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做真男人i
教育孩子是個全方位、立體感的過程,嚴格還是鬆弛要看是什麼事情,沒有千篇一律的答案,所有的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不過我個人的方法,要在孩子面前保持一點神秘感、權威性。在原則問題上,絕不妥協、絕不搖擺!
我兒子2歲,吃午飯的時候將不吃的飯扣在飯桌上,浪費糧食是觸犯了我的底線,是原則問題,這時候一定要嚴格,我不打也不罵,面無表情的將他抱進裡屋,鎖上門,安靜的環境下,我們倆直直相對,我嚴肅的問他,為什麼要把飯扣在桌子上?他低頭不語。我軟下語氣,但還是很冷靜的問他:飯是誰做的?他仍不說話。我想讓他冷靜反思一會,於是我也不再說話。
他跑到門口想打開門跑出去,我阻擋了他,抱著他,輕撫他的背,再次問他:誰做的飯?他小聲說:姥爺。我又問:姥爺做飯辛苦嗎?他說:辛苦。我再問:那你把飯倒在桌子上,是不是浪費?這麼做對嗎?他又不說話,開始哭泣……
我沒有放縱,硬下心來,動作都是安撫他的,但是還是要他認識到錯誤,我開始給他講有很多小朋友吃不上飯會餓哭,而你在這裡浪費糧食,姥爺辛苦做的,都是你愛吃的,姥爺那麼大歲數了,那麼辛苦,你卻將它倒掉了,如果你吃飽了,你可以將碗放在桌上告訴媽媽吃飽了,不應該浪費,知道嗎?
我的苦口婆心和我的嚴格堅持,讓他意識到了錯誤,他自己走出房門,奔向姥爺面前說:我錯了,對不起,姥爺!
我是一個兩歲寶寶的麻麻,一個致力於研究嬰幼兒心理的筆者。歡迎關注留言~
柚子老媽
家庭教育的常見誤區
1.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該做的事情;
2.好為人師、自以為是;
3.總喜歡指導、教導、干預、打斷、制止、批評、訓斥孩子;
4.不是處理事情,而是在發洩情緒;
5.完全以孩子為中心。
如果有以上情況,說明你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嚴重問題!!!
小面就是一些與孩子溝通的小技巧
1、換位思考 這時家長應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經常做到心理換位,就能體諒到孩子的苦惱,使孩子樂於與你親近,願意和你交心,這樣的教育效果就會倍增 2、寬容溫和 與孩子擺事實,講道理,假如出現僵局,作為家長的要學會控制這就的情緒,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和頂撞行為 3、主動交流 每天找一點時間,比如飯前或飯後,主動和孩子談談他(她)在學校和老師同學之間高興和不高興的事 4、認真傾聽 孩子和你交流的時候,想聽完孩子的述說,在發表你的看法和意見,闡明你的道理,正所謂“認真傾聽,交流起來免誤會”
對小孩不是嚴和寬的問題,而是要求孩子,不要無言無故打罵孩子,對孩子寬容但不放縱,要求孩子做點事情的時候,要有相對的獎勵,多鼓勵孩子,要求孩子做個品行良好,懂禮貌的孩子。
美亦尚晶晶
我覺得凡事過猶不及,張弛有度方為最佳。有些家長在孩子的學習方面太過緊張,對孩子的要求簡直到了苛刻的程度,像那種孩子考不到前幾名就會批評罵孩子的真的大可不必如此。
孩子再小,但也有他的自尊心,所以跟孩子的交流也需要走心。不是不需要嚴苛的教育,而是要看什麼方面。有些小事兒,但關乎人品的,我覺得再小都要引起重視。否則就會出現那些駭人聽聞的“熊孩子”事件。
另外我覺得也要適當給孩子一些輕鬆的環境。曾經有一個教師上節目談了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她非常非常的後悔。她就是從小對孩子的要求就很高,很嚴格,而他的孩子也很爭氣,從小都是品學兼優,成績也是名列前茅。後來大學的時候就出國了,結果到了國外,一向優秀的孩子發現自己居然有點跟不上進度,可能偶爾也受到了老師的批評.一向心高氣傲的她居然承受不了這種微小的壓力,選擇了自殺。當時孩子母親談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聲淚俱下,後悔不已。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還得根據孩子的性格,隨機應變,張弛有度。
愛手工
到底哪種教育適合你們家孩子?
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 就是幫助每一個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
從事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就足夠了。對於生命,每個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對它負責。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無論你是他的親爹,還是親媽。
家長給予孩子哪種教育,其實是家長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度過怎樣的人生。作為家長,你所給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對生命的理解體現。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你覺得一個人最寶貴的是什麼,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教育,就是讓孩子找到適合他的“生命方式
經常有家長說,“我要好好教育教育孩子”;也有家長會討論,“到底哪種教育適合我們家孩子”;更有專家學者說,“教育是開啟每個人生命的鑰匙”。
那麼,到底什麼是教育呢?教育,到底是讓孩子怎樣更好的學習到知識,還是更好地成長呢?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以哪種方式,去活著,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活的方式。但是,生活方式,在這裡,其實是輕了。我所理解的教育,應該稱之為:生命方式。就是選擇哪一種方式,度過自己的生命。
生命最可貴的,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於每個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過自己的一生。
當這種方式適合這個生命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個生命充滿著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評判標準不一樣,這種感受,只有生命的主體,也就是這個人才會知曉。
譬如有一種人,天性就是善良悲憫,他們覺得能夠幫助到別人,就是自己人生價值的最大體現,譬如特蕾莎修女、聖雄甘地;也有另一種人,熱衷於開創和創意,熱愛用商業的創新,去影響和改變社會進程和生活方式,譬如蘋果的喬布斯和維珍的布蘭森;當然也有熱愛思考,成為學者,熱愛冒險,成為探險家,熱愛鑽研,成為發明家……
而這個地球上,有多少個人,其實就有多少種生命的方式。有的機緣巧合,表現的充分,就成為大家矚目的對象,更多的,則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但,就本質上,其實沒有任何的不同。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每一個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從事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就足夠了。
如果他所做的事情,還對社會有一些幫助,那就太好了,就算沒有,也沒有什麼關係;他所過的生活,如果是健康幸福的,那就很完美了,如果不是,只要不影響他人,也沒有什麼關係。
因為,對於生命,每個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對它負責。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無論你是他的親爹,還是親媽。
孩子渴了,餓了,悲傷了,快樂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同樣的,孩子的生命裡,最需要什麼,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哪一種生命的方式,最適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
家長選取哪種教育,其實是來源於自己的價值觀
家長給予孩子哪種教育,其實是家長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度過怎樣的人生。
作為家長,你所給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對生命的理解體現。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你覺得一個人最寶貴的是什麼,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譬如,你覺得一個人最寶貴的是平安和順遂,你就會讓孩子不要去冒險、拼搏,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如果你覺得一個人最寶貴的是個性和自由,你就會鼓勵孩子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到任何規則和制度的限制,追求自己的人生。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兩種比較的方式——一種,是我是曾經這麼度過人生的,並且我對自己很滿意,那麼,我就要把這麼寶貴的人生體驗,都教給你。另一種,是我曾經沒有度過的人生,我現在很後悔遺憾,覺得如果那樣的話我會很幸福,那麼,我就要告訴你,你應該學習我沒有學到的,過著和我不一樣的人生。
這本身,都沒有錯,都是愛的體現,也都是生命延續過程中最樸實和最基本的體現。但是,這種方式不能做得過於極端。一旦極端了,違背了孩子本身的發展訴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我們就拿商人的角色來說吧。很多商人自己做事業,做的很好,既有成就感,也過著自己認可的生活方式。於是,就像自己的孩子,也要和自己一樣,不僅從小就給孩子進行各種相關的知識、技能、禮儀等的培訓,甚至每天早餐的時候,讓孩子看公司的財務報表。這就是典型的第一種類型。
我們再來看看第二種。也是商人,事業也做的很好,但一點也不喜歡劇烈的競爭,揹負的巨大責任,更不享受繁重的會務和頻繁的外出。那麼,他就會告誡孩子,幹什麼都行,就是別做商人。然後,不僅不讓孩子接觸任何和商業有關的信息、知識,還會專門注意孩子的藝術、文學等等的培養。
可是,神奇的是,很多刻意培養下一代商業經營的家庭,孩子成為了藝術家;而刻意不想讓孩子從商的,孩子卻無比熱衷於商業事業。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無論那種教育方式,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合孩子與否。在選擇哪種教育方式之前,一定要依據每個孩子的特性,而不是自己的人生經驗。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天津新東方學校
在這個問題上,我主張的是嚴格的執行制度,給孩子寬鬆的環境,允許孩子犯錯誤。
在一些問題上達成一致,必須按照這個執行,比如在學校遵守紀律,認真完成作業,按時睡覺,這個是必須嚴格執行的。
寬鬆的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允許一些嘗試性的自己動手整理書包,盛飯等等。
這個過程中是一個波浪式前進的,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空中的燕兒
在這個問題上應寬嚴並施,決不能只講一種模式。太嚴學生會縮手縮,失去自找創新的能力,太寬鬆學生會形成無規則無約束的散慢習氣,不利於嚴謹科學的發展理念,所以我主張寬嚴並舉的策略。
金泉
多看一些關於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有利於幫助及引導。
來自愛晚亭生氣勃勃的
我認為凡事不能一刀切,要做到嚴寬有度。原則性的東西就要嚴格,比如好的生活習慣,好的學習習慣等需要嚴格,非原則性的就需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小主意,比如我今天
要穿什麼衣服,我要怎麼佈置我的玩具箱等。總之不能一刀切,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允許孩子犯錯,但父母應該識別孩子想法的是非觀,正確認識錯誤。總之育兒即育己,和孩子一起學習吧
佳航媽媽繪本館
我覺得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教育上不存在絕對的嚴格或者絕對的鬆弛,而是在原則性的問題上,事關人品方面的,就必須嚴格,當然父母做好表帥一般沒啥問題了,而在一些細小的問題上,沒必要多嚴格,而應該多給孩子一些包容。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芒果數學
松嚴適度好。過嚴時應考慮學生因承受能力而出事。過鬆時應考慮學生貪玩油皮成習慣。這需要老師根據經驗來捏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