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判斷你申請的網貸是否上徵信及不查徵信

最近一直有盆友問:怎麼判斷你申請的網貸是否上徵信?

首先先說一下哪些機構的貸款必上徵信。

第二部分講一下如何判斷貸款是否上徵信。

第三部分彙總是否上徵信的口子

教你判斷你申請的網貸是否上徵信及不查徵信

銀行配圖

一、有放貸資質的機構一般都會上徵信,大致有哪些呢?

商業銀行:

1、哈爾濱銀行龍青支行,旗下產品分期樂優分期,佰仟手機分期,省唄

2、恆豐銀行 還唄

3、南京銀行 部分任性付放款方

信用社:比如塔河農村信用社,漠河農村信用社手機貸,用錢寶,缺錢麼,借錢快,現金借款(貸款公司和不同地區的信用社合作的)

民營銀行:如網商銀行(借唄),微眾銀行(微粒貸)

銀行的信用卡不上徵信,但是信用貸款都是會上徵信的、比如平安的消費備用金,交通的好享貸

銀監會批准的小額貸款公司:

重慶阿里巴巴小額貸款公司、北京拉卡拉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平安普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興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飛貸)、深圳市中興微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微粒貸)、上海維信薈智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卡卡、豆豆等)、深圳市中安信業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消費性金融公司: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等,之前總結了21家消費金融公司,這些公司旗下的產品肯定是上徵信的。

教你判斷你申請的網貸是否上徵信及不查徵信

海口:郵政銀行藉助會展推廣貸款業務

二、怎麼判斷是否上徵信呢?

上面講完上徵信的網貸,下面講一下不確定是否上徵信的網貸p2p貸款。

關於p2p貸款,上面的金融機構都是大集團,放款的錢都是機構自己的,不能從民間融資。p2p貸款就不同,資金可以來自於機構,也可以來自於個人。來自於機構的基本會上徵信,來自於個人的基本不會上徵信。

最多的例子就是借唄,什麼買家版的借款不上、賣家版商家版的借款上,最後混為一談的便是,買家版的一部分也會上,不同人開通時間不同上不上都不知道。其實呢,沒有規律。看上面的分析就對了,資金從哪來的,才會決定你上不上。

還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51人品貸也是這樣,放款方是金融機構上信,是個人不會上徵信,而且也是不少人實測,在用人品貸的時候,不勾選查徵信條款,收到的放款方顯示:人品寶投資人不上徵信。(大家在擼小貸時候也要注意這些條款,很多軟件都會默認勾選)

卡卡貸的放款方就有對外貿易信託有限公司、恆豐銀行、晉城銀行、上海靜安維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成都維仕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放款方是哪一個機構,信報上就顯示是哪一家銀行放的款。

商業銀行與消費貸款平臺合作十分緊密。光微粒貸至少與25家商業銀行有合作關係。微粒貸發放的貸款80%由商業銀行提供,而不是微眾銀行提供的。微粒貸的信報上顯示的放款方也不一樣。

京東旗下沒有自己銀行,貸款公司,是由合作銀行放款,京東白條和花唄一樣不會上信報,但是金條和借唄一樣被作為貸款是需要上徵信的。金條的放款方就有西安銀行,桂林銀行等等。

怎麼看是否查徵信的條款?

個人徵信屬於自己的隱私,如果沒有本人的授權同意,都是沒有權力詢,為此很多貸款平臺都會有授權書,讓用戶在借貸的時候勾選之後才會同意放款。沒有的,那就不會查徵信,否則就是侵犯個人隱私,這裡就不拿小貸平臺舉例子,拿出工行的融E借。

如果你有貸款額度,在申請時候都會在最後一步出現這個閱讀XXX相關內容,而這個條款裡便有徵求查看你徵信報告的授權書。

授權之後再申請下貸,平時在不同平臺貸款中也可以注意一下以上信息,平時懂得原理比見人就問要好的多。

需要注意的是:

除非不是自己特別缺錢,不建議經常擼小額貸款,追尋一些什麼新口子,秒下口子,最後下個幾千,還是上正信的。小口子上徵信的最好別申請。如果逾期了,那真的是借了小錢畫花了信報。

上面所說判斷是否上徵信的方式要看,在申請借款時候自己閱讀條款便知道哪些上徵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