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雲:鋪展強農惠農新畫卷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山野鄉村一派生機勃勃,田間地頭隨處可見人勤春早的農忙景象……左雲縣縣各級各部門搶前抓早,採取多項措施有序抓好農業生產各項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統籌兼顧、齊頭並進,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  

不負春光搶農時  田間地頭忙生產  4月6日,張家場鄉三興農牧專業合作社大棚蔬菜種植基地的大棚內一片綠意盎然,西紅柿、油菜、水蘿蔔等蔬菜長勢喜人,菜農郭寶平正忙著將採摘好的草莓裝上車。  連日來,郭寶平每天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佈一條“三興農牧新鮮草莓上市,欲購從速”的信息,每天有不少人留言要訂購。“當天的基本上都能賣完,我們每天都有收入!”郭寶平呵呵地說道。  

在蔬菜基地的另一大棚裡,菜農老王正在緊鑼密鼓地疏田、施肥,老王說:“時節不等人,我們在棚裡分散幹活,不接觸、不扎堆,在春耕生產中自覺做好個人防護。”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備耕正當時。該縣按照“早計劃、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的原則,並組織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對小雜糧、谷黍、馬鈴薯等農作物種子和化肥的儲備量進行全面摸排,協調縣內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資經營企業調運春耕必需的各種農用物資,積極籌集資金,做好調運農資的準備工作,同時指導農民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勞作,確保不誤農時。  

農業專家送技術果園現場傳技藝  “在生長過程中,一定要及時將杏樹的部分枝、芽從基部梳除,這樣會減緩上部枝條長勢,促進下部生長。另外,對於這些徒長枝、弱枝以及過密枝也要進行疏剪,以便增加植株透光性,增加光合作用面積,利於果樹整理生長。”4月2日,在漢圪塔村經濟合作社的杏園裡,農技人員正在給杏農講解杏樹修剪要領。  

. .培訓現場,農技人員結合現代杏業發展趨勢和杏農在生產技術方面的需求,就杏樹春季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多方面進行精準指導,手把手為杏農培訓講解修剪、施肥、清園的新技術、新知識。“正趕上杏樹開花的關鍵時刻,專家們過來做技術指導,讓大家學到了實用技術,真是太及時了。”杏農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此外,在加強農業生產技術指導的同時,有關部門還針對畜禽養殖企業恢復生產、春耕春種、農業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紮實開展飼料、良種、化肥、農藥等物資統籌配置工作,有序推動農業生產復工復產,堅決守好群眾“菜籃子”“米袋子”。 

 集體經濟促增收  優化產業保效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全縣上下不斷調優農業產業結構,全力保障“春耕備耕”,助力全縣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我要走在最前頭,帶領村民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做到防疫和春耕‘兩不誤’。”這幾天,三屯鄉白煙墩村支部書記李林的身影每天都出現在田間地頭,有條不紊地帶領村民開展春耕備耕。  

張家場鄉梅家窯村成立了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以“支部+村集體經濟+農戶”的模式打造馬鈴薯種植產業示範基地。“我們去年栽種了2000畝馬鈴薯苗,今年打算將剩餘的土地平整好後讓村民繼續種植,黨支部書記屈二文說,優質馬鈴薯已成了我們的當家產業,將持續鼓起貧困戶的“錢袋子”。 

  北十里村的農業生產工作同樣如火如荼。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日光溫室裡,第一茬蔬菜在春光下長勢喜人。大棚內翠綠欲滴,黃瓜、西紅柿、油菜……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這樣的溫室大棚,村裡建了10個,現在每天能產蔬菜水果1000餘斤,按照當前市場價格來計算,每天至少能賣出2000多元。只要能實現穩定盈利,今年還要再建兩個。”菜農李桂花說,“溫室大棚一年可以種二茬蔬菜,只要抓好早春第一茬,全年僅蔬菜收入就可以實現5萬元的盈利。”

左雲:鋪展強農惠農新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