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妃子戚夫人下場悲慘,而薄姬一生平安,為何呂雉放過薄姬?

莊蘇穎


劉邦有八個后妃,幾乎下場都很慘,尤其是戚夫人,被呂雉斷手斷足,做成人彘扔進廁所。但是卻有一個人逃過一劫,最後憑藉兒子逆襲,成為皇太后,

她就是薄姬。那麼依照呂雉強硬霸道的性格,他怎麼會放過薄姬呢?讓我為大家分析一下!

薄姬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又是萬幸的。所謂老來富貴,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薄姬一開始侍奉魏王豹,當時和她一同侍奉魏王豹的還有管夫人、趙子兒。三個女人不但沒有爭寵,反而相互約定,以後有了富貴共同享受。

始姬少時,與管夫人、趙子兒相愛,約曰:“先貴無相忘。”

劉邦派韓信和曹參擊敗魏王豹後,曹參將魏王豹的妃子都擄走獻給了劉邦,於是管夫人、趙子兒成為劉邦的美人,薄姬很不幸,被曹參扔到了織布的工房。上天沒有拋棄薄姬,一次劉邦巡查工房,見到薄姬有姿色,於是把她也召進了宮裡。但是薄姬被召進宮後,劉邦似乎把這件事情忘了,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從沒有寵幸過薄姬。

後來,劉邦在成皋臺與兩位美人管夫人和趙子兒喝酒聊天,兩人將與薄姬當年相約富貴的事情講給劉邦聽,劉邦這才想起一年前被自己召進宮的那個女人,於是當天夜裡便召薄姬進宮。薄姬對劉邦說:我昨晚夢到有龍盤踞到我的肚子上。劉邦哈哈大笑,說道:這是吉兆呀,朕本天子,讓我來幫你實現這個夢境吧。

隨後,薄姬便有了身孕,而劉邦似乎在那晚之後,又將薄姬忘於腦後,從此以後,很少再召見薄姬。這看起來似乎是薄姬的不幸,但其實是薄姬的大幸。為什麼呢?

劉邦晚年有動太子之念,因為他認為太子懦弱,根本不像自己。而戚夫人的兒子趙王趙如意卻乖巧可愛,甚得劉邦的歡心。再加上當時戚夫人幾乎日夜陪伴劉邦,枕邊風吹的一陣又一陣,所以,劉邦想盡各種辦法讓太子出錯,想借機廢了太子。

而太子之母呂雉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他暗地裡向張良求教,怎樣才能保住太子之位。後張良獻計

請商山四皓來輔佐太子,這樣才能穩住太子之位。呂雉採納了張良的建議,請出了商山四皓。當劉邦看到太子府有這四位做高參後才明白,人心所向是太子,於是放棄了廢太子的念頭。

因此,呂雉當時最大的敵人其實是戚夫人和趙王如意,等劉邦駕崩後,呂雉立刻囚禁了戚夫人,隨後將戚夫人斷手斷足,扔進廁所。然後殺死趙王如意,並且對劉邦的所有後妃和兒子進行徹底剷除。那麼薄姬為什麼會逃過一劫呢?

戚夫人喪命是因為劉邦的寵愛,而薄姬逃過一劫則是因為劉邦的棄愛。歷史記載,呂雉心狠手辣,在劉邦駕崩後將所有的后妃都幽禁了起來。所以,當時的事實情況是不僅戚夫人遭到了幽禁,其他妃子曹夫人、管夫人、趙子兒都遭到了幽禁(趙夫人於早年怨恨劉邦而自殺),而戚夫人因為有怨言再加上太子之爭的舊恨而被呂雉做成人彘,扔進廁所。

薄姬是最幸運的,因為劉邦將她遺忘,而呂雉幾乎跟她一樣,也被劉邦冷落了多年,所以呂雉視薄姬為無害之人。讓薄姬出宮和自己的兒子居住在代國。而代國是個非常小的封地,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

可惜歷史給呂雉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呂雉認為自己最大的敵人是戚夫人,誰知道到了最後事實證明薄姬才是她最大的敵人。

呂雉與戚夫人爭寵,造成戚夫人慘死,趙王如意被害。呂雉的兒子因為呂雉的霸道鬱悶而死,呂雉短暫強硬幾年後病逝,呂家並沒有繼續掌權,隨後整個家族被誅殺。而大臣們扶植的新皇帝是劉恆,薄姬之子。呂雉如果在天之靈有知,不知她作何感想。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戚夫人的下場很慘,主要是因為她和呂雉爭寵,還要廢掉當時的太子。所以劉邦駕崩後,呂雉對他和趙王如意下了死手。而薄姬自入宮以來就不受劉邦寵幸,劉邦因為她可憐只寵幸過她一次,但就因為這一次,薄姬生下兒子劉恆。在後來的宮廷政變中,強者紛紛倒下,最後劉恆做了新皇帝。被劉邦棄愛是薄姬的不幸,但卻因此拯救了薄姬的性命,這是薄姬的大幸,也是呂雉放過薄姬的最大原因!


每日趣評


薄姬能夠一生平安並不是偶然的,作為一個歷盡滄桑、深通人情世故的人,能在強橫的呂后當權之下沒有被迫害,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在我看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無寵無危

呂雉不對薄姬下手,還讓她出宮到其子劉恆的代地一起居住,這不是薄姬的能力。根本原因是薄姬沒有得到劉邦的寵信,屬於邊緣化的存在,儘管為劉邦生下了一個兒子劉恆,但是對於呂雉沒有任何的威脅。



薄姬命運多磨,一生顛沛流離,劉邦為數不多的寵幸並不是來自愛戀,而是來自哀憐。薄姬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是個本份的可憐人,對於這樣的人,呂后作為女人只有同情之心,而不會有嗜殺之念。

低調不爭

薄姬為人十分低調,從來不爭不辨、安守本分,她知道劉邦最寵愛的是戚夫人,後宮最有權柄的卻是呂后,這兩個女人之間為了儲位必然會有一番爭鬥。


但是這些個自己沒有什麼關係,她選擇了不偏不倚、低調不爭。因此不論最後誰繼承大統,都不會對她這個低調不爭的人有什麼動作。用薄姬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薄姬從來就沒有非分之想!”

無為而安

漢文帝劉恆治理國家採用的無為而治,和其母薄姬有很大的關係。在我看來薄姬深通捨得之道,戚夫人的問題在於她想得到的太多,以至於產生了不切實際的非分之想。


而薄姬則採用了“無為求安”的辦法,甚至放棄了本該擁有的一切,心甘情願的去苦寒之地代國,和兒子劉恆一起遠離紛爭以求平安。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呂雉並非不明是非之人,相反呂雉垂簾聽政時期,可以左右大臣的意見,為人也十分寬容仁義。而呂雉會殺戚夫人,實在戚夫人做的太過分了,呂雉可以幫劉邦養他的私生子劉肥,就證明呂后不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

早在呂后被項羽扣押時,戚夫人就已經開始向劉邦吹枕邊風,要求立自己兒子劉如意為太子。要知道呂后為了劉邦的江山付出這麼多,而戚夫人卻想把原本屬於呂雉給拿走,換誰也不能釋懷,何況當時呂雉正在敵營中,戚夫人這不是明擺著欺負劉盈這個沒靠山的孩子嘛。

在呂雉回來之後,戚夫人更是變本加厲,而劉盈性格軟弱。劉邦便想要廢掉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若不是張良力勸,估計劉盈就得被廢掉了,依照政治鬥爭的規律,到時候呂后也難逃一死,畢竟這江山也有呂家的功勞,一旦劉邦要立劉如意為太子,那麼首先就是革除掉呂家的勢力。

所以在劉邦死後,呂雉便開始發洩多年的怨氣,以至於呂后還很高興的帶著劉盈去看“人彘”,這表明呂后當時已經沉浸在復仇的喜悅之中了,在她眼裡戚夫人差點毀掉了她的一切,所以她才會如此報復戚夫人。可以看到呂雉當政期間,這大漢的天下基本是太平的,呂雉也沒有這麼殘暴奢靡。


小司馬遷論史


戚夫人以美色侍奉劉邦,所以劉邦死後她必然得死;戚夫人又處處跟呂雉相鬥爭寵爭權力,所以呂雉掌權後必然要收拾她。薄姬以賢惠侍奉劉邦,又處處聽大夫人呂雉的話,所以呂雉執政後也善待了薄姬。

戚夫人是有所為而最終一無所得,薄姬是無為而終有大為。戚夫人原本是一個俊俏的寡婦,劉邦路過見其美麗,收為夫人。戚夫人生了兒子劉如意後,就想方設法要劉邦立劉如意為太子。

因此戚夫人不僅是呂雉的情敵,還是呂雉的政敵,因為呂雉的兒子劉盈才是嫡長子,才該繼承皇位。

戚夫人以前設計陷害呂雉,使得呂雉帶一家老小回沛縣,途中被項羽捕獲,當了三年犯人,吃了三年苦。劉邦平定天下後,諸侯多反叛,劉邦長年在外征戰。呂后因年長色衰留守後宮,戚夫人因為年輕貌美留在劉邦身邊伺候。


於是戚夫人“日夜泣涕”,要求劉邦更立劉如意為太子,而劉邦也動了廢除劉盈太子之位的想法。呂雉依靠開國功臣的支持,使用張良的計策,請出商山四皓給劉盈做太子傅,才保住了劉盈太子之位!

呂雉掌權後,開始只是把戚夫人弄去洗衣房樁米,折辱戚夫人一番即可!不想戚夫人天天唱歌,說是她兒子做了趙王,她則成了苦役,音訊不通,三千里路遙!呂雉明白戚夫人還想依靠她兒子翻盤,於是召來趙王劉如意,趁機毒殺了他。之後呂雉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酷刑處死了戚夫人!




薄姬本是魏王魏豹的小妾,後來魏豹戰敗後把薄姬送給劉邦以活命!薄姬識大體,不爭不搶,用心侍奉劉邦,處處尊重大夫人呂雉,從不想自己的兒子劉恆當皇帝。呂雉掌權後,見薄姬一個人在宮中無聊,於是下旨把薄姬送到她兒子代王劉恆處養老。後來帝國元勳誅殺呂氏家族,立代王劉恆為皇帝(漢文帝),也是看在薄姬不如呂雉強橫的緣故!


大秦鐵鷹劍士


事實上,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就不難發現,戚夫人下場悲慘,只源於她有胸無腦;而薄姬一生平安,則是因為她有胸又有腦。

我們先來看戚夫人是怎麼個無腦狀態吧。

首先,戚夫人政治基礎薄弱,卻屢屢挑戰對手呂雉的道德底線。

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戚夫人都總算是著名的舞蹈家。因為她年輕貌美且又能歌善舞,所以能夠得到劉邦的寵愛。或許是因為劉邦長年帶戚夫人出征,所以養成了戚夫人恃寵而驕的脾氣,於是她多次斗膽地給劉邦提出了一個要求,請求廢掉太子劉盈,立她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

戚夫人的這個要求可是激怒呂雉了。

要知道,大漢江山是呂雉陪著劉邦一起出生入死打出來的,戚夫人坐享其成就罷了,竟然要得寸進尺,讓劉邦廢嫡立庶,無論是從政治利益還是從政治道德來說,都可是犯了大忌。

於是,呂雉就不得不出擊了。

如果比姿色,呂雉當然比不過戚夫人,然而要搞權鬥,呂雉要搞掉戚夫人那可是綽綽有餘。因為整個漢朝官場,能夠站在戚夫人那邊的只有劉邦,而站在呂雉這邊的卻是除了劉邦之外的整個漢朝官僚體系,因為這個官僚體系幾乎都是跟呂雉同甘共苦過來的,他們不過能不選呂雉這邊來站。

果然,周昌出來對劉邦抗議了,然後叔孫通也站出來抗議了,甚至是向來不管事的張良也委婉地向劉邦表達廢嫡立庶不合規矩。最後,呂雉使出了殺手鐧,請出了商山四皓壓場,劉邦這才知道太子劉盈這邊實力太強悍,只好作罷。


其次,當戚夫人權鬥落敗時,不懂明哲保身,竟然硬抗到底。

劉邦死後,呂雉馬上將戚夫人抓起來。然而此時落難的戚夫人,如果有常人的思維向呂雉求饒,或許呂雉會放過她一馬。然而這個無腦的女人竟然在牢裡放歌大罵呂雉,並且威脅呂雉說將來她聰明的兒子長大了,一定會替她報這個仇。

喲,你以為呂雉是被嚇大的麼?

呂雉可能只是想給戚夫人點顏色看看,不料愚蠢的戚夫人徹底激怒了對方,於是呂雉便派人將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給殺了,然後又將戚夫人弄成了“人彘”!

戚夫人這個下場用今天的話來說,不作死就不會死。如果她放聰明一點,低調內斂一點,會是這個結局麼?

反觀薄姬,戚夫人差得太遠了。

首先,薄姬為人低調,不與別人爭寵邀功。

儘管薄姬也為劉邦生了一個聰明的兒子,然而薄姬為人低調,因此也不怎麼被劉邦寵幸。儘管如此,薄姬也無怨無悔,在後宮陪著兒子讀《道德經》。呂雉搞掉戚夫人以後,認為劉邦所有的小老婆都不是好東西,於是也將薄姬給軟禁起來。但是,薄姬卻主動給呂雉提出,自己願意陪兒子出宮到偏遠的代地。呂雉念薄姬勢單力薄且無依無靠,就放過了她,讓他跟兒子劉恆去代地居住。

看看,多聰明的薄姬。

其次,薄姬頭腦清醒,面對政治誘惑毫不動心。

呂雉是個狡猾之人,她當然知道薄姬在緊要關頭不敢跟她硬拼。但她為了進一步試探薄姬是真聰明還是假糊塗,決定派人給薄姬捎個話。她派人告訴薄姬,說趙王劉如意死了,這塊肥缺就留給你兒子來吧,我封你兒子劉恆到趙國去,你換個好環境好好生活。哪料,薄姬也不傻,她早就看出當時呂雉早就想封呂氏子弟當趙王,只是不好意思開口罷了。於是薄姬就明確告訴呂雉說,她哪裡都不想去,就想永遠呆在這偏遠的代地了結此生,反正自己是苦命人出身,死在哪裡都是死。

呂雉聽了,認為薄姬是真的與世無爭,就再也不為難她了。

由此看見,在呂雉執政期間,薄姬之所以有驚無險,平安無事,不是靠老天給她的,更不是靠呂雉主動給她的,而是靠她一個聰明靈活的腦袋為自己爭取的。


月望看歷史


歷史上的呂雉是個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殺韓信、擒彭越、逼英布,弄得跟劉邦一同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們人人自危。


當劉邦駕崩後,呂雉變本加厲地展開了新一輪的殺戮,誅殺劉氏子孫,將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變成人彘,用一個詞形容就是:瘋狂。

劉邦的姬妾們被她殺的殺,囚的囚,唯有一人躲過了呂雉毒手,這個女人就是薄姬。

同是劉邦的小老婆,為什麼呂雉單單會放過薄姬呢?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 薄姬不受寵

據野史記載,劉邦只寵幸了薄姬一次,從此後就冷落了她,薄姬在漫長的冷遇歲月中熬過了一年又一年。


在呂雉看來,長期受到劉邦冷遇的薄姬,與她簡直就是同病相憐。

因為,劉邦自從娶了許多年輕貌美的小老婆之後,就將她這個結髮妻子從情感上打進了冷宮。

所以,她對同樣失寵的薄姬懷有一絲同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是可憐薄姬的。

而戚夫人就不一樣了,仗著年輕貌美,又會跳“翹袖折腰舞”,備受劉邦寵愛。呂雉那是看在眼裡,恨在心裡呀。

試問哪個妻子能忍受自己的丈夫寵愛另外一個女人呢?何況是呂雉這個患難之妻,在劉邦一窮二白之時嫁給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熬到丈夫稱帝這一天。

可沒想到,自己親手種下的瓜,還沒嚐到豐收的喜悅,卻被別人給摘走了。劉邦在時,戚夫人有保護傘罩著,呂雉也不敢對她怎樣,等到劉邦駕崩,呂雉豈不可著勁兒的折磨這個迷惑丈夫的狐狸精。

2、 薄姬性格淡泊

宮廷爭鬥從來都是極其慘烈的,大家看看《甄嬛傳》就知道了,但在這拼得你死我活的宮鬥中,薄姬卻是一股難得的清流。她性格淡泊,與世無爭,安於命運的安排,從不刻意去爭寵。不僅不為自己爭,也不為兒子劉恆爭。

當初劉邦分封時,將山高水遠的代國分給了年僅六歲的兒子劉恆,代國的貧瘠世人皆知,而且氣候也不好,小小年紀的劉恆完全可以向父王提要求,以代王身份居住長安城,待到成年再往封地。


但薄姬卻不辯不解、不找藉口,不託人情,毅然帶著劉恆前往封地。

這份淡泊,甚得呂雉之心。

相比薄姬的與世無爭,戚夫人以及她的兒子劉如意可就是呂雉的心頭大患了。

劉邦不僅寵愛戚夫人,對她的兒子也是另眼相看。劉邦認為,自己所有的兒子中,只有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同他性格最像。在戚夫人的眼淚加枕邊風的進攻之下,劉邦甚至動了廢除太子劉盈(呂雉所生),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想法。

為了保住自己兒子太子之位,呂雉費了好一番力氣,請來了“商山四皓”輔佐兒子,才讓劉邦斷了廢太子的想法,但這筆賬呂雉卻是牢牢地記在了戚夫人頭上。

3、 薄姬情商高

薄姬的高情商不僅體現在遠離宮廷的勾心鬥角上,還有面對誘惑時的淡定,即便是有餡餅砸到頭上,她也會掂量掂量要不要接。

當呂雉將劉邦的子孫劉如意、劉恢一個個找藉口殺了之後,趙王一位空缺。這個趙王可是肥差,對誰都不放心的呂雉於是藉此來試探薄姬母子二人。


她將劉恆從代國招回接任趙王之位,這對薄姬母子來說,是離開代國的好機會。但聰明的薄姬卻誘到了暗藏在趙王一位下的殺機,於是面對這份誘惑,委婉推辭,自願要求繼續待在寒苦的代國。

此舉讓呂雉非常滿意,解除了危機感,放鬆了對薄姬母子的警惕,薄姬也為此保全了母子的安危。

而戚夫人則是情商與美貌不成正比,她將想讓兒子立為太子的願望赤裸裸地寫在臉上。

可著勁兒的吹枕邊風,從來沒想過,呂雉在朝廷中的根基有多深,所以就算劉邦想廢太子劉盈,朝中大臣們也不會答應啊。她更沒想過,比她年長很多的劉邦一旦去世,她們母子將面臨怎樣的下場。

更不可思議的是,原本呂雉只是將她貶為官奴,沒有想置她於死地,她卻在舂米時,大唱“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隔三千里,誰當使告汝!”從而惹怒了呂雉,將她做成人彘。

可憐的戚夫人,壓根不知道什麼叫“隱忍”,也不知道“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才讓自己落得了如此悲慘的下場。

以上就是有書君所理解的,戚夫人為什麼下場悲慘,而薄姬一生平安的主要原因。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薄姬能夠得到呂后善待,最終得封太后,真正笑到最後,其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三點:第一,不得劉邦寵幸;第二,懂得做人;第三,有大智慧。

歷史上,薄姬雖然與劉邦生下一子劉恆,即漢文帝,但她實際上非常不得劉邦寵幸。

甚至,薄姬最初得臨幸,也是因為劉邦憐惜她(可憐)。而薄姬終其一生,也只得了劉邦一次寵幸。好在,薄姬肚子爭氣,一夜就懷下龍種,當真也是福德深厚。而薄姬一直不得寵的背後原因,

恐怕與她的長相身材平庸有一定關係。

話說,這薄姬得到唯一一次伺寢的機會,還要從她的兩個好閨蜜說起。

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韓信擊敗後,薄姬被召入漢宮,但入宮一年多,卻連劉邦的面都沒有見過。 薄姬年少時,與管夫人、趙子兒交好,約定三人之中不管誰先富貴,都不要忘了其他二人。後來管夫人、趙子兒先後受到劉邦寵幸。

薄姬這兩位閨蜜被寵幸後,果然沒忘了當初的誓言。加上管、趙二人同情薄姬的遭遇,且覺得薄姬對她們構不成威脅,

於是兩個美人侍候劉邦時,相見笑說與薄姬初時的約定

劉邦問起當中因由,兩人俱以事實相告。劉邦心悽然而憐惜薄姬,當晚便召見寵幸了她。

這次以後,薄姬就懷了身孕,並生下兒子劉恆。俗話說,母以子貴,但子女眾多的劉邦在薄姬生下劉恆後,地位卻沒得到改善。

不僅如此,生下劉恆後,劉邦鮮有和薄姬相見。直到劉恆八歲時,才被封為代王。

劉邦駕崩後,薄姬做了一個最明智妥當的決定:遠離權力中心,而選擇與兒子去偏遠的代地。這一決策,可以說是一個女人在當時情況下做出的最智慧抉擇。

呂后見薄姬向來尊重自己,並且低調內斂,且從未與自己爭寵,於是,呂后准許她出宮,從其子到代地就國,是為代王太后。

圖為呂后


薄姬能得善妒、殘暴的呂后善待,這在整個漢代都可以被稱作奇蹟。相比戚夫人兒子被毒死,自己被做成人彘,薄姬真可謂大幸。

但幸運從來是強者的謙詞,薄姬能以強者身份笑到最後,絕不是“幸運”二字那般簡單。薄姬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從史書看來,她能得管、趙二夫人舉薦,已說明了很多。而在與呂后的相處中,薄姬更是充分做到了尊重、隱忍,她的低調作風也得到了漢室大臣的一致認同。

史書記載:呂后死後,大臣議立新帝,認為外家呂氏不善,皆稱薄姬仁善,故迎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尊薄姬為太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裡的這話,用到薄姬身上仔合適不過了,也正是這種優良品行,讓她在複雜的宮鬥中成為最終的贏家。


記者李滿


呂后不殘忍,那也就該戚夫人殘忍了,為母則剛,為了自己的孩子什麼事都能幹出來,這就是母親的偉大;呂后的殘忍也是被逼的,每個新帝王上位都會伴隨著一次大洗牌,別人都是巧立名目安個罪名再殺,呂后不過比較直接罷了,非說殘忍,也就對戚夫人一個。


呂雉當年下嫁劉邦,也是善良之人,她照顧一家老小,忙裡忙外吃苦受罪,還要帶好劉邦的私生子,使得劉邦能全身心的投身革命打天下,本以為苦盡甘來可以享受勞動成果的時候,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劉邦身邊多了個狐狸精,這個戚夫人坐享其成,還恃寵而驕,他既得到了劉邦全部的愛,又想讓她的兒子霸佔太子之位,想兩頭都佔著,這種囂張跋扈、貪得無厭的作法觸犯了呂雉的底線,犯了大忌。

呂雉有滿朝文武的支持,又有張良出的主意,她的皇后寶座和兒子的太子之位自然是固若金湯。而戚夫人權鬥落敗時,不知內斂低調,當個小三還如此囂張,竟然死磕到底,自然就只能以悲劇收場。


薄姬懂得在呂后面前示弱,為了保全自己和兒子她對呂后唯命是從,她性格淡泊,與世無爭,遠離權力的旋渦。

我認為薄姬之所以與世無爭是情世所逼,薄姬情商很高,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作為一個被劉邦遺棄的人,一沒背景,二沒有出眾的容貌,三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華,還有什麼資本去爭寵,即使以兒子的名義去爭取,不但掙不來什麼,搞不好被劉邦更厭惡,更不可能為兒子掙來帝王之位,她也知道有老大老二在基本上就沒有老三老四的什麼事了。

對於薄姬而言,自身的寵愛和兒子當皇帝的事情註定只能是夢想,做夢想想也就罷了,說不得更爭不得,身處血雨腥風、危機四伏的深宮,又生了個威脅帝位的兒子,哪怕不爭不搶別人對她們母子也不放心,況且需要如履薄冰地活著。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殺身之禍,去爭就是找死,處在這樣險象環生的境地,又沒有任何保護傘的她,當務之急就是學會自保,而自保的唯一方法就是斬斷一切非分之想,遠離是非圈,謹小慎微,始終低姿態,夾著尾巴做人,活著就有希望,熬死了呂后就會翻身做主人。


呂雉死後,以陳平、周勃為首的朝中老臣徹底剷除了呂氏集團,拾遺撿漏找到了劉恆,之所以選擇劉恆為帝,是因為薄姬沒有任何背景,更沒有強大的孃家人即外戚,覺得劉恆好控制,沒想到劉恆如此的有才幹。


呂雉坑死了自己的家族,戚夫人坑死了自己和兒子,三個女人只有薄姬得到了善終,她既沒有地位,也沒有得到愛,她不爭不搶守本分,笑到了最後。


遺產君


呂雉最大的敵人是戚姬。

後宮多紛爭,其紛爭的源頭無外乎兩點:爭寵和儲位。

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妾室,後入漢王后宮。但一直沒有得到劉邦的寵幸,甚至一年都見不到劉邦幾面。

後經過美人管夫人,趙子兒推薦,薄姬得到劉邦寵幸,並誕下兒子劉恆。但此後劉邦就很少寵幸薄姬了。

因薄姬仁善,很少在後宮中爭寵,更沒有牽扯進儲位之爭。

劉邦原立呂雉之子劉盈為太子,戚姬得寵後,多次慫恿劉邦改立其子劉如意為太子,險些成功。由此可見,呂雉對戚姬痛恨之深。

劉邦逝世後,後宮中遠離爭寵者皆善終。薄姬出宮,前往劉恆封地,做代太后。

劉恆即位後,是為漢文帝,薄姬從王太后成為皇太后。


五味社


戚夫人年青貌美,獲得了劉邦的專寵,這已經讓呂雉嫉妒得要命了。更要命的,是戚夫人還整日纏著劉邦,要以自己的兒子趙王如意,取代呂雉所生的兒子劉盈的太子的位置,而且差一點就成功了。這怎麼能不讓呂雉對戚夫人恨之入骨呢。所以在劉邦死後,她迫不及待地毒死了趙王如意,又以極端殘忍的手段虐殺了戚夫人(把她變為人彘)。她的手段的殘忍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以至於她的親兒子,孝惠帝劉盈都說,這簡直不是人能幹得出來的。劉盈因此而得病,二十多歲便去世了。

薄姬,即後來的孝文帝劉恆的母親一薄太后。史書上未寫她受寵於劉邦,可知她在美豔方面遠及不上戚夫人。呂氏之亂平定之後,眾大臣議論立君。先議淮南王,以為淮南王年少,母親又惡,未立。共議立代王劉恆,因為劉恆仁孝寬厚,而且母親薄姬"謹良"。所以劉恆做了皇帝,即歷史上著名的漢文帝。由此可知,薄姬是因為不太美豔但卻人品優良,才免遭呂后的茶毒,而終成正果的。

歡迎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