1%。經調整利潤29億元,同比增長17.3%。各業務中的國際業務、IOT以及生活消費品、互聯網服務的增勢迅猛,本季同比收入增幅分別達112.7%、89.8%、85.5%。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10月26日,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全年突破一億臺,正式進入億級俱樂部。而在報告期內,小米手機業務營收3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1%,智能手機銷量達3330萬部,較去年同期增長20.4%。

依據IDC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6%。對此,西南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陳杭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多整個產業鏈進行跟蹤發現,出貨量是往下走的。“連蘋果Q3財報中都說‘今後不再公佈手機的銷量數據’,潛臺詞是出貨量或銷量確實進入瓶頸期,今後關鍵是看質量。”

他指出,對於手機商來說,最核心的還是價格,而小米手機在價格方面佔據強大優勢,同時,“價格提升才能表明高端客戶群體的爬升,高端客戶群體的消費能力變高,對於企業而言,互聯網變現的可能性才更大。”他指出小米本季度通過多款旗艦機型形成產品矩陣,同時小米mix3又是其中高端旗艦機型,承接了第一代的高漲市場需求,在本季度尤其此前的雙十一成績單中可見,其銷量不可小覷。

“手機只是小米整個商業模式的第一步。”陳杭認為,小米另外兩大部分是跨地域和跨品類。

“跨地域+跨品類”效能顯著

首先是跨地域,實際上從第二季度的數據可見,小米國際市場收入佔總收入36%。而今第三季度後這一數字再度提高,國際業務收入達22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2.7%,佔集團總營收43.9%。

根據Canalys數據顯示,根據第三季度出貨量,小米在30個國家的智能手機市場中排名前五。

陳杭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即便中國市場整體出貨量在下滑,但小米在海外卻保持續增長。財報顯示,小米手機在印度排行第一、印尼排名第二的強大勢能表現同時,在西歐市場的表現成為本季度海外市場一大的亮點。根據Canalys的資料,2018年第三季度在西歐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386%,按智能手機出貨量算,排名行業第四。

再者,他還談到了小米的“跨品類”,“這是小米非常重要的強邏輯之一。”陳杭指出,雙十一的成績單中,小米居然能在大家電、小家電、手機等品類裡拔得頭籌,足見其IoT及生活消費品業務的發展之快。

財報顯示,這一業務在本季度中的收入達1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8%。該業務在今年前三個季度總收入達289億元人民幣,已趕超去年全年該業務收入。

渠道力仍需大發力

經濟觀察網記者從小米本季度財報中獲悉,截至今年9月30日,小米已經在中國大陸設立了499個小米之家,主要分佈在一二線城市,併發力授權店的拓展,截至三季度末,中國國內設立超過1100家授權店。另外,本季度營業費用率為8.5%,較之上個季度的8.8%而言,小米線下運營成本進一步壓縮。

另外,小米集團在2018年雙十一期間,首次進行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渠道勢能釋放,銷售額達52.51億元。

但陳杭告訴記者,關乎小米發展的三個方面分別是產品力、渠道力跟品牌力。其中,品牌力在手機廠商中來看,各有優劣,並不是企業發展的主導因素。另外在他看來,往往被認為是最核心的產品力,在當下也只是影響企業發展的次要因素,“所有廠商在產品研發層面表現都大同小異,目前最具考驗的是渠道。”

顯而易見,小米的商業模式使其天生註定了線上渠道更為強勢,“小米的短板便是線下渠道。”陳杭認為,儘管它有在嘗試新零售的模式,聯動線上線下渠道,但在線上飽和、線下市場空間極大的當下,把線上渠道導入線下,小米具有較強優勢,“小米的毛利率是全行業最低,線上線下能保持同價,如此進行導流就會很方便。”

最後,他強調,“手機市場已經完全是一個紅海市場,在國內展開渠道創新會成為小米未來的發力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