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又是一年十月一

《文齋堂》專注於原創,宗旨:讓文字溫暖我們的心靈!所登載的作品為作者原創授權首發,侵權必究。希望喜歡文學的朋友欣賞,分享傳播。

魯青霞·散文:又是一年十月一

散文:又是一年十月一

中國農村傳統的鬼節

每年的農曆十月一日是中國農村的鬼節。老家的習俗---出嫁的姑娘可以在這個日子到已故父母的墳前祭奠。

記得小時候,母親總是在這天午飯後,一手提一袋油炸饃饃,一手拉著我,到十里開外的姥爺墳前燒紙錢祭奠。母親一邊燒紙錢一邊傷感地哭訴她對父母的牽念。當化為灰燼的紙錢在稀薄的空氣中舞蹈時,母親總會飛快地起身,催促我撿來一根木棒,然後指揮我圍著偌大的墳場劃圓圈,說這樣的一個圈子會保護那些紙錢不被孤魂野鬼搶了去。我在劃圈子的時候是特別認真的,生怕那些看不見的傢伙來搶走姥爺的財產,圈子不但要首尾相連,而且要多劃上半邊呢。母親監督我做好這些,便開始仔細檢查每一個凸起的墳堆,遇到小洞亦或塌陷的地方,她會用手捧一些泥土去填補。我們總是在墳前停留很長一段時間,母親把自認為很要緊的事情做完之後,還會在墳旁的大石頭上坐一會兒,欣賞性地注視生養她的這片土地,給我講她小時候的事情。

母親的故事裡充滿悽楚與貧苦,最美的記憶刻劃在山腰那片曾經的桃梨園裡。那時的這裡到處是桃樹和梨樹,果子飄香的秋天是農人們最快樂、腸胃最豐盈的季節。我一邊大口吞嚥姥爺他們受用過的沾了紙灰的油炸饃饃,一邊想象母親躺在石頭上張口啃咬那些低垂到地面上去的桃子梨子,口水便順著嘴角貪婪地流下來。但我還是不喜歡她的童年,除了那個短暫的果熟季節,她的記憶總是被飢餓與貧窮佔領著。現在,山坡上零星還有幾株桃梨樹在冷風中顫抖,枯老的枝丫使人無法想象它們曾經的輝煌。側旁的山樑上倒是有幾排古老粗大的沙梨樹,臨走時,我們一定會爬上樹叉,摘些零落的沙梨帶回家。不要小瞧這些貌不驚人的果子,一場大雪過後,雪堆裡扒出來的沙梨黑不溜秋,軟綿綿甜絲絲,夾雜著細沙般的滑膩,是我童年貧窮歲月裡難得的水果牙祭。

散文:又是一年十月一

親人墳前祭奠

又是一年十月一,我忽然想起姥爺和新近離世的父親,想起小時候的油炸饃饃來,就對母親說,能不能做些油饃吃。母親驚奇:怎麼現在還吃那玩意兒!

或許是一種思念,亦或是一種回憶,我特別想念小時吃過的那種香香的油炸饃饃。那時的我總是在期待著一個個節日的到來,每每這個節日剛過完,就迫不及待地詢問母親離下一個節日還有多長時間。十月一日,是我最期盼的節日中僅次於春節的一個。因為這一天,不但可以吃到香味十足的油炸饃饃,還可以請假不上學,在吃飽喝足之餘隨母親到十里之外的姥爺墳前祭奠。在那裡,可以緬懷恩重如山的親人,還可以爬樹摘果子。

中午,母親果然做出好多的油炸饃饃來,花樣也翻新不少,但孩子們卻不喜歡吃。他們喂慣了薯條牛排烤羊串的腸胃根本不屑於這些傳統的小麵點。其實我也沒吃出小時候的那種香味來,但卻感覺這是多日來吃到的最好的美味了。

看著對油炸饃饃無動於衷的孩子們,看著滿桌豐盛的午餐,我遺憾與離家百里地,親人的墳前祭奠自是不能去了。母親忽然流下淚來,她說她想起了她的苦命的父母,那些油饃是他們生前吃過的最好的東西,卻也只是在十月一日和春節才能吃到的。我也落下淚來,自從旅居新鄉,十月一日這天就再也沒去過姥爺的墳頭了,近年又新逝了父親,他的墳還孤獨在另一個偏僻的山窩,做為女兒,我何曾在這樣的日子裡去祭奠過一次!

散文:又是一年十月一

寄託哀思

我只好安慰母親,晚上我們可以多買些紙錢到十字路口燒了去。母親卻說,姥爺生前到過的最遠的地方就是老家附近的小鎮,他是找不到我所居住的這個城市的。

我於是掩了酸酸的鼻子,逃到小院裡去了!!

散文:又是一年十月一

作者靚照

作者簡介:魯青霞,河南汝州人,汝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營養師,國家高級理療師。曾在各媒體發表多篇文章,喜愛郊遊、文學創作和戲曲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