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紡織之光”五項科技成果推廣,助力長絲織造清潔生產技術發展

关注|“纺织之光”五项科技成果推广,助力长丝织造清洁生产技术发展

11月20日,由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中國長絲織造協會共同舉辦的“紡織之光”長絲織造清潔生產技術推廣活動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舉行。

关注|“纺织之光”五项科技成果推广,助力长丝织造清洁生产技术发展

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徐東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徐文英、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葉志民、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東華大學教授奚旦立等領導,以及來自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員企業,產業集群地方政府及部門、行業組織,院校、長絲織造行業相關單位的代表出席會議,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秘書長黃瀟瑾主持會議。會議資金由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提供,並得到江蘇牛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的支持。

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葉志民在致辭中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技術推廣是行業科技創新的主要形式。“紡織之光”技術推廣活動已經進行了43場,累計推廣技術項目193項。此次推廣的5個項目都是行業共性關鍵技術,通過技術推廣引導行業進步。葉志民感謝江蘇牛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對此次推廣活動的支持,他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行業公益事業中來。

據瞭解,十三五以來,中國長絲織造行業科技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差別化高密阻燃遮光面料生產關鍵技術”等一批前沿科技項目成功通過驗收,並已在部分企業批量生產,為生產企業創造了較高的附加值。三年來,“滌綸仿麻高強沙發面料的研究與開發”等5個項目獲得了“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仿針縫雙層平紋羽絨服面料及其製造技術”等31個項目獲得了中國長絲織造行業技術創新獎。

2016年以來,我國長絲織造行業的結構調整加快,技術進步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多項高新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一批自主研發的科技成果和先進裝備在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先進的整漿並設備、全自動穿經設備、自動化程度更高且具有數碼功能的噴水織機、檢測設備、ERP信息管理系統和中水回用系統等新技術新裝備正逐步在行業中投入使用。

本次 “紡織之光”長絲織造先進技術推廣活動共推廣了5項科技成果,涉及綠色環保、智能製造等行業關鍵技術。分別為:噴水織造生產用水循環利用技術及應用;織軸下布條碼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與應用;全自動穿經機的關鍵技術及應用;生產信息管理系統的關鍵技術及應用;噴水織造企業全流程清潔生產技術及應用。

與其它紡織產業相比,化纖長絲產業具有生產流程短、成本低、效率高、能耗低等優勢,且產品開發種類多,創新空間廣闊,極具發展潛力。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電子、醫學、建築、航空航天等科技的發展,化纖長絲面料也與時俱進,不斷地適應社會的新需求,在智能穿戴、醫療農業、國防、航空航天和汽車領域,越來越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科技含量的高低正成為長絲織造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关注|“纺织之光”五项科技成果推广,助力长丝织造清洁生产技术发展

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經典文章

1.年終有獎福利活動︱“我的收穫 我的2018”!

关注|“纺织之光”五项科技成果推广,助力长丝织造清洁生产技术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