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只是為了這兩個字,臨死前,非要毒死李逵

《水滸傳》這部名著,轟轟烈烈地演繹著水泊梁山的好漢們,殺富濟貧,替天行道的忠義故事。然而,宋江當上頭領後,帶領眾弟兄服從朝廷招安,並帶領自己的弟兄們評定方臘,向朝廷一表衷心。最後,宋江個人圓滿,功成名就,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兵馬都總管。

宋江只是為了這兩個字,臨死前,非要毒死李逵

可是,宋江也許早就明白歷史的道理,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跟隨宋江前去評定方臘的108個義士,只有36人倖存,歸順招安的27人。宋江的最後決定,我們後人能夠給予他一個公正的評價。

宋江只是為了這兩個字,臨死前,非要毒死李逵

在平定方臘後,太湖榆柳莊的“赤須龍”費寶,曾經給李俊說:“太平本是將軍走,不許將軍見太平!”。此話就像當年范蠡的話,李俊恍然大悟,在跟隨宋江還朝途中,假稱自己得了中風病,帶著童威、童猛匆匆離去。

宋江只是為了這兩個字,臨死前,非要毒死李逵

宋江始終沒有這樣認為,他堅信自己忠君愛國,一定會得到朝廷和皇上的賞識。朝廷更不會懷疑他會造反,一定相信他是真心招安。一向仔細認真的宋江,高估了和輕視了蔡京、高俅、童貫、楊戩這幾個朝廷“四賊”。在眾弟兄力薦除掉“四賊”時,宋江還是因為善意留下了禍根。宋江認為,只要皇上真心招安了梁山好漢,就會既往不咎,其他人不會輕易敢動梁山的一兵一卒。事與願違,“四賊”處處懷揣尖刀,想除掉宋江等人。

宋江只是為了這兩個字,臨死前,非要毒死李逵

在皇上向梁山好漢賜御酒時,“四賊”先殺死了盧俊義,又往酒裡下毒,想害死宋江。宋江知道真相後,認為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已經無力迴天,為了表達自己真相歸順朝廷,讓朝廷和天下百姓知道自己和梁山好漢都是忠義之人,他在喝下御酒前,命人叫來李逵,在看著李逵喝下毒酒後,自己也放心地死去。

宋江只是為了這兩個字,臨死前,非要毒死李逵

宋江之所以帶著李逵喝下毒酒,主要原因就是怕李逵衝動起了造反之心。《水滸傳》原文是這樣寫的:“宋江便道 :賢弟不知,我聽得朝廷差人送藥酒來賜與我吃。如死,卻是怎的好?李逵大叫一聲:哥哥,反了罷!宋江道:兄弟,軍馬盡都沒了,兄弟們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道:我鎮江有三千軍馬,哥哥這裡楚州軍馬,盡點起來,加上這裡的這百姓,並氣力招軍買馬,殺將去。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強似在這奸臣們手下受氣!”

宋江只是為了這兩個字,臨死前,非要毒死李逵

宋江知道李逵是個頭腦簡單的狂徒,生怕自己喝下毒酒後,李逵會鬧出亂子來,到時候,不僅官府會給水泊梁山的好漢定個造反的罪名,就連天下百姓也會吐罵。為了留下忠君報國的名聲,宋江決定要連同李逵一起去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