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真的有105位帝王在洛陽定都嗎?有何史料記載?

華夏上古歷史探幽


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及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樞紐。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蜚聲中外。

截至2015年,洛陽擁有四項世界文化遺產,沿洛河兩岸存有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西周成周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六大都城遺址。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建都洛陽的王朝是夏王朝,這也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朝代,至於夏王朝的存在與否外國人還不完全認同,但我們中國史書幾千年就這麼寫的,況且我們在夏朝的都城洛陽地區確實找到了一座都城遺址,所以我們還是按照史書記載夏朝存在,並定都洛陽。成書於東周時期的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同時在周朝《逸周書·度年》也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漢朝時的《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唐朝的《括地誌》雲:“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從這些史料中可以看出,洛陽這組都城是夏朝太康等三位君王的都城,然而今天的考古證明洛陽二里頭是一座連續存在了400多年的都城,其跨度從夏朝中後期到商朝前期,所以我們保守的說夏朝時有三位帝王是定都在洛陽的,放寬了講則是從太康到夏朝滅亡的16位君王都是定都在洛陽的。

接下來是商朝,首先有明確記載商朝定都洛陽的是漢朝班固《漢書》記載“屍鄉,殷湯所都”,東漢末年的鄭玄在《尚書·書序》中注曰:“亳,今河南偃師縣有湯亭。”這是史書的記載都指明瞭洛陽曾經是商朝的都城。另外我們知道商朝時已經有了文字,我們稱之為”甲骨文“,那麼作為商朝的都城,洛陽如果不出現在甲骨文中自然不合情理。在今天發現的甲骨中有兩條帝乙、帝辛時的卜辭:

癸丑[卜在]洛,貞王[旬]亡禍。(《合集》36959);

癸丑[王卜]在洛師,貞[旬亡]禍,王[佔曰]:吉。(《合集》36960)。而且今天考古對二里頭和偃師商城的發掘都證明我們的史書是正確的,商朝確實在洛陽建都,那麼商朝時都有哪些帝王定都洛陽呢?從文獻中看則是商湯和他的兒子無疑了,至於後面則沒有文獻佐證了,因此商朝嚴格上有兩位君王定都洛陽。

周朝時,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在今天嵩山上進行了祭天儀式,宣佈定都洛陽,然後武王在洛陽待了一年多的時間來營造洛陽,其後周武王才回到鎬京,不過沒幾個月就死了,周成王時繼續對洛陽的建造過城,最終於周成王5年遷都洛陽,舉行了周朝建立後的第一次諸侯大朝會被稱為”成周之會“和第一次對周文王武王的祭祀大典。其後按照《竹書紀年》和《漢書》等史書記載,周穆王時在南鄭建立鄭宮,其子周共王遷都南鄭,後來周懿王又遷都犬丘,至周宣王遷都鎬京,周平王遷都洛邑直到周朝滅亡。周朝一共有37位君王,從周武王宣佈定都洛陽開始,其中30位君王是定都洛陽的。

漢朝時,西漢開國君主劉邦於洛陽登基並始都洛陽後遷長安,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定都洛陽一直到漢朝滅亡,其間15位帝王定都洛陽。緊跟著曹魏西晉先後以洛陽為都,其中曹魏有5位皇帝,西晉有3位皇帝定都洛陽。

西晉之後五胡亂華開始,在五胡亂華結束時中國北方出現了一個國家是為北魏,北魏孝文帝為了徹底漢化選擇遷都到洛陽這個漢文化中心地區,從孝文帝遷都洛陽到魏武帝西逃關中,其間10位帝王在洛陽登基。其後隋朝一統天下,隋煬帝遷都洛陽,緊接著唐朝建立繼承隋朝以洛陽為東都,先後有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昭宗,唐哀帝八位皇帝在洛陽臨朝。

唐朝滅亡後五代迭起,其中後梁後唐後晉先後定都洛陽共產生了9位皇帝。

以上計夏朝3位,商朝2位,周朝30位,漢朝15位,曹魏5位,西晉3位,北魏10位,隋朝1位,唐朝8位,五代9位共86位帝王在洛陽治理天下。

但這是最保守的算法,如果以夏朝16位,再加上週朝7位就已經是106位了,所以歷史上在洛陽定都的帝王只會比105位多,不會少。


雲星午夜


洛陽麗景門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座古都,對於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非要具體說出有多少個帝王在洛陽定都,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尤其是,還信誓旦旦地說有105個,就更是誇張了。

二里頭遺址

我們就來具體數一下吧,洛陽號稱十三朝古都,首先從夏朝開始說起,因為有二里頭遺址,被很多專家認為是夏朝中後期的都城。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準確地說出,到底夏代中後期的哪些夏王曾經在二里頭定都。傳世文獻記載:“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而這個斟鄩,唐代魏王李泰所著的《括地誌》中說:“故鄩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所以,現在有人認為二里頭遺址就是斟鄩。如此說來,夏代在洛陽定都的只有太康和桀。

接下來說商朝,偃師商城被認為是商王朝早期的都城遺址,就是文獻記載中的西亳。但是,商朝前期,到底有幾代帝王在西亳定都?傳世文獻中沒有記載,而考古材料更是沒有辦法去求證的。因為有學者認為太甲曾經被放逐的桐宮可能在今天河南偃師,我們就算商湯、外丙、仲壬、太甲四位商王吧。從太甲之後,到商王仲丁,司馬遷並沒有明確說他們定都在哪裡。

西周初年形勢圖

西周王朝是第三個定都洛陽的王朝,武王曾經決定要“宅茲中國”,而成王“定鼎郟鄏”。但是西周的正式首都始終都是鎬京。要算西周的話,大概只有成王一個算是定都洛邑的。

東周王朝所有的周天子都是定都於洛陽的,這個是毫無疑問的。東周從周平王到周赧王,520年,一共有29位周王。

劉邦畫像

西漢初年,劉邦曾經一度定都洛陽,之後很快就遷都長安了。王莽的新朝,曾經想過要遷都洛陽,還派人到洛陽修建宗廟宮室,但最終他還沒來得及到洛陽就被殺了。王莽被殺後,更始帝劉玄起初也是定都洛陽,但很快就接受了鄭興的建議遷都長安。如果長短都算的話,劉邦和劉玄,都應該被算在內。

光武帝劉秀畫像

東漢從光武帝劉秀開始,一直到東漢滅亡,其法定首都都是洛陽,先後有十四位帝王定都洛陽。一般人們在數東漢的世襲,往往不算北鄉侯劉懿和少帝劉辯,這兩位也應該算在內的。

西晉王朝疆域圖

曹魏時期,先後有五位帝王定都洛陽。西晉的時候,有過司馬炎、司馬衷、司馬熾,三位帝王定都洛陽。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一直到534年北魏分裂,始終以洛陽為首都。在短短四十年的時間內,由於政局動盪,先後有十二位帝王在洛陽定都。北魏孝明帝去世後,皇帝如走馬燈一般換個不停,短的不過幾個月,長的十多年。

隋煬帝覺著漢魏故城已經殘破,於是另外興建了隋唐洛陽城,隋煬帝肯定是要被算在定都洛陽的帝王之列的。隋朝滅亡後,王世充在洛陽登基稱帝,號稱鄭國。但不久後就被李世民所滅。

唐朝後期的疆域圖

唐朝也被洛陽算在十三朝之列,但是唐朝真正來洛陽的帝王並不多,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昭宗、唐哀帝,一共八位。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等人也曾經在洛陽定都,但這些人在中國歷史上都被看成叛逆,我們就不算他們了。

後梁疆域圖

五代時期,確信無疑在洛陽定都的帝王有:朱溫、朱友珪、朱友貞。後唐有李存勖、李嗣源、李從厚、李從珂,後晉有石敬瑭。一共八位。

如此數來,我們不管在洛陽定都時間長短,都算在內,也不過數出來八十九位帝王而已。假如我們標準再擴大一些,把安祿山等人也算上,不過是九十三位。要是再擴大一些,把戰國時期的東周君和西周君都算上,一共九位,也不過是102,算上王莽才103。真不知道題目中的105,是如何算出來的!


野叟雜談


是不少,不過夏商裡面的蝦都沒發現,別說帝王了,商確定的只有安陽,其他地方都別搶著註冊。東周帝王跟個市長差不多,沒啥含金量。東漢,西晉作為大一統有點名氣的只有劉秀,還是算很低調那種,不算很響亮。其他大分裂時期多,影響力嚴重不足。影響力大的只有武則天。量是不少,總體含金量太差。不如西安(咸陽)----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這是名號最響亮的毋庸置疑。此外還有名號還不錯的幾位比如周武王,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宣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洛陽無論帝王含金量還是帝王陵和西安比,差距就在這裡,影響力不足,也影響了旅遊資源!


痴心男爵


何不湊齊108位,上應36天罡,下應72地煞。這樣絕對可以壓倒性優勢,躋身世界前列,這樣的人文背景,莫說韓國(南朝鮮),就是羅馬、雅典、開羅、古長安加一起,都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了。

108還合麻將的“萬”“筒”“條”,與代表中國棋牌精髓的麻將也相通,融入於中國人的生活之中。

108正好與佛教中佛珠數量一致,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又可以與國人的信仰契合,多麼神奇啊……


金陵煙雨中


夏商出了幾個不知道,也基本沒啥名氣,東周即春秋戰國時500年間出了不少人,這些人也沒一個有作為的,管理範圍不到1個縣;東漢出了10幾個吧,就劉秀有些名;魏出了幾個,西晉出了幾個。


山水


請陝西的朋友不要在此類問題下進行答覆。

同意他們觀點你不樂意。

不同意人家觀點人家不樂意。

旅遊城市要的就是知名度 他們又不給你發工資,你幹嘛幫人家做嫁衣裳。

人家以為你傻,好糊弄。


丹鳳朝陽164062526


定都的帝王的確不少,但是能稱為“帝王”,又是“定都”的可能沒這麼多,畢竟夏朝還不確定有這個“朝代”,商都有安陽殷墟坐鎮,唐朝稱神都,帝都還是長安雖然不怎麼在長安辦公。


十五樓有風


歷史沒記載,我們不會創造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