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水稻倒伏、結實率低、病蟲害嚴重問題?這個技術值得一試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資料顯示,近年我國化肥平均施用量已達到發達國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而平均利用率僅為40%左右。在肥料施用配比上,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 : 0.45 : 0.17,氮肥、磷肥用量偏高,鉀肥用量偏少。由於化肥過量使用導致氮磷流失進入水體而引起的汙染負荷,已經遠超過工業點源。缺乏科學的施肥理念與技術,不少水稻種植戶仍舊沿用傳統的施肥習慣,導致水稻種植過程中出現倒伏、結實率低或病蟲害嚴重等問題,制約產業發展。

11月2日,2018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水稻觀摩會在珠海斗門蓮洲鎮東灣村舉行。加拿大鉀肥公司(下稱“加鉀公司”)副總裁、加鉀國際上海代表處董事總經理、首席代表杜東海,華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室主任唐湘如,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旋彬,廣東天禾鉀肥部總經理張賜柑,珠海市供銷社副主任袁紹勇等嘉賓,以及來自周邊地區近百名水稻種植大戶共同出席了觀摩會。

“質量決定價值。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能否實現增產增收,取決於產品的質量,我們正是希望通過不斷舉辦這樣的活動,宣傳推廣平衡施肥理念和技術,提高種植效益,讓更多中國農民實現增產增收。”杜東海在致辭中表示。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加鉀公司副總裁、加鉀國際上海代表處董事總經理、首席代表杜東海博士致辭。

據瞭解,“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是由加拿大鉀肥公司發起,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管理的科學平衡施肥研究項目。通過研究鉀肥不同施用量對農作物產量、品質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探索平衡施肥、科學種植,為作物增效、農戶增收服務。探索平衡施肥、科學種植技術一直以來都受到科研院所和農業生產者的認可和支持,而這正是“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的初衷和出發點。

唐湘如表示,目前廣東省化肥使用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倍多,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的化肥使用警戒線。而廣東省化肥平均有效使用率僅為30%左右。不合理施用化肥導致氮、磷過剩,加大了養分的流失,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汙染。合理施用氮、磷、鉀肥,平衡施肥,不但能提高作物產量和效益,提高磷、氮肥的利用率,還能減少環境的汙染,節能、環保、增效。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在“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的水稻試驗田,唐湘如教授向參會種植戶講解不同梯度鉀肥施用量對水稻生長髮育、產量等方面的具體差別,介紹鉀肥對水稻生產指標的重要影響。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加鉀公司副總裁杜東海博士(右一)、廣東天禾鉀肥部總經理張賜柑(中)與農戶共同觀察水稻生長情況。

據介紹,平衡施肥是在一定的氣候條件下,根據作物的營養特性、土壤的肥力狀況以及肥料的性質,而採取的適時、適量的施肥方法和技術。

首先是養分總量配比的平衡。決定植物產量的是土壤中相對含量最少的有效養分,如果增施的肥料不含最小養分,不但難以增產,還會降低肥效。只有平衡施肥,作物才會健康;只有作物健康,才能達到減肥、減藥、增產、提質的目的。

其次是施肥時間上的平衡。在不同的生育時期,水稻的營養需求是動態變化的,根據不同時期水稻的需求特點,施肥方式也隨之調整。因此,在施肥量相同的情況下,不同時期肥料分配量的確定也是平衡施肥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本次平衡施肥試驗,養分配比以N : P2O5 : K2O = 10.8 : 3.15 : 8.55為基準,在氮、磷施用量相同的情況下,設置0千克/畝、4.28kg/畝(50%鉀)、8.55千克/畝(100%鉀)、10.26千克/畝(120%鉀)等不同施鉀量梯度試驗;在施肥時間及分配量上,氮肥、鉀肥按基肥70%、植後7天30%施用,磷肥按基肥100%一次性施用。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2018年“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試驗處理展示

筆者在示範田裡觀察到,與不施鉀肥和施用量不足的處理對比,採用平衡施肥技術(100%鉀)的水稻長勢更加均衡、葉片更加寬大厚、莖稈更加粗壯,根系生長更加旺盛,穀粒明顯更加飽滿、並有效減少了胡麻斑病的發生。

“水稻抗倒伏能力顯著提升,病蟲害大大減少,水稻結實量明顯提高,每畝增產約100多斤。”現場來自台山的水稻種植大戶李勝業在與筆者交流這兩年使用平衡施肥技術的效果時這樣說道。他表示,平衡施肥的理念和技術的效果非常理想,今後還將繼續使用。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活動現場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活動現場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唐湘如為水稻種植大戶帶來平衡施肥及鉀肥的知識技術講座。

在技術交流會上,唐湘如指出,鉀作為農作物所需的三大元素之一,合理的施用對所有的農作物都很重要。鉀充足,不但能使農作物產量增加,而且可以改善作物品質。

鉀對農作物品質影響主要體現在:1、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2、纖維作物的纖維長度和強度改善;3、澱粉作物的澱粉含量增加;4、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5、果樹的含糖量、維C和糖酸比提高,果實風味增加;6、橡膠單株幹膠產量增加,乳膠早凝率降低。因此,鉀通常被稱為“品質元素”。

唐湘如提到,植物缺鉀的常見症狀:莖葉柔軟,葉片細長、下披;老葉葉尖和葉緣發黃,進而變褐;在葉片上往往出現褐色斑點,嚴重缺鉀時幼葉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根系生長停滯,活力差。

“我們對新知識新技術學習掌握得慢,但是通過唐教授和‘天和加鉀’工作人員耐心指導,都學到了新技術!”來自江門台山的種植戶李翠月向筆者說道,“平衡施肥技術對種植戶幫助很大,通過使用這個技術,我們對種植水稻更有信心了!”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活動現場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廣東天禾鉀肥部總經理張賜柑介紹“天禾加鉀”

據介紹,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氯化鉀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已知儲量為幾十億噸,按目前全世界的需求水平來計算,可供開採幾百年,加拿大目前的氯化鉀生產能力達到3000萬噸/年。自1972年成立以來,加拿大鉀肥公司已銷售近2億噸鉀肥,覆蓋60個國家,超過125位客戶,其中已累計向中國供應4000多萬噸鉀肥,持續為中國用戶提供穩定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近年來,加拿大鉀肥公司和廣東天禾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等省內外高等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持下,分別在海南、台山、珠海、廣州、雷州等各地開展平衡施肥試驗,在水稻、香蕉等農作物取得了良好的試驗示範和推廣宣傳效果。2018年,該項目與華南農業大學及雷州市農科所合作,分別在廣州從化鰲頭、珠海乾務鎮新村、蓮洲鎮東灣村、雷州楊家鎮等各地開展試驗,旨在倡導科學種植,展示和推廣平衡施肥技術。

自2015年加鉀公司與廣東天禾開展合作以來,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為了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雙方將2018年定義為“天禾加鉀年”,今後將在業務規模、服務推廣等各個方面不斷加強合作和投入。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作為其中的一個公益性活動,雙方將堅持不懈地在不同地區、不同作物逐年開展,持續助力中國農業健康發展!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記者丨南方農村報 高永彬

報料丨020-83003400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網農化寶典

解决水稻倒伏、结实率低、病虫害严重问题?这个技术值得一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