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增收150元,是真的嗎?

最近看到一篇關於玉米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增收150元的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到底是什麼新技術可以使玉米增收那麼多?就是最近克服了玉米機械收穫破碎率高問題的新技術。我們知道玉米之所以沒辦法在收穫的時候直接就脫粒,主要是因為玉米的硬度不夠破碎率高,所以才沒有得以推廣應用的。那麼現在玉米破碎率高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到底會不會給農民增加收入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玉米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增收150元,是真的嗎?

我們看直接脫粒和收玉米棒的直收價格差多少,我們這裡收玉米棒的直收是每畝50元,就是750元一垧地。直接脫粒的玉米收割機是800元每垧地,只是相差了50元一垧地。看來直接脫粒的收割機在價格上基本和傳統直收持平。如果我們算上後期的脫粒費用和倉儲以及運輸的費用的話,每垧地會比傳統的收割方式節省費用300元左右。這是工序的縮減所節省的費用。那麼還有其他隱性的收入我們其實也是要計算在內的,比如說以前你收完玉米還得等著給玉米脫粒,現在不用了玉米直接脫粒了不用再操心了,我們就可以節省下時間去幹別的事情了。這是節約的時間成本。而且直接脫粒玉米由於沒有落地,雜質和黴變相對於以前的玉米來說都要低不少,在價格上會高出一些。以現在每畝1500斤的產量,每斤多賣2分錢,一垧玉米就可以增收450元。加上工序減少節約的成本就是750元,看來使用新技術確實可以增收,雖然沒有每畝地增收150元那麼誇張,但是一垧地增收750元也是很大的進步了。那麼玉米鬚收穫新技術的突破帶來的不僅僅是收入的增加,還有有其他的影響。

玉米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增收150元,是真的嗎?

第一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老式的收玉米棒的收割機和脫粒機都將面臨著淘汰。這是最直接的影響,第二個影響就是土地的規模化將會加劇。因為這類的玉米收割機都是大型的機械,一次可以收十幾根壟的 玉米,而我們現在一家少則三五根壟多則十幾根壟的土地,根本不適合大型的機械作業,所以土地連片已成必然。

還有就是我們的小農戶種植的玉米太少,根本就成不了車,人家玉米收購商一家一戶的來收玉米成本會高很多,自然價格就會差一些。那麼這個時候就看出來連片種植的優勢了,不但收糧費用低而且賣糧的時候價格也會好很多。

玉米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增收150元,是真的嗎?

每個農業技術的突破,帶來的不僅僅是農民增收那麼簡單,還有一系列的變革需要農民適應。所以在利益增加的同時也面臨著競爭的加劇,農民朋友們要早做準備。大家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