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從左貢縣出發,歷時兩小時就到了邦達。邦達是318國道和317國道的交匯處,從這裡進入怒江七十七道拐,限速兩個半小時,再次檢查身份證。在邦達廣場稍作停留時,碰到了許多騎行者。其中一個九歲的騎行者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他全身武裝,皮膚黝黑,在父親與兩位叔叔的陪同下,從四川一路騎去西藏,歷時一個月,真是令人驚歎!從邦達路段開始,又有許多騎行者出現在路邊,除了騎自行車的,還有騎摩托車的,步行的。一位拖著板車的老者踽踽獨行,車上放著被子、衣服、做飯的器皿,他就這樣一步一步地朝著西藏朝著聖山走去,不怕風吹雨打,不怕日夜兼程。我們開車常常五六個小時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問及騎行者,天黑了怎麼辦,回答說:“騎行與車行道路不一樣。”騎行一般五六十公里會休息,或住賓館或住藏民家,實在不行就搭帳篷。騎行生活令人嚮往,雖然我永遠都不會有這種經歷。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來自四川9歲的騎行者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如果說瀾滄江江面狹窄江水渾濁已經令人失望,怒江簡直讓人大跌眼鏡,這哪裡是江呀!分明是條小水溝,只是無限狹長而已。我們從山頂繞到山腳,歷經七十大道九十九道彎,然後一直沿著江岸向前行,兩岸群山聳立,懸崖峭壁,只有無數的石頭,不見一棵樹木。車在山腳疾駛,山體向後挪移,一座座山,拔地而起,高聳入雲;一條條嶺,蜿蜒起伏,危峰兀立,你不得不被它的恢宏氣勢所折服,你不得不被它的壯觀景象所吸引。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下午兩點左右到達八宿縣城,在老兵川菜館吃飯,涼拌犛牛肉88元一份,味道挺不錯。問老闆娘,菜來自哪裡?答曰:“八宿縣的新鮮蔬菜基本來自雲南。這裡雨水少,別說種菜,連草也難存活。”她指著門前的大山說:“我在這裡生活了四年,今年第一次看到山上長了草,因為今年的雨水充足,是以前三年的總量。以前門前的這棵樹是這裡唯一的綠色。”我放眼望去,一座又一座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長著幾棵草,看不到樹,哪怕是棵小樹。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往縣城方向走去,才慢慢見到幾棵瘦瘦的小樹,據說,政府年年花大氣力種樹,才有這極珍貴的幾棵小樹。這裡樹很難成活,大概是土質不好的緣故吧!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車行至然烏鎮來古冰川附近的藏族村落來古村,這是一個隱藏著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老人聽不懂我們說話,孩子倒還活潑。我碰到一個騎自行車的女孩,長得很漂亮,可是臉上皮膚黝黑且十分粗糙,像五六十歲的老人發皸的臉。跟她交流,倒也落落大方,我們說去她家裡做客,她欣然同意。來到她家,掀開一塊漂亮的藏式門簾,走進一間很大的房間,正對門和右邊的兩面牆壁擺著四張沙發,上面鋪著厚厚的彩色坐墊,正在對門的沙發前擺著兩張長方形的桌子,左邊掛著門簾,走進去發現是間臥室,一張大床和一張小床呈“7”形擺放,右邊有個煙囪及煤爐,是取暖用的。靠門右側的牆上掛著電視機,左側放著冰箱。她媽媽正在做衛生,見來了客人很熱情地招待。在聊天中得知,他們現在住的房子是政府給做的,自己不用花一分錢。至於牆上佛像,則是自己買的。媽媽告訴我們,她今年29歲,15歲結婚,從未上過學,現在然烏鎮中心小學做飯,所以有機會和孩子們一起跟著老師學習中文,如今能聽懂普通話,能和漢人交流。村裡像她這個年紀的女孩都沒有上過學,很多人只會藏語不會漢語,如今自己的女兒到了上學年齡,她讓女兒像男孩子一樣去學校學習,一個星期回一次家。上學沒有任何費用,還包吃住。小女孩告訴我們,學校裡學習三門語言,漢語、藏文、英語,我讓她用藏語背古詩《春曉》,似乎不會,讓用漢語背古詩,似乎也不會。看來,這邊孩子的學習與內地的孩子沒有可比性。

她媽媽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說煮酥油茶給我們喝。我們非常高興,忙去車裡拿來一些零食及本子、筆等學習用品送給她女兒,小女孩十分高興,和我們一一合影。這次喝的酥油茶十分爽口,如果不是天色太晚,我們真想再來一碗。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從來古村出來,來到米堆冰川風景區,穿過古木樹林,遠遠看到山頂皚皚白雪,山腰被冰塊覆蓋,山腳一大塊冰川,看上去是黑色的,如果不是可以看見上面有冰塊掉下來,還以為它是一塊巨石呢!我不禁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慨。炎炎夏日,這裡的山上積雪長年不化,形成冰川,坐在山腳下,可以聽到冰塊裂開的聲音,可以聽到冰塊掉入水中的聲音,甚至還能聽到雷聲隆隆般的雪崩的聲音。我們想走到冰川腳下,和它親密接觸。看上去很近很近的距離,我們走了兩三個小時,怎麼也到不了山腳下。

西藏自駕遊記之六

你在前面拍風景,我在後面拍你

人類總想征服大自然,其實,大自然豈是人類能夠隨便征服的。行進在米堆冰川的途中,地面堆積無數的深色或色的石頭,人看上去就像一塊石頭,幸運的可以再走回來,不幸的永遠留在冰川腳下;行走在古木林中,隨便一棵樹木都是幾百上千年的年紀,在歷史長河,人類只是一個匆匆過客,時間之短生命之脆弱,豈可與古木相提並論;行駛在怒江之畔,兩岸群山連綿,一次泥石流,一次山體滑坡,足以車毀人亡。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如此渺小,如此脆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