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致死原因最多的並不是癌症,而是這種病……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有多位文藝名家因癌症去世,所以大家可能對癌症比較關注得多一些。但實際上,造成國人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不是癌症,而是中風。


國人致死原因最多的並不是癌症,而是這種病……

跟其他國家相比,中風在中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最高的!根據今年10月最新發表的數據,中國光2016年就有200多萬人死於中風,而美國只有14萬人。

中風除了致死率很高,致殘率也不低,還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所以到底哪些疾病會導致中風呢?

高血壓

高血壓是中風的頭號原因。血壓是血液施加在動脈壁上的壓力,高血壓導致心臟需要花更大的力量才能將血液送到全身,從而削弱血管,並損傷大腦等主要器官。

心房纖顫(房顫)

房顫是一種不規則的心跳,雖然其可以在任何年齡發生,但在65歲及以上的人群中更為常見。房顫會增加中風風險,因為它會使血液在心臟中瘀滯,當血液瘀滯時,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可以被攜帶到大腦,引起中風。

高膽固醇

膽固醇是血液中的脂類物質,它既可以由身體產生,也可見於食物中。動脈中的膽固醇升高會阻礙正常的腦血流,並導致中風。同時高膽固醇也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身體可能不會產生足夠的胰島素(1型糖尿病),或者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2型糖尿病)。沒有胰島素,身體就不能適當地處理葡萄糖,而葡萄糖又是體內細胞的基本燃料。糖尿病患者中風的可能性是無糖尿病者的四倍,主要是因為糖尿病患者常有中風的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壓、心房纖顫和高膽固醇。


國人致死原因最多的並不是癌症,而是這種病……

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是指動脈中的脂類進行性沉積,導致膽固醇斑塊硬化和堆積。它會堵塞動脈,阻礙血液流入腦部,使人更容易發生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其他心臟病。

頸動脈疾病

頸動脈疾病是指頸動脈的狹窄,這是頸部的兩條主要血管,為大腦供血,通常沒有任何症狀。這種情況是由於年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高膽固醇等風險因素未得到控制而發生的。

如果已經感染上這些疾病,就應當及早的去相關醫院進行檢查和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治療,不然的話最終將導致中風或者其他併發症,甚至更嚴重的後果,不堪設想。當然除了傳統的治療,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再生醫學的新興治療手段,能夠為中風患者帶去希望,那就是幹細胞技術。

談到幹細胞治療中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用自體或異體幹細胞進行移植。其實,幹細胞在治療中風的領域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移植幹細胞只是其中一種手段。還有便是建立在幹細胞技術基礎上的一種新藥物療法,即將幹細胞分泌出來的外泌體制成藥物。外泌體是一種小膜泡(含有RNA和蛋白質),能夠完全“隱身”於血液中;其微小和管狀結構的特點使得這種療法能夠跨越細胞療法無法跨越的一些障礙,從而改變細胞進展並改善功能恢復。


國人致死原因最多的並不是癌症,而是這種病……

隨著人類醫學的不斷進步,幹細胞技術會越來越強大,相信其效果是傳統醫療手段難以比擬的,未來有望取代傳統醫療手段為更多中風患者帶來健康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