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儒敏:讀書為要

“統編本”語文教材有什麼特色?最主要的就是“讀書為要”。“新教材專治不讀書”。

溫儒敏:讀書為要

改變,從閱讀開始!

我認為:

語文,是引導讀書的學科;

將閱讀進行到底;

將讀書的權利還給學生;

將琅琅的書聲還給課堂。

單元

夏丏尊、葉聖陶《國文百八課》,語文單元教學發軔。

語文單元教學思想的提出

“在學校教育上,國文科向和其他學科對列,不被認為一種科學,因此國文科至今還缺乏具體的科學性。本書編輯旨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想給予國文科以科學性,一掃從來玄妙籠統的觀念。”

單元教學內容的組合

“每課為一單元,有一定的目標,內含文話、文選、文法或修車、習問四項,各項打成一片。”

“文話以一般文章理法為題材,按程配置;次列古今文章兩篇為範例,再次列文法或修辭,就文選中取例,一方面仍求保持其固有的系統;最後附列習問,根據文選,對於本課的文話、文法或修辭提舉複習考驗的事項。”

文話、文選、文法(或修辭)、習問是一種環環相扣的鏈鎖式的結構。文話總領單元,文選依據文話選文,文法從文選中取例,習問從訓練著眼,複習總結全單元。

語文單元教學方法的指要

1.這篇文字屬於哪一類?和哪一篇性質相似或互異?這類文章有什麼特性和共通式樣?(文章的體制)

2.文章裡用著的詞類,有否你所未見的或和你所知道的某詞大同小異的?(語彙的收集)

3.文章裡的詞和詞或句和句的結合方式有否特別的地方?你能否一一辨認,並且說出所以然的緣故?

4.文章裡對於某一意思用著怎樣的說法?那種說法有什麼效力,和別種說法又有什麼不同?(修辭)

5.文章裡有什麼好的部分?好在哪一點?又是你壞的部分?壞在哪一點?(鑑賞與批評)

6.這篇文章和別所寫的同類的東西有什麼不同?你讀了有什麼感覺?(風格)

7.從開端到結尾有什麼脈絡可尋?有否前後相關聯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幹?哪些部分是旁枝?(章法佈局)

——史紹典《中學語文單元教學的範本—評》(1993年)

文體(或“體式”)

從表現人生經驗的本質和意義的“方式”來看:

詩:直接描繪靜態的人生本質,但較少涉及時間演變的過程;

戲劇:關注的是人生矛盾,通過場面衝突和角色訴懷(所謂舞臺“表現”或“體現”)來傳達人生的本質;

小說:展示的是一個延綿不斷的經驗流中的人生本質。

從不同體式的文學作品在傳達人生經驗時的內容來看:

假定我們將“事”,即人生經驗的單元,作為計算的出發點,則這三種體式之中:

小說的構成單元為最大,詩為最小,而戲劇居於中間地位。

——美·浦安迪《中國敘事學》

古代的文章分類:

文章者,孔子曰:煥乎其有文章。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蓋詩言志,歌永言。不歌而誦謂之賦,古者登高而能賦,山川能祭,師旅能誓,喪紀能誄,作器能銘,則可以為士大夫矣。三代之後,篇什稍多,又訓誥宣於邦國,移檄陳於師旅,箋奏以申情理,箴誡用弼違邪,讚頌美於形容,碑銘彰於勳德,諡冊褒其言行,哀弔悼其淪亡,章表通於下情,箋疏陳於宗敬,議論平其理,駁難考其差。此其略也。

——唐·徐堅《初學記·第二十一卷·文部·文章第五》

慧老師讀書:關注教育,熱愛讀書,傳承文化。邀你一起發現文化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