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個地域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地區,就在我國

說到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我國目前擁有的數量是53項。而在一個地域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地區那就只能是四川阿壩州了,作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富集區,擁有九寨溝、黃龍、四川大熊貓棲息地3處世界自然遺產,佔到全國13項世界自然遺產的23%,是全世界在一個地域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地區。

全球一個地域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地區,就在我國

阿壩州,全稱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北部,它保留了世界上別的地方早已絕跡的動植物資源,如熊貓、珙桐等活化石;保留了在工業文明中難以找到的靜謐、古樸的壯麗自然景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它的3處世界自然遺產。

1、九寨溝

全球一個地域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地區,就在我國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縣(今九寨溝縣)境內,是一條縱深40餘公里的山溝谷地,因周圍有9 個藏族村寨而得名,總面積約620Km²,大約有52%的面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林中夾生的箭竹和各種奇花異草,使舉世聞名的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等珍稀動物樂於棲息在此。

全球一個地域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地區,就在我國

九寨溝主溝呈“Y”字形,由樹正溝、日則溝、則查窪溝三條主溝構成,總長50餘公里。九寨溝海拔在2000米以上,遍佈原始森林,溝內分佈108個湖泊,有“童話世界”之譽;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 森林之美。溝中地僻人稀,景物特異,富於原始自然風貌,有長海、劍巖、諾日朗、樹正、扎如、黑海六大景區,以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藍冰“六絕”而馳名中外。

2、黃龍

全球一個地域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地區,就在我國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距離九寨溝風景區130公里,總面積4萬公頃。主要由黃龍溝、牟尼溝、丹雲峽、雪寶頂等景區構成,人們常說的黃龍主要指黃龍溝,溝內遍佈碳酸鈣華沉積,並呈梯田狀排列,彷彿是一條金色巨龍,並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峽谷等景觀。

全球一個地域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地區,就在我國

從黃龍溝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頂(海拔3800米)依次出現亞熱帶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葉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高山灌叢草甸等。包括大熊貓、金絲猴在內的10餘種珍貴動物倘佯其間,使黃龍景區的特殊岩溶地貌與珍稀動植物資源相互交織,渾然天成。以其雄、峻、奇、野風景特色,享有"世界奇觀"、"人間瑤池"的美譽。

3、四川大熊貓棲息

全球一個地域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地區,就在我國

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包括臥龍、四姑娘山、夾金山脈,面積9245Km²,涵蓋成都、阿壩、雅安、甘孜4個市州12個縣。大熊貓棲息地是中國稀有的"活化石"動物棲息地。它保存的野生大熊貓佔全世界30%以上,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貓棲息地,是全球所有溫帶區域(除熱帶雨林以外)中植物最豐富的區域。被保護國際(CI)選定為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確定為全球200個生態區之一。

全球一個地域內擁有世界自然遺產數量最多的地區,就在我國

聯合國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當地時間2006年7月12日上午10時許,正式審議通過了我國申報的“四川大熊貓棲息地”為世界自然遺產。從此,“四川大熊貓棲息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也標誌著該區域範圍內的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西嶺雪山、雞冠山—九龍溝和天台山4個風景名勝區同時被列為“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