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半自動突擊步槍已經能代取衝鋒槍的火力,衝鋒槍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另類物種


一般來說,突擊步槍都具備單發和連發即自動發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自動步槍,因此很少有半自動突擊步槍這種說法,當然,單發射擊,就是半自動狀態。

當代軍隊中步兵裝備的大都是小口徑自動步槍,以蘇俄5.45毫米、北約5.56毫米和國內5.8毫米為典型代表;當然,有許多國家出於多種原因考慮,保留有7.62毫米的自動步槍,國內也一直保有81式7.62毫米自動步槍,依然在武警和部分邊防部隊服役。

自動步槍發射的是中間威力或小口徑步槍彈,具備射程遠、射擊精度高、動作可靠等特點,所以自動步槍都是軍中步兵最基本的配置,大都可以加掛槍榴彈,因此還具有面殺傷能力。

栓動步槍時代,衝鋒槍在軍中確實挑起了大梁,是步槍和輕機槍火力之間的有力補充,在步兵班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在近戰中,面對栓動步槍兵的衝鋒時,衝鋒槍提供了巨大的火力,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但在自動步槍時代,衝鋒槍在軍中的地位就直線下降了,因為衝鋒槍發射的是手槍子彈,射程近、彈著點散佈大、精度不高、穿透力不夠、實戰中威力小。

但衝鋒槍卻具備火力猛、重量輕、短小精幹、易於攜行等優點,所以是警察、軍中特種兵和偵察兵喜歡使用的槍械。

因此,儘管軍中步兵以自動步槍為主戰裝備,但目前來看,包括可預見的將來,衝鋒槍一時半刻也不會從軍隊制式裝備中消失,最起碼特種作戰人員需要配備短小精悍、攜行使用方便的衝鋒槍,衝鋒槍依然是輕兵器家族中重要的一員。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首先問題問的就很不專業,半自動步槍顧名思義就是點射的槍支,它與速射武器並沒有交集也不會因為半自動步槍的普及而擠掉全自動衝鋒槍,現代化衝鋒槍是追求便攜式、高射速的近戰武器,在裝甲兵、傘兵、特種兵的裝備序列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半自動步槍或者全自動步槍經過降低口徑等改革之後,射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依然不能與衝鋒槍相比。

步槍畢竟是要兼顧遠距離作戰的裝備,過分追求射速和攜帶方便會大大降低射程和精度,因此註定不會做的像衝鋒槍那樣短小精悍、火力兇猛,為了彌補槍管縮短、射速提高造成的射程與精度下降,步兵班當中往往配備使用原始半自動步槍的狙擊手,在電影《黑鷹墜落》中美國大兵就有手持M14半自動步槍的狙擊手。

同樣的在機械化步兵與裝甲部隊中,利於攜帶與進戰的衝鋒槍也是不可替代的,德軍最早為裝甲部隊和傘兵精銳配備mp40衝鋒槍,在巷戰頻繁的二戰後期儘管mp44突擊步槍誕生了,也沒能阻止mp40的繼續生產,其原因就是近戰速射武器的火力持續性與方便性是自動步槍不可能做到的。

蘇聯陸軍在裝備AK-47之後並沒有大規模裝備衝鋒槍,這是由於其大縱深閃電戰理論促使部隊不拘泥於一城一地的爭奪,對於一支強調機動野戰的部隊來說衝鋒槍確實不怎麼重要,而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等現代化作戰史說明,全面拋棄巷戰為時尚早大部分的軍事衝突依然發生在狹窄的巷戰中,這就給衝鋒槍的存在找到了足夠的理由。

美軍配備M16步槍之後開始發展更加短小輕便的M4A1卡賓槍,一方面是為了接替老舊的M1卡賓槍配備給二線輜重部隊和炮兵,另一方面也是為前線作戰部隊補充高射速武器,這其實就說明衝鋒槍依然是部隊需要的。之所以沒有直接裝備衝鋒槍是因為美軍在傳統上不信任這種精度極差的武器,縱觀整個二戰美軍的衝鋒槍裝備遠不如蘇德兩軍充足,但其對近戰速射武器的追求同樣強烈。


利刃軍事


現代戰爭中,突擊步槍作為士兵最常用的武器大顯神威,其火力、精度、射程上的優勢使其迅速取代曾經備受矚目的衝鋒槍成為現代戰爭的寵兒,甚至還衍生出卡賓槍等短版步槍,而曾經一度活躍於歷史舞臺的衝鋒槍卻越來越難覓蹤跡,其使用環境已僅限於城市作戰或當做士兵的近距離自衛武器。那麼,面對發展態勢越發迅猛的突擊步槍,衝鋒槍又能否被徹底取代而就此真正退出現代戰爭舞臺呢?

要想知道衝鋒槍能否被突擊步槍取代,首先要知道這兩種武器的不同之處。衝鋒槍是作為一種單兵雙手握持發射手槍彈的輕型全自動槍械而被研發的,其具有射速快,火力強的特點,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強大火力以達到壓制或殺傷敵方的效果,但由於其使用手槍彈而非步槍彈,導致衝鋒槍一般射程較近且殺傷力較弱。而突擊步槍屬於步槍與衝鋒槍的“雜交品種”,其具備步槍強大的殺傷力和可達300-400m的射程,但同時又擁有衝鋒槍一般強大的火力,而且比一般步槍更短。這種“雜交產品”在現代戰爭中大放異彩,備受各國軍方青睞,而曾經的戰爭寵兒衝鋒槍卻被棄之腦後。然而,衝鋒槍並不會因此而結束其使命。

細心的朋友應該已經發現,衝鋒槍所使用的子彈為手槍彈。而突擊步槍所使用的仍為步槍彈(56式衝鋒槍這種異類沒有代表性,這貨屬於突擊步槍,只因當年我國對沖鋒槍的定義仍有漏洞而被定義為衝鋒槍),對應這兩種子彈的有兩種力:侵徹力和停止力。作為槍械威力的來源,這兩種力互成反比,侵徹力大則停止力小,侵徹力小則反之。當子彈停止力大時,其毀傷效果則越大,但子彈的射程也會隨之縮短。而當侵徹力大時,子彈將獲得更遠的射程和更強的穿透力,但對目標的毀傷作用卻會隨之下降。衝鋒槍所使用的手槍彈屬於停止力較強的一類,在近距離擁有極強的毀傷效果,但由於子彈及槍管長度限制其射程相對較近,而突擊步槍使用的步槍彈在結合突擊步槍的槍管後射程遠,穿透力強,但毀傷效果卻有些差強人意(二戰時日軍所使用的三八式步槍有“穿透力大射程遠但威力不大”的說法就是這一原因)。在近距離交戰中,衝鋒槍能夠憑藉其強悍的火力及近距離毀傷能力對敵方造成最大程度的傷亡卻不致傷及無辜,而突擊步槍在這一距離上卻限制重重(侵徹力過大,子彈擊中目標後仍會繼續前進極易傷及無辜)。

除停止作用不如衝鋒槍外,突擊步槍相比衝鋒槍而言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長。雖然已經是常規步槍的縮短版,但為了保證射程,突擊步槍仍有著衝鋒槍所無法比擬的槍管長度,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步槍的長度遠超衝鋒槍,即使後來出現了卡賓槍(短管突擊步槍,比突擊步槍槍管更短)和犢牛式(無託式)設計,突擊步槍的長度仍舊維持在一個相當可觀的程度。反觀衝鋒槍,由於使用環境不同,衝鋒槍無需具備步槍那麼長的槍管,這使得衝鋒槍能夠擁有更小巧的外形。在室內環境或其他狹小地形作戰環境內,攜帶衝鋒槍的槍手可以憑藉衝鋒槍小巧的體積從而在多種角度對敵方進行火力壓制卻不暴露自己,而使用體積相對龐大的突擊步槍的槍手在這種環境下卻只能畏首畏尾。

綜上所述,雖然當今時代突擊步槍發展日新月異,但衝鋒槍仍將因自身具有的獨特優勢在軍事舞臺上獨佔一席之地,在單兵武器重大革命來臨前,衝鋒槍繼續在現代戰場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僱傭兵


首先說結論,不可能。

突擊步槍一般使用的是小口徑步槍彈,而衝鋒槍使用的則是手槍彈。這造成了兩種武器之間性能的巨大差距。雖然都屬於自動武器,但是兩者在射程殺傷力後坐力等諸多性能指標上都有著極大的差距。

在步兵使用的步槍主要為手動步槍的時代,衝鋒槍確實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在機槍和步槍之間,是一個很有效的火力補充,而且可以非常方便的在近距離作戰,提供極為猛烈的火力。正是這點,幫助衝鋒槍在二戰中一舉成名,比如德國的MP38/40式衝鋒槍,蘇聯的波波沙衝鋒槍,美國湯姆遜等等一系列著名的衝鋒槍。在面對一群使用手動步槍的士兵的時候,衝鋒槍是有著非常重大的優勢的。

但是二戰中誕生的突擊步槍,極大的影響的衝鋒槍的使用,衝鋒槍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這主要就是因為突擊步槍其極其強大的火力,基本已經取代衝鋒槍的自動火力。而在自動步槍面前,衝鋒槍並不佔有任何優勢。最終在進入二戰後的冷戰時代,自動步槍(或者突擊步槍)開始成為很多軍隊的首選,而衝鋒槍則淪為配角。而至今很多衝鋒槍基本已經在很多軍隊中絕跡,除非在一些特種部隊等特殊部隊中,會使用一些衝鋒槍作為特殊用途,步兵的主力依然是突擊步槍。

當然,這不是說衝鋒槍就一無是處,在比如後勤,航空保障等等這些二線作戰崗位,由於其接受的不是一線作戰的步兵訓練,所以這些崗位需要的是一種擁有足夠火力,並可以保護自己的一種自動武器,而且後坐力要小方便攜帶,僅此而已。而這就是近年來流行的PDW(個人防衛武器),其實就比較類似於衝鋒槍,和衝鋒槍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而現代衝鋒槍,也正在向著微型化小型化的趨勢發展,這也是衝鋒槍結合時代潮流的必然發展趨勢。

所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衝鋒槍依然是,存在的,當然地位肯定是無法和突擊步槍相比,但是依然在輕武器家族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絕色


戰爭之王


不會。

衝鋒槍這個市場可以被短突擊步槍壓縮,直至變得小而充盈,但是在這個微小的市場內依舊有著足夠的需求,這是種種因素決定的。

有人會說,這不就是美國及北約上世紀已經提出的單兵自衛武器(Personal defense weapon,PDW)所概括的那套思路嗎?一種可以連發的,緊湊的,非全尺寸的,供二線部隊所使用的火力強於手槍的武器。最為典型的就是MP7,M90這類在此背景下所誕生的武器。
(HK MP7)

然而我並不將此類武器納入範圍,僅僅講傳統意義上的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這是因為,單兵自衛武器是有一些定義限制的,比如這一類槍械是追求較佳的遠射性和貫穿能力的。這一點使用傳統手槍彈的微型衝鋒槍顯然無法望其項背,相反更突出停止作用。因而PDW自被提出的那一刻,似乎天然地與短突擊步槍與衝鋒槍都劃清了一道界限。

言歸正傳,接著說衝鋒槍。我先放一張MP7和MP9由哪些部門採購的圖表:
從這張表裡面可以發現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倒掛現象。作為使用傳統手槍彈的MP9微型衝鋒槍被很多軍警部門裡的常規部隊買去了,而作為PDW的MP7則大多被特種部隊採購。這就奇怪了,不是說PDW一開始設計的宗旨就是因為防彈衣的發展導致傳統手槍彈鞭長莫及,因此才為二線常規部隊而量身打造的嗎?怎麼現在反而是特種部隊在買呢?
(B&T MP9)


實際上結合現實不難推測,由於冷戰的結束,東西方兩大陣營激烈的軍事對峙戛然而止。大部分國家的士兵已經沒有必要在戰場上隨時能擊穿敵對國士兵的防彈衣。尤其是歐洲各國的陸軍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與此同時,全球範圍內的反恐行動的壓力確是與日俱增,極端勢力的裝備更是日趨精良。在此背景之下便有了這種微妙的武器倒掛現象。

那麼,既然常規二線部隊已經不需要那麼迫切的擊穿防彈衣的需求。另一方面幾十年來有著大量手槍彈的庫存。再加上個人防衛的需求是依然是存在的(例如飛行員,高級將領衛隊)。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再去採購一種彈藥口徑特殊的武器來增添後勤保障難度,只需採購能使用現有手槍彈的微型衝鋒槍也已經能滿足需求了。

而正是這種需求將會長期存在,因此微型衝鋒槍依然存在著自己的使命與價值,並不會在短時間內就會被突擊步槍所取代。


SinaMoon


首先糾正一下,是突擊步槍,半自動就將槍支限定為只能每扣一次扳機射擊一發子彈。而全自動突擊武器,才有與衝鋒槍匹敵的火力。其實現代戰爭中,衝鋒槍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了,大部分已經完完全全被短突擊步槍所取代,近距離的戰鬥完全被小口徑壟斷,衝鋒槍已經成為歷史,唯一倖存的大部分也都是使用小口徑子彈的而不是手槍子彈的突擊步槍。

衝鋒槍首先他的定義就是使用手槍子彈的全自動卡賓槍。從這個定義開始就象徵著他絕對會被取代。在美軍中以及美國警察中,已經基本上很難見到過時的衝鋒槍了,基本都是短突擊步槍。那麼我們來說說它為啥被替代。

過分穿透與穿透力不夠。這個看似是一個很矛盾的點,可是恰巧都發生在衝鋒槍身上。穿透力不夠主要是指得由於是由於手槍子彈的彈頭基本都採用較大口徑較大質量但是較小彈速的彈丸,所以就導致子彈對防彈衣的穿透力不夠,非常容易變形而被防彈衣停下來。而過分穿透呢則是這樣的子彈在穿過軟質目標過後由於具有大質量,而導致動量不容易損失,從而可以繼續保持飛行很久很久。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使用9mm手槍彈對準美國標準的石膏板牆的,結果穿透了全部8面石膏板牆加上兩面木板牆,而使用5.56進行測試。結果只是穿透林4層石膏板。這主要歸功於小口徑子彈彈頭的壓力中心在重心之前,所以非常容易失穩,而導致能量迅速消耗,從而減小了穿牆。

其次是手槍彈由於質量大速度小,所以在射擊硬質牆時,容易發生跳彈,而造成誤傷。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圖注:56式衝鋒槍,實際上正確的稱呼應該是突擊步槍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釐清衝鋒槍和突擊步槍的概念區分。衝鋒槍在上世紀出現的時候,被定義為一種可以連發的全自動武器,它的有效射程較近,重要用於中近距離火力突擊和壓制,相對於當時採用單發和半自動射擊模式的步槍而言,火力優勢非常明顯,一度得到廣泛應用和裝備。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步槍的發展,能夠半自動和自動射擊的突擊步槍大量生產和裝備,其射程比衝鋒槍遠,射速比衝鋒槍高,威力比衝鋒槍大,因此成為步兵的主要武器,衝鋒槍則以其比突擊步槍槍長短、重量輕等優勢,退居一些特種用途,比如裝備給坦克兵等二線兵種,用於自衛。

圖注:二戰中德國衝鋒槍的崛起,使得衝鋒槍一時間成為最出風頭的步兵輕武器

我軍在新中國剛建立時期,尚未形成突擊步槍和衝鋒槍的概念和明晰準確劃分,當時引進卡拉什尼科夫AK-47並仿製後自行生產的型號,並未命名為突擊步槍,而是命名為56式衝鋒槍,這使得我國國內很長一段時間裡將衝鋒槍和突擊步槍看作是一類輕武器。而隨著我國輕武器技術的發展,81、95式突擊步槍的先後研發和裝備,以79式衝鋒槍為代表的衝鋒槍,已經基本退出了軍用一線,不再裝備步兵部隊。甚至連水兵、坦克兵等兵種也不裝備衝鋒槍自衛,而是裝備95式步槍的“卡賓槍式”版本——95B短步槍。

圖注:某型國產9毫米警用衝鋒槍

但衝鋒槍因其射程較近,自動連發射速快,威力比突擊步槍小等特點,反倒贏得了警用部門的青睞,成為熱門的警用武器選擇。近年來,我國的輕武器研發部門開始致力於研發能夠兼容發射9毫米貝拉布魯姆手槍彈的警用衝鋒槍,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有的型號除了發射致命槍彈外,還能兼容發射非致命子彈。9毫米警用衝鋒槍,配合9毫米警用手槍使用,不但為警方反恐處突、處理重大惡性暴力犯罪案件提供了一種比手槍威力大、持續火力強的武器,而且手槍和衝鋒槍能夠實現槍彈彈種共用,受到警方的歡迎和認可。

因此,不能因為同樣具備自動射擊模式、但綜合性能更好的突擊步槍出現了,衝鋒槍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實際上衝鋒槍與突擊步槍性能有差異,在用途定位上突出自己的特點,依舊能夠繼續存在和發展。


兵工科技


半自動突擊步槍本身就是個荒謬詞。突擊步槍和衝鋒槍實際上在我國是個比較含糊的定義,比如56衝,名義上是衝鋒槍,實際上應該算是突擊步槍。現在的突擊步槍和衝鋒槍都可以點射和連射,唯一的區別是一個用步槍彈,一個用手槍彈。但在用途上,突擊步槍由於射程遠威力大精度高,比較適合正規作戰部隊;而衝鋒槍尺寸小巧,便於攜帶,適合於特種兵作戰,警用衝鋒槍在面對劫持人質情況下實際上並不實用,而在偵查兵手裡卻可以發揮最大作用。總得來說,正規軍中突擊步槍完全可以取代衝鋒槍,但特種兵作戰,衝鋒槍必不可少!



天涯咫尺1986


如果你帶著半自動突擊步槍在塹壕、街道等小空間內與敵人迎面撞上的時候,你就知道衝鋒槍的好了!在短時間內的高密度火力傾瀉,會讓你在這樣的遭遇戰中佔得先機,然後活下來。但是在標準的正面戰場上對戰,你用衝鋒槍,先不說射速會秒殺你的攜彈量,關鍵是你夠不著敵人啊!有鑑於此,你還覺得半自動突擊步槍和衝鋒槍的存在有衝突嗎?或者題主想說的是,現在的全自動步槍廣泛裝備,再裝備衝鋒槍,是否有衝突。射速上,兩者差不多,殺傷力上前者強於後者。但是,衝鋒槍在一些特定的戰場上,至少在城市反恐的戰場上,衝鋒槍還是有巨大的存在價值。因為在這樣的戰場上,全自動突擊步槍的高殺傷力是不恰當的,極容易造成誤傷,或者次生傷害。


自然居


畢竟衝鋒槍用手槍彈,在人群密集地區執行任務時流彈得傷害比用步槍彈的突擊步槍要小,對無辜民眾的威脅也更小。拿一把突擊步槍在人群中進行射擊,除非你是恐怖分子了吧?衝鋒槍因為用手槍彈,雖然相對突擊步槍威力小射程短,但這在城市反恐作戰、尤其在人群密集區域作戰時都不是缺點了啊,何況衝鋒槍後座力小、精度高、射速快,在戰術安排得當的情況下一樣可以對恐怖分子形成壓制,而且執行一次任務也不是隻用衝鋒槍,一定是輕重火力、近遠程火力相互配合,再加上合理的戰術佈置,完成任務才是重中之重啊。別被fps遊戲給誤導啦,遊戲裡不用擔心打死無辜的人,武器自然是突擊步槍比衝鋒槍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