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航拍趕場壩古鎮村落

那些商隊在岸邊消失

騾馬的蹄聲依舊在耳邊

被踏得溜光的石板

任人打量 揣測

——節選於張守剛的《故陵詩草》

那是一個隨著時代變化,早已繁華落幕的舊村落。去往之前,我們翻尋到張守剛(重慶雲陽人,雲陽縣作家協會領軍人物、國內打工詩歌的創作代表)所創作的《故陵詩草》。他追憶的,正是這個地方。

為何總有人懷念它、想念它?為何我們要一睹它老去的背影、踏尋它曾經的蹤跡?因為,即便有一天真正消失,它也值得我們所知。

留下被磨去稜角的青石板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難得看見生人來,去我家坐坐吧

從雲陽縣城出發,車行接近兩小時,便抵達故陵鎮。當地,有一個被人稱作趕場壩的地方。曾經每隔三天就要趕一次場,曾經熱鬧得走不動道。遺憾的是,這些年,那裡很少再趕集,自然不再熱鬧了。

趕場壩指的,正是故陵鎮寶興村三粗97到167號,我們此行的目的地——雲陽故陵古道。也是文中開頭,張守剛所描述的那處舊村落。

趕場壩正街有300餘米長,是故陵古道的中心部分。剛進正街口,一位老人便迎上來,熱情招呼我們。她嘴裡蹦出一句話:“我家門口呀,很長時間沒見到生面孔了,見到你們我挺高興。”

9月30日,我們去的那天,正街上除了依稀幾個老人在走動,沒見著青壯年人。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錯落有致的屋簷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木質老房已經嚴重傾斜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面朝大路的商鋪窗戶還在,但是土牆已經垮了一半。

這裡太安靜,靜得就連古道邊的小溪,眼下也沒發出潺潺流水的聲音,溪邊的石梯爬滿青苔。

整條街上,房屋沿街而設,大部分老房牆面被註明空置房和危房。它們呈人字形屋頂、穿逗夾壁結構,以泥土築牆、篾片編壁。其中,老房梁大部分歪斜,青藤爬上窗欞,門上落鎖生鏽,長滿青苔的石磨倒在一邊,青石板和石條已被磨去稜角。

眼前的一切,幾近人去樓空。那麼自然,又那麼令人心疼。

老廟變村小 4個孩子就讀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周開太站在唯一的教室門口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教學樓後面還有武聖宮僅剩的一面牆

這條古街上,還剩下幾戶居民生活,還能見到被煙燻黑的土灶,用來洗碗的絲瓜瓤,以及捆綁整齊的包穀芯柴火和大圓形晾曬筲箕。

走至古街底端,老遠便望見一張牌匾,上面寫著:故陵鎮故陵小學寶興教學點。這是寶興村唯一的村小。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武聖宮的石碑恢弘大氣

該校院壩當操場,院壩旁的石碑上,仍然清楚刻印著“武聖宮”三個字,石碑上鏤空雕刻著活靈活現的蛟龍。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用背篼揹回家裡的柴火已劈開堆好

根據寶興村村委會蒐集的資料記載,這武聖宮曾由兩大殿組成,前殿是戲臺,曾可容納百人同時看戲;後殿是正殿,供奉著神像。昔日高大的武聖宮,如今只剩下些許殿墩及一面雕工精細的老牆了。

“幾年前,這裡還有200多個村裡娃讀書。現在,多數娃出村求學,這裡就剩4個就讀。兩個男娃,兩個女娃。”見我們來,該校一名右手纏著石膏繃帶的人走了出來。

他說,自己叫周開太,56歲,既是這所村小目前唯一的教師,也是該村小的校長、保安、廚子。目前該校所有課程,均由他一人來教。當然,他也是武聖宮目前唯一的守門人。

9年前,周開太被調到這裡教書。聽老教師說,武聖宮有近兩百年曆史,落成之後,便一直有人在這裡傳道授業解惑。解放後,武聖宮變成名符其實的學校,聽說鼎盛期,有近千名學生在此就讀。後來,武聖宮年久失修成為危房,便拆除重建為三層教學樓。

今年暑假,周開太在路上出了車禍,考慮到4個學生學習不能耽擱,右手剛做完手術,他便堅持回來教學了。他感嘆說:“不知這屆學生畢業後,學校還有沒有生源。只要有學生,我就教到退休。”

挑夫和馬伕,曾是古街常客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花崗岩上踩出的馬蹄印能裝下不少雨水

往回走時,我們細看那些落寞的街石,可辨昔日騾馬踩踏過的印痕,尤其是古街正中的風雨廊橋上,兩塊厚重的大理石橋面,被往日南來北往的騾馬踩出多個拳頭大的凹坑。

“我聽婆子媽說,最早這裡是大鹽道,周邊賣藥的、賣鹽的、賣布匹的商人都從這裡過。”我們遇見了81歲的雷恩淑婆婆,是古街上江家的媳婦。她告訴我們,婆家的房屋早成了危房,垮過多次,一家人已搬到別處居住。不過,每天,她都要回老家來散步。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雷恩淑老人站子自己的鋪子前給後輩回憶當年的場景

她說,她嫁過來時不到20歲,當時古街仍舊人來人往,商業氣息濃厚。能嫁到這兒來的姑娘,當時真擁有一種福氣。

雷恩淑說,為給過往商客提供便利,並從中掙取收益,在她嫁過來之前,婆家已在古街上開飯鋪多年,主要賣罐罐飯和羊肉湯鍋。當了別人家的媳婦,當然要孝順公婆,她主要幫婆婆洗碗、上菜。而飯鋪主要客源,是挑夫和馬伕。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現在偶有騾馬經過,但是已不是商客。

“每晚,飯鋪二層可供10人過夜,我還要負責燒洗腳水。” 雷恩淑懷念的,是60年前的古街。當年除了騾馬來往,喝蓋碗茶的、沿街坐在石凳上聊天的人,隨處可見。

她仔細回想,年輕時,街上約有10餘家商鋪,旅店、包子鋪、裁縫店、煙花鋪等等,還配有村衛生所,能滿足當地人生活所需和過往商客需求。

我們在古街的角落裡,發現一塊殘缺的刻字石碑,上面勉強可辨些許村規民約:不能招留匪徒、不能欺壓善良、不能騙人、不能賭博、不能肆無忌憚……不知何時起,這裡不再人歡馬叫,處處門可羅雀。

茶馬古道上重要驛站之一

寶興村村委會主任周曉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今年50歲的他,對這條古街充滿感情。這些年,他有意蒐集不少關於故陵古道的過往,其中包括老村民口口相傳的各種信息。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藤蔓植物爬上屋頂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很多屋頂的瓦片已經破洞塌陷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小溪緩緩流過村口,村民養的鴨子悠閒覓食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屋簷之間鬱鬱蔥蔥

根據有關記載,這條老街,曾是茶馬古道的一部分,曾商鋪林立、商賈雲集、騾馬來往絡繹不絕,是茶馬古道上重要驛站之一。周曉陽聽當地老人口傳,威震敵膽的賀龍將軍,當年販鹽也曾多次往返於此。

另外,根據雲陽縣文化部門有關記載,故陵鎮所在地,屬雲陽最早設郡之地,而故陵這一地名,早前就出現在《三國志》、《晉書》、《華陽國志》、《水經注》等著名典籍之中。

周曉陽還蒐集到一種說法,故陵是巴人進入長江三峽地區以後,曾依託這裡特殊的地理位置立住腳跟,並建立起巴國在長江地區的第一個都邑,該鎮歷史可追溯到商代的早中期,距今很可能超過4000年史齡。


重慶:一條古道慢 300米要走多少年


老房新居,小溪對岸就是全新的村民服務中心

“這些老房,是鎮裡留心保存下來的,期望有朝一日,它能成為鄉村旅遊景點。”周曉陽說。

眼前的故陵古道,的確滿是滄桑,若能得到妥善保護和傳承,或許滄桑之感將是它的點睛之筆。在此,我們只願時光放慢腳步,讓它在風雨中走得更遠。

重慶晚報慢新聞全國爆料熱線:(023)966988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首席記者 李琅 記者 吳娟 文 李野 圖/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