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岩画:断壁上的敦煌


花山位于广西西南崇左市宁明县明江河畔, 海拔 345 米,当地壮族称之为“岜莱”,译为汉语即为花山。从空中俯瞰,花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花山壁画就出现在临江山峰的三角形断崖面上。摄影:梁新建

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宁明县城西南约25 公里明江河畔,江畔有一座断岩山,临江断面,形成一个明显内凹的岩壁。岩壁上留存有大批壮族先民绘制的赭红色岩画,是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古代岩画,2016 年7月,花山岩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花山岩画多蛙形人像,有专家认为左江流域是南方稻作文化的发源地,花山岩画所表现的内容,是对于蛙神的祭拜。北京大学考古系通过碳14测定岩画年代为公元前420年至公元165年左右,即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摄影:杨昶

置身花山壁画前,分明感受到那种俯临而来的强大气息,这种庄重与神圣只有进入寺庙之后才会产生。摄影:杨昶

画有岩画的崖壁宽220 米, 高45 米, 壁画中共绘有人物1900 多个,另有众多的动物、 铜鼓、环首刀等图形。其中人像高者达2.4 米,小的只有0.3 米,多数在0.6 米至1.5米之间,人像一般双脚下蹲,呈八字张开,双手向上托举,整个造形如蛙泳,线条粗犷有力,形象古朴。摄影:杨昶

花山岩画是什么时期的作品?内容是什么?使用的是什么颜料?又是如何画上去的?作者是谁等等,一直是个谜团,翻遍当地的古代方志、野史笔记,都未能找到相关记载。摄影:杨昶

1986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年代测定实验室通过对花山图像的碳14分析,确认岩画年代产生于公元前420年至公元165年左右,即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摄影:杨昶

现代科技也检出了绘画颜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并在颜料中使用含有植物性胶结材料或植物树液的黏合剂。现代科技也检出了绘画颜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并在颜料中使用含有植物性胶结材料或植物树液的黏合剂。摄影:杨昶

虽然岩画年代可以用科学方法确定,但岩画的内容却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主要有“战争 说”、“祭神说”、“巫术说”三种。通过对岩画的远近观察,以及对整部作品氛围的体验和对骆越历史的解读,这三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性,因为无论是战争还是巫术,仍然与“祭神”有着内在的联系。摄影:杨昶


随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花山岩画为世人所知,当地已积极准备开发旅游,岩画石壁下修建了游廊,明江里也开始有了游船。摄影:杨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