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關稅保證保險改革為企業減負提速

本報訊(記者顏 靜)11月1日起,海關總署、銀保監會在全國海關範圍內開展關稅保證保險改革試點。這是我國首例由政府機關作為被保險人的保險產品。

台州民營經濟發達,進出口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部分企業存在銀行授信不足等問題,銀行保函開具難度較大,一般需要追加高額的風險擔保金或質押固定資產,成本高,而關稅保證保險正是海關創新擔保方式的一項重要改革。

該項改革以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作為投保人,海關作為被保險人,企業向參加試點的保險公司購買關稅保證保險後,憑藉保險公司出具的《關稅保證保險單》向海關辦理稅款類擔保手續,即可實現“先放行後繳稅”。


海關關稅保證保險改革為企業減負提速



“相比傳統的現金保證金、銀行保函等海關稅收擔保方式,關稅保證保險具有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不佔用企業銀行授信額度、應用靈活便捷等優勢。”台州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王功標說。根據前期在部分海關試點情況,關稅保證保險可惠及除失信企業以外的所有企業,為企業取得海關稅收擔保提供了新的路徑選擇,有利於企業減負增效。

據瞭解,目前參加試點的保險公司有3家,分別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銀保險有限公司。海關已與上述保險公司信息化系統聯網,實現數據電子傳輸。

據悉,下一步,台州海關將在落實關稅保證保險的基礎上,深化多元化稅收擔保改革創新,幫助更多的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充分享受海關改革紅利,從而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