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从左贡县出发,历时两小时就到了邦达。邦达是318国道和317国道的交汇处,从这里进入怒江七十七道拐,限速两个半小时,再次检查身份证。在邦达广场稍作停留时,碰到了许多骑行者。其中一个九岁的骑行者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他全身武装,皮肤黝黑,在父亲与两位叔叔的陪同下,从四川一路骑去西藏,历时一个月,真是令人惊叹!从邦达路段开始,又有许多骑行者出现在路边,除了骑自行车的,还有骑摩托车的,步行的。一位拖着板车的老者踽踽独行,车上放着被子、衣服、做饭的器皿,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朝着西藏朝着圣山走去,不怕风吹雨打,不怕日夜兼程。我们开车常常五六个小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问及骑行者,天黑了怎么办,回答说:“骑行与车行道路不一样。”骑行一般五六十公里会休息,或住宾馆或住藏民家,实在不行就搭帐篷。骑行生活令人向往,虽然我永远都不会有这种经历。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来自四川9岁的骑行者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如果说澜沧江江面狭窄江水浑浊已经令人失望,怒江简直让人大跌眼镜,这哪里是江呀!分明是条小水沟,只是无限狭长而已。我们从山顶绕到山脚,历经七十大道九十九道弯,然后一直沿着江岸向前行,两岸群山耸立,悬崖峭壁,只有无数的石头,不见一棵树木。车在山脚疾驶,山体向后挪移,一座座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一条条岭,蜿蜒起伏,危峰兀立,你不得不被它的恢宏气势所折服,你不得不被它的壮观景象所吸引。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下午两点左右到达八宿县城,在老兵川菜馆吃饭,凉拌牦牛肉88元一份,味道挺不错。问老板娘,菜来自哪里?答曰:“八宿县的新鲜蔬菜基本来自云南。这里雨水少,别说种菜,连草也难存活。”她指着门前的大山说:“我在这里生活了四年,今年第一次看到山上长了草,因为今年的雨水充足,是以前三年的总量。以前门前的这棵树是这里唯一的绿色。”我放眼望去,一座又一座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几棵草,看不到树,哪怕是棵小树。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往县城方向走去,才慢慢见到几棵瘦瘦的小树,据说,政府年年花大气力种树,才有这极珍贵的几棵小树。这里树很难成活,大概是土质不好的缘故吧!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车行至然乌镇来古冰川附近的藏族村落来古村,这是一个隐藏着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老人听不懂我们说话,孩子倒还活泼。我碰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孩,长得很漂亮,可是脸上皮肤黝黑且十分粗糙,像五六十岁的老人发皲的脸。跟她交流,倒也落落大方,我们说去她家里做客,她欣然同意。来到她家,掀开一块漂亮的藏式门帘,走进一间很大的房间,正对门和右边的两面墙壁摆着四张沙发,上面铺着厚厚的彩色坐垫,正在对门的沙发前摆着两张长方形的桌子,左边挂着门帘,走进去发现是间卧室,一张大床和一张小床呈“7”形摆放,右边有个烟囱及煤炉,是取暖用的。靠门右侧的墙上挂着电视机,左侧放着冰箱。她妈妈正在做卫生,见来了客人很热情地招待。在聊天中得知,他们现在住的房子是政府给做的,自己不用花一分钱。至于墙上佛像,则是自己买的。妈妈告诉我们,她今年29岁,15岁结婚,从未上过学,现在然乌镇中心小学做饭,所以有机会和孩子们一起跟着老师学习中文,如今能听懂普通话,能和汉人交流。村里像她这个年纪的女孩都没有上过学,很多人只会藏语不会汉语,如今自己的女儿到了上学年龄,她让女儿像男孩子一样去学校学习,一个星期回一次家。上学没有任何费用,还包吃住。小女孩告诉我们,学校里学习三门语言,汉语、藏文、英语,我让她用藏语背古诗《春晓》,似乎不会,让用汉语背古诗,似乎也不会。看来,这边孩子的学习与内地的孩子没有可比性。

她妈妈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说煮酥油茶给我们喝。我们非常高兴,忙去车里拿来一些零食及本子、笔等学习用品送给她女儿,小女孩十分高兴,和我们一一合影。这次喝的酥油茶十分爽口,如果不是天色太晚,我们真想再来一碗。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从来古村出来,来到米堆冰川风景区,穿过古木树林,远远看到山顶皑皑白雪,山腰被冰块覆盖,山脚一大块冰川,看上去是黑色的,如果不是可以看见上面有冰块掉下来,还以为它是一块巨石呢!我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慨。炎炎夏日,这里的山上积雪长年不化,形成冰川,坐在山脚下,可以听到冰块裂开的声音,可以听到冰块掉入水中的声音,甚至还能听到雷声隆隆般的雪崩的声音。我们想走到冰川脚下,和它亲密接触。看上去很近很近的距离,我们走了两三个小时,怎么也到不了山脚下。

西藏自驾游记之六

你在前面拍风景,我在后面拍你

人类总想征服大自然,其实,大自然岂是人类能够随便征服的。行进在米堆冰川的途中,地面堆积无数的深色或色的石头,人看上去就像一块石头,幸运的可以再走回来,不幸的永远留在冰川脚下;行走在古木林中,随便一棵树木都是几百上千年的年纪,在历史长河,人类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时间之短生命之脆弱,岂可与古木相提并论;行驶在怒江之畔,两岸群山连绵,一次泥石流,一次山体滑坡,足以车毁人亡。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如此脆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