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店”不是洗腳店?瞭解古代這四個詞的含義

“腳店”

在《清明上河圖》中畫有這樣一個小店,店門口的旁邊掛著一個燈籠的招牌,上面寫著“十千腳店”,但它的用處真不是洗腳,而是供人短暫休息的小客店,有點兒像現在的快捷酒店,招牌好比現在招徠顧客霓虹燈。

“腳店”不是洗腳店?瞭解古代這四個詞的含義

《清明上河圖》片段

“便面”

同樣是在《清明上河圖》中,有一個大叔拿扇子遮了半邊臉,這可不是畫家在作畫時隨便畫了個用扇子遮臉的人,用扇子遮臉在古代可是有含義的。比如,兩個原本認識的人大街上碰見了,一個打招呼,另一個人懶得理他,這種時候,就用扇子遮住面孔,表示“我很忙”。因此這種用扇子遮臉的舉動,叫“便面”,俗稱“擋臉”。

“腳店”不是洗腳店?瞭解古代這四個詞的含義

《清明上河圖》片段

“休沐”

早在先秦時期,古人便“三日一洗頭,五日一沐浴”。到了漢代,還出現了“休沐”,就是說官員們上了五天班之後,能專門休一天假來洗澡。古人官員這待遇這不低啊!現在的公務員哪有這待遇?更有人因為喜歡洗澡而著書立說,這就是南朝的梁簡文帝蕭綱和他的《沐浴經》。古人洗頭更勤,常常使用清水和天然清潔劑 “無患子”來洗頭。

“磨鏡”

在中國古代,女同性戀多稱為“磨鏡”,雙方相互以廝磨或撫摩對方身體得到一定的性滿足。由於雙方有同樣的身體結構,似乎在中間放置了一面鏡子,故稱“磨鏡”。也有一人女扮男裝,在腰間繫一假陽具和對方進行性交的。古代女同性戀多發生在後宮,因為宮女們接觸的男人只有皇帝和太監,在男性不足的情況下,宮女只好自行“內部消化”。

“腳店”不是洗腳店?瞭解古代這四個詞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