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泥石——原來是這麼一種石頭

泥石,發現於1998年,1999年隨著哈密泥石的興起而被大量開發。當時的哈密愛好者看到它質地細膩,似淤泥沉積而成,故起名為泥石,並一直約定俗成至今。

泥石真是“泥”?

新疆泥石——原來是這麼一種石頭

很多人都將泥石當做由泥質岩構成,或淤泥沉積而成,這樣的理解其實並不盡然,下面我們具來聊一聊泥石的成長史。

新疆泥石——原來是這麼一種石頭

大約在距今1.5億年左右的侏羅紀時期。湖泊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由於湖水的消退和蒸發,湖水中的泥質岩等細小顆粒物慢慢沉積。這些石頭經風砂長期吹蝕、磨礪和雨水淋漓、腐蝕作用而形成。其表面光滑並有細紋理的流水線槽,是其獨有特徵。質地各不相同,從顏色看,有黑色,紅色,褐色,紅色,綠色,黃色,藍色,等等,包含了各種色彩,而從玉化程度講,可分為生泥石,熟泥石,還有半熟泥石,玉化好的泥石一般都非常細膩。所以絕大多數所謂泥石都是由各種石頭經過風化後的產物。甚至質地較好的泥石,更是跟“泥”一點關係都沒有,形成初期是由於火山運動,從地球以下噴發出的一種產物,跟和田玉,瑪瑙石,碧玉等形成過程一樣。

泥石的產地?

新疆泥石——原來是這麼一種石頭

新疆泥石的主要出產地有四處:一是哈密泥石坑,是新疆目前發現質地最好、產量最多的一處產地。距哈密市區以南90多公里的南湖戈壁深處,現哈若公路西邊,被探石人稱為“泥石坑”的地方。目前發現的一共有三個坑,呈三角形分佈,相距各十公里左右,每個坑面積約20平方公里,其中二號坑面積最大,也是最早發現泥石的地方。這一區域主要出生、熟泥石。二是鄯善南戈壁,分佈在南戈壁彩石山一帶,比較零散,距七克臺200公里,是由七克臺農民在本世紀初發現的,主要以黃泥石為主。三是哈密南湖戈壁,主要分佈在南湖煤礦周圍,產量比較少,主要以彩泥石為主。四是羅布泊。2006年幾個哈密石農在羅布泊探石發現。產地距哈密400多公里,產量極少。

新疆泥石——原來是這麼一種石頭

早在本世紀初,這幾個地方泥石資源已枯竭,只有零星的泥石原巖和小塊泥石裸露在沙子中。

新疆泥石——原來是這麼一種石頭

還有沿218國道行至克拉瑪依烏爾禾區魔鬼城門口岔路限速牌朝裡走也有泥石的分佈。魔鬼城戈壁灘、夏子街伴渠公路兩側、184團戈壁灘。目前,北疆的泥石比較豐富,顏色多樣。

泥石的收藏潛力?

新疆泥石——原來是這麼一種石頭

泥石可謂是大漠奇石中優秀的石種之一,具有極高的收藏投資價值。主要理由如下:其一,雖然泥岩在國內廣泛分佈,但形成泥石的主要原因是這裡特殊的氣候和地質條件,特別是大漠戈壁的風和沙是形成其皮和紋的內因,而這兩者正是熟泥石的特點所在。其二,從98年到2001年,泥石資源就已基本枯竭,品相完整的泥石出產數量極少。

泥石的鑑賞?

新疆泥石——原來是這麼一種石頭

泥石首先看質。質地越細膩越好,越接近於淤泥越好,且無雜質,細膩的質地在感觀上給人以沉穩內斂的感覺。二是皮,也就是包漿。一些泥石有一層薄薄的只有幾個微米的皮,有皮的泥石特別適合在手中把玩,而且越玩包漿越厚,顏色越鮮豔。三是紋,指石頭表面凹凸不平的紋絡。一般有樹枝紋、水波紋、溝槽紋、回字紋等,以及類似於阿拉伯文字的字母,有時給人以神秘感。四是色。要求顏色單一,沒有雜色。

新疆泥石——原來是這麼一種石頭

總之,泥石與文人氣質一般,古樸淳厚、不媚不俗。這也是為什麼泥石的玩家主要是一些文化人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