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電視“狼來啦”,要掀格局大裂變


華為電視“狼來啦”,要掀格局大裂變


華為手機,喜歡麼?

估計國貨愛好者很難說不。

華為汽車,喜歡麼?

據說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徹底解決了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不足的瓶頸。

華為電視呢?

這真不是鬧著玩的,華為確實在謀劃推華為電視了。


華為電視“狼來啦”,要掀格局大裂變



在今年烏鎮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華為榮耀手機總裁趙明透露,華為正在積極佈局電視領域。換句話說,華為要進軍電視行業。

這個信息,讓國貨愛好者歡欣鼓舞;也讓業界傳統品牌坐立不安。

電視機是一個成熟產品,這個行業是一個傳統老行業,格局比較穩定,受智能手機發展衝擊較大。

但目前正處在一個向高清化、智能化、網絡化轉型的關鍵窗口,只有新技術才能讓其煥發青春。華為選擇在這個時候進場,或許正是橙黃桔綠時。

這符合華為一貫思維。縱觀華為選擇進場的節點,都不是新興行業,而是成熟行業。華為很少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樂做攪局者,都是踩著轉型升級的節點進場。華為手機如此,華為電腦如此,華為新能源汽車如此,現在華為電視又如此。

成熟的行業,看得清市場規模,算得清營收和利潤,方便穩紮穩打。扎進去,有利於整合品牌、技術、渠道等優勢,實現狂飆突進式發展。

這種模式,華為早就嚐到了甜頭。2012年,華為發力手機。其時,手機市場被諾基亞、三星、蘋果、聯想、酷派等把持。三五年下來,華為硬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殺出了一條血路。現在華為手機在銷量上已經實現了超越蘋果的小目標,做到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華為電視“狼來啦”,要掀格局大裂變


新能源汽車也好,筆記本電腦也好,電視也好,只要是華為介入的行業,華為就應該沒想過要渾渾噩噩,窩窩囊囊過日子,而是要用三五年時間做到中國第一,用五八年時間做到世界前三——從更長遠看,華為不爭到世界第一,就不會去湊那熱鬧。

在中國,有宏偉目標的企業太多,也喜歡說出來,但卻因各種原因“出身未捷身先死”了。別的企業說要做世界前三,我們都可能一笑而過。但華為說出來,你不當一回事兒還真不行,已經有太多鮮活的案例告訴競爭對手,如果對華為想法不當真,那是要吃啞巴虧的,等你意識到要有所防範的時候,可能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了。愛立信、思科、惠普、蘋果、三星都有切膚痛感和深刻教訓。

華為有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產品能給用戶帶來不一般的感覺。趙明自己都說進軍電視領域,是希望改變行業現狀,做不到這一點,就不如不做了。這個信心滿滿的表態,確實讓用戶期待。

有進就有退,有攻就有守,有得就有失。華為進軍電視行業,三五年要成為前三的話,哪些品牌要躺槍呢?

總體來看,目前電視市場格局比較穩定,基本上是傳統品牌在唱戲,而新品牌只有小米和樂視表現尚可。從國內市場品智能電視品牌市場佔有率來看,2018年一季度,創維以13.7%的份額位居榜首,小米和海信分別以12.8%和12%緊隨其後。其他品牌,如TCL、海爾、長虹、康佳、樂視都不是華為心目中的假想敵——看來,華為和小米又要在一個新領域短兵相接了。


華為電視“狼來啦”,要掀格局大裂變



從世界範圍來看,韓國消費電子雙星座的三星電視和LG電視當仁不讓地霸佔著冠亞軍寶座。如果華為推電視,那劍鋒最終指向將是三星和LG——屆時在世界範圍內,華為和三星全面開火,爭奪全球一哥將不可避免——三星將從各個業務層面上受到華為強烈衝擊。

在國內市場,華為電視要擊敗三星,懸念不大;在全球其他市場,尤其是歐美,華為電視要擊敗三星,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在海外,華為有強大團隊,豐富的渠道和經驗,後勁十足。目前華為營收有超過50%都來自海外市場,在很多市場,華為都形成了對三星的挑戰。

說穿了,將來在電視領域,國產品牌能夠與三星、LG在全球抗衡和競爭的,不是創維,不是小米,不是海信,不是海爾,不是TCL,不是康佳,而只能是華為!但不可否認,這些傳統品牌由於自身技術上的原因,距離世界一流品牌的三星、LG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市場已經給了傳統品牌太多時間和機遇,但都被白白錯失了,要衝擊現有國際電視格局,還得靠新勢力來完成。

期待華為電視能夠早點面世,給我們帶來驚豔的用戶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