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推出“存房養老”

203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3.5億,佔比25%。助力老有所養,建行全面佈局養老產業,近日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分行、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廣東建融住房與廣州越秀養老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6家養老機構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在廣東地區推出“存房+養老”的養老新模式。由建設銀行與其他單位合作共建的“住房養老金融產品實驗室”和“建信安心養老基地”也揭牌成立。

養老基地簽約60多家機構

2016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突破2.3億,佔比16.7%。203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3.5億,佔比25%。據有關人士介紹,“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目前老齡化比例高,再過幾年,不到3人就有一個老人。養老產業是朝陽產業,養老業的春天來了。”業內人士表示。

據建行廣州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存房+養老”模式是建設銀行將“存房”業務融入養老市場、專注養老事業打造的新模式。老人或子女可以將房子存在建行,獲得一次性或分期資金。而建設銀行則會給存房老人推薦符合條件的合作機構養老公寓,利用“存房”資金及資產管理收益支付養老公寓費用。而養老機構會為長者提供養老規劃、旅居養老、健康管理、醫療服務、養老金融管理等,確保老年生活改善。在後端引入專業租賃公司開展住房租賃運營。

建設銀行廣州分行行長鄧波表示,住房租賃戰略是建設銀行推出的“三大戰略”之一,通過與養老結合,將解決養老痛點問題,探索養老新思路、新路子,助推養老事業發展。此次推出“存房+養老”模式,使金融機構、養老機構、租賃企業各自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為社會提供了養老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實現多方共贏。

據建信養老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建信安心養老基地”是廣東首個安心養老基地,該公司已與60多家養老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有15000套養老房源可供老人選擇。

七成存房曾為空置房

據悉,目前國內對利用房屋來構建養老生活保障已經做了許多探索,形成了多種以房養老模式。

建設銀行廣州分行相關人士表示:“存房+養老”模式通過把金融機構、養老機構、租賃企業的優勢相結合,克服了傳統以房養老模式的缺陷。

來自建行數據顯示,目前存房的房屋中,有70%在存房之前是空置房。業內指出,“存房+養老”業務的推出及推廣,將進一步撬動社會冗餘住房使用權從所有者轉移至需求者,提高整個社會商品房的使用效率。

記者還獲悉,目前建行廣州分行住房租賃業務已經全面鋪開,全市254個網店受理全覆蓋。(全媒體記者耿旭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