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流行養豬?繼馬雲之後,劉強東也入局了!

互联网企业流行养猪?继马云之后,刘强东也入局了!

11月20日,在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技術研發部總經理曹鵬正式發佈京東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繼網易、阿里之後,京東作為第三家宣佈進軍養豬業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到底對養豬這一傳統產業又將帶來什麼影響?

互联网企业流行养猪?继马云之后,刘强东也入局了!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生豬生產和豬肉消費大國。然而,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養殖行業環保問題,特別是2017年起,國家對於養殖行業環境嚴抓嚴管,使得養殖規模有所縮小。

據悉,2017年中國生豬養殖規模為8031.36億元,同比下降18%;預計2018年生豬養殖規模將會進一步的減小,預計2018年中國生豬養殖規模跌破8000億元。環保壓力的日益加大,讓散戶養殖加速退出市場。2007年中國生豬養殖戶數量8235萬戶,年出欄1~49頭生豬散養戶超過8000萬。2015年養殖戶數量4656萬戶,相比2007年下降44%,年出欄1~49頭生豬散養戶4500萬左右。

互联网企业流行养猪?继马云之后,刘强东也入局了!
互联网企业流行养猪?继马云之后,刘强东也入局了!互联网企业流行养猪?继马云之后,刘强东也入局了!

隨著散養戶的退出,大規模的養殖場市場佔有率穩步提高,年出欄500頭以上養殖戶市佔率由2007年的22%上升到2016年的51%。一方面,這降低了市場生豬供給量;但另一方面,這也使得行業向專業化、規模化過渡。

一個萬億級的市場發生鉅變,大量需要解決的痛點隨之產生。而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養豬(甚至其他農業生產活動)結合的做法,有望解決規模化養殖的很多難題,也正成為一種趨勢。隨著“智能養豬”技術在全行業的逐步普及,普通養殖戶乃至整個行業的生產水平都有望得到提高。在這一過程中,本身就有技術積累的互聯網企業想要入局,無疑具備一些天然優勢。

互联网企业流行养猪?继马云之后,刘强东也入局了!

曹鵬(左)與李德發(右)

在11月20日召開的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技術研發部總經理曹鵬正式發佈京東農牧智能養殖解決方案。曹鵬介紹,通過整合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和神農系統(SaaS),獨創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設備,打通養殖全產業鏈,可真正實現農牧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和互聯網化,幫助大中型養殖企業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節省飼料8~10%,縮短出欄時間5~8天。據不完全統計,如果整個中國養殖業應用這一解決方案,每年至少可以降低行業成本500億元

互联网企业流行养猪?继马云之后,刘强东也入局了!

那麼,未來的“京東豬”會怎麼智能養殖?戲稱自己是“養豬院士”的李德發院士表示,養豬生產中的生長速率、繁殖性能、豬肉品質、料肉比例等關鍵環節都與智能化息息相關。而作為京東農牧首個落地項目,中國農大與京東農牧聯手打造的“豐寧智能豬場示範點”,正在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能力實現豬場精細化管理和科學自主智能化決策,讓農牧業實現萬物互聯

這樣看來,“京東豬”的風格似乎和阿里相近,都更強調“AI養豬”,同時也都是向養殖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當然,三家入局養豬業的互聯網企業,最終目的也有相同之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讓消費者更放心。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