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最好的十年!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創造了仁宣盛世的開局,可惜在位時間太短便去世了,但是他的兒子——明宣宗朱瞻基,卻沒有辜負老爹的期望,將國家打理的井井有條,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不得不說,他們父子倆是真正的為國為民的好皇帝。

下面,就來給大家淺談一下,為什麼這短短的十幾年裡,被稱之為“盛世”。

明代最好的十年!

朱棣像

由於明成祖朱棣太猛,首先是起兵靖難(造反),成功即位後又開始修《永樂大典》、派鄭和下西洋、遷都北京、征戰安南(今越南)、自己多次親征北元。雖然取得了歷史性的榮耀,但是忽略了百姓們。朱棣做的這些事,說白了就是勞民傷財。

大多數老百姓沒有資格被載入史冊,他們期望的就是和平,有口飽飯吃,有個溫暖的家,沒事帶老婆孩子出去玩玩,一輩子平平安安的才是福。可惜朱棣太猛,上臺二十幾年,為國家做的大事太多,出錢的都是百姓。

到了朱高熾即位後,他開始意識到,大明王朝此時應該休養生息了。可惜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就駕崩了,真正開始實施休養生息政策的,是他的兒子朱瞻基。

明代最好的十年!

朱瞻基像

朱瞻基,生於公元1398年。據說朱瞻基出生前一天夜裡,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夜裡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的父親朱元璋賜給了他一塊大圭。大圭在當時是權力的象徵。夢中朱元璋對朱棣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醒後覺得此夢十分吉祥,恰好此時下人來報,說朱瞻基出生了。朱棣一下子震驚了,剛做完這個夢,孫子就出生了,難道這個夢境真要印證著在孫子身上了?朱棣立刻起身前去看望剛出生的孫子,小傢伙長得英氣十足,朱棣看後十分高興的說:“此乃大明之福也。”此後朱棣便有意識地培養朱瞻基。

靖難成功之後,朱棣親自安排當時著名的文臣來輔導朱瞻基學業,並一再強調,朱瞻基是個可造之材,必須全心全意地去培養。同時,朱棣自己也親自教導,當然朱棣教導的不是文學方面的,而是征戰沙場,讓他了解如何帶兵,用戰爭來鍛鍊他的勇氣。每次歸途路上,都會經過農家,朱棣一直強調農民的不容易,要他以後做一個體貼百姓的好皇帝。這一系列的培養,無疑是給朱瞻基打好了後來仁宣盛世的基礎。

明代最好的十年!

朱高熾像

他的父親朱高熾,能當上太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看著朱瞻基的面子。朱棣駕崩後,朱高熾即位,但是這位作為明朝壽命第二短的好皇帝,僅僅在位十個月,因縱慾而駕崩了。此時的朱瞻基還在南京(根據慣例,太子守南京),他的二叔朱高煦得知皇帝駕崩了,非常高興,決定要在準備回去即位的朱瞻基的路上把他擒住,好自己做皇帝。可惜朱高煦在山東安排的士兵左等右等等不到朱瞻基,卻等來了一個壞消息:朱瞻基已經在北京準備即位了。

這一消息把朱高煦給整蒙圈了,這小子明明在南京,我在途中埋伏了這麼多人,他插翅難逃,怎麼可能已經到北京了,還就要即位了?怪哉怪哉。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困擾著朱高煦,也困擾著後人們,因為史書並沒有記載朱瞻基是如何回到北京即位的。難道他真的會飛?

因此有很多陰謀論的看法就出來了:朱瞻基一手策劃了他父親朱高熾的死。聽上去特別恐怖,但是也不無道理。畢竟那年頭也沒有飛機,他怎麼可能躲過朱高熾的重重埋伏?有這種可能,就是朱瞻基去了提前在沒有通知任何人的情況下,悄悄地安排宮裡的內應,秘密殺死朱高熾,而就在案發結束的那一天,朱瞻基已經悄悄地回到了北京。

當然,這只是猜測,不管陰謀也好,縱慾過度也罷,反正朱高熾去世了,朱瞻基即位了,僅此而已。

即位後的朱瞻基,在順利解決了藩王作亂問題後,大明王朝終於在幾十年後,又一次把所有兵權都集中在皇帝手中,藩王問題終於解決了。

下面,朱瞻基開始了自己的休養生息的治國方針。

首先,認用賢臣。明仁總朱高熾在位時,已經夠節儉了,但是還是有大臣挑刺,這個人叫李時勉,按理說朱高熾已經夠好了,怎麼還會被罵?原來朱高熾即位後,想要換一批侍女,順便修整一下宮殿。這樣很正常,新皇帝登基,要有新氣象。但是就這點事,被李時勉上書數落了皇帝一通,大體意思就是說皇帝是個消極怠工、不務正業、窮奢極欲、沉溺色慾之人。把老實人朱高熾給氣的直接命人打了他一頓,並且下來把他關起來。後來朱瞻基即位後,不僅把李時勉放了出來,還委以重任,並且還表揚了他。

其次,仁政愛民。朱瞻基非常關心民間疾苦,多次去民間尋訪,但是就是沒有排場的微服尋訪,身邊只帶著一些侍衛。有一次,他去祭拜他的父親,回來的路上遇到了幾個農民在地裡插秧,朱瞻基特別喜歡這種勤勤懇懇的工作狀態,他叫身邊的侍衛去叫其中一個農民前來問話。他詢問農民為何如此辛苦耕作?結果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答案。

農民說:“我們在春天種地,夏天耕地,秋天才能收穫。這一年時間沒有一天能偷懶,如果一偷懶,有時候連田租都交不起,老婆孩子都等著自己養活,所以一刻都不能偷懶。”

朱瞻基嘆了口氣,這才明白,農民辛苦耕作,為了不是國家,而是自己的小家,甚至只是為了自己能活下去。但是朱瞻基又問道:“你們冬天總算可以休息休息了吧?”

農民回答:“冬天官府的徭役就下來了,我們還得出去幹活。”

朱瞻基聽到這麼實在的話,心裡很有感觸,農民不知道他是皇帝,所以才說了實話。但是朱瞻基回去之後便寫了一篇文章,把這次的經歷心得寫給大臣們看,他聲情並茂地說:“百姓們每天如此辛苦,才有了大明的生機勃勃,我們必須要愛惜百姓。”

朱瞻基體恤民情,降低稅負,減少徭役,所以在他在位的十年裡,人民生活蒸蒸日上,都是這位好皇帝的功勞。但是就算是這樣,他也有時候被文官集團給氣的冒煙。

朱瞻基也是人,他有個小興趣愛好,就算愛鬥蛐蛐。蒼天可鑑,這絕對不是啥大毛病,比那些好色的(明光宗)、修道的(明世宗)、不讀書專門研究木頭的(明熹宗)這些皇帝們好多了。就是這樣,還被大臣們一直口誅筆伐,稱其為“蛐蛐皇帝”。

但是瑕不掩瑜,在朱瞻基勤勤懇懇的工作下,大明王朝得到了恢復,雖然沒有做出什麼大事,卻讓天下太平了十年,人民蒸蒸日上,因此人們稱之為仁宣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