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雲:生態大縣趕著肉羊奔小康

本報訊 素有“塞北生態勝地”美譽的左雲,在致力於打造現代綠色養羊大縣的征程中步履鏗鏘: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縣肉羊出欄達到80萬隻,肉羊年出欄量位居大同市第一。擁有千隻以上羊場128個,百隻以上羊場300多個,養羊業產值突破1.5億元,拉動農民人均增收300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一半左右。

左雲縣立足區位優勢,持續進行經濟綠色轉型、生態環境改善、綠色科技支撐、生態制度創新,著力打造深呼吸、有底蘊、風光美的生態文化名片。在此基礎上,該縣把養羊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導產業優先扶持,高點定位,強力推進,著力把養羊業做大、做特、做高、做優、做美,養羊業呈現出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園區化發展的良好態勢。

規劃先行,科學佈局,做大養羊產業。左雲縣政府制定了《左雲縣養羊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推進產業合理佈局和集群發展,先後打造了一批標準高、規模大的標杆示範企業,帶動了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場的快速發展。目前,左雲縣有國家級標準化養殖場30個,省級龍頭企業6個,省市縣農民合作示範社29個,標準化養殖比例達到80%以上。

發揮優勢,改良品種,做特養羊產業。該縣養羊歷史悠久,飼草料資源豐富,是典型的農區養羊縣。近年來,左雲縣按照精緻農業的發展思路,集中培植優勢特色產業,依託根源種羊公司發展中高端肉羊產業,引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新品種種羊80餘隻。目前,肉羊良種率均達到95%以上。

科技進步,創新驅動,做高養羊產業。該縣加大與科研院所的合作,開展養羊技術研究推廣。在此基礎上,形成“技術引領—人才支撐—繁育升級”良種繁育體系,實現了良種繁育技術和推廣網絡全覆蓋,提高了肉羊配種和生產性能。

生態養殖,循環發展,做美養羊產業。除利用優質牧草養羊,不少企業把肉羊糞便進行發酵處理,形成生物有機肥料,用來種植玉米、水果、蔬菜、蘑菇等生態產業循環。目前,左雲縣畜禽糞汙無害化處理率、資源化利用率和達標排放率均達到90%以上,農作物秸稈養畜利用率達到70%,草畜配套面積達到5萬畝。生產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生態畜牧業經濟發展格局,為養羊產業持續發展注入了源源不絕的動力。 (馬佔富 加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