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太貴、中甲太累,中乙成中國足球投資新選擇?

11月20日,據新華社報道,中國足協即將出臺《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財務監管規程》,其中涉及“注資帽”、“薪酬帽”、“獎金帽”、“轉會帽”等制度,以遏制職業俱樂部存在的盲目投資、“天價轉會費”和部分球員過高薪酬、簽署“陰陽合同”、逃避稅款及欠薪等情況。

中超太貴、中甲太累,中乙成中國足球投資新選擇?

▲四川安納普爾那足球俱樂部奪得2018年中乙聯賽冠軍

在中國足球新政不斷的當下,投資一支中乙球隊是不是個好機會

月初,城市足球集團收購四川九牛俱樂部的消息將人們的視線拉到了中乙這個低級別聯賽的身上,然而半個多月過去,這筆交易還遲遲沒有落錘。早前,城市足球集團曾嘗試與中超球隊北京國安、上海申花及重慶力帆進行過接觸。據《體壇週報》報道,城市足球集團甚至向上海申花開出20億元的價格,不過最終均未能收購成功。2017年1月,鳳凰體育消息稱,中赫集團旗下中赫置地有限公司35.5億入主國安,擁有俱樂部64%的股權。

中超球隊作為資本市場追捧的香饃饃,“貴+買不到”是令人頭疼的問題。想在中國職業足球市場有所作為,先從低級別聯賽開始或許是不少資本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此前,城市足球並未否認與九牛接觸過,但也沒有進一步確認消息。 懶熊體育在同多個消息源諮詢後得知,城市足球收購中乙球隊邏輯上行得通,但對象或許並不是九牛。一位成都當地足球界人士對懶熊體育表示:“我覺得九牛不可能。他們連個主場都沒定,也沒什麼人看,也沒什麼關係,球隊實力又差,沒什麼搞頭,我覺得九牛可能性很小。”據他了解到的情況,相比較而言,城市足球對成都興城興趣更濃。

中乙俱樂部生存多艱

中乙球隊尋求轉讓並不稀奇,據懶熊體育瞭解,僅2018年,除了九牛以外,中乙還有多支球隊正在尋求轉讓,其中至少4支都給出過較明確的報價。不過,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轉讓成功的消息。

就在11月5日,寧夏山嶼海在其官方社交賬號表示,在經過4年超過1億人民幣的投入後,上海山嶼海投資集團將對外轉讓俱樂部全部股份。

若能找到接手球隊的投資方,對於不想繼續“砸錢”的俱樂部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合肥桂冠和瀋陽東進卻可能連轉讓的資格都沒有了,由於欠薪,這兩支球隊已經被中國足協註銷中乙註冊資格,並清零所有積分。

中超太貴、中甲太累,中乙成中國足球投資新選擇?

▲合肥桂冠被取消註冊資格

據懶熊體育統計,最近5年,中乙球隊發生了6起轉讓,4支球隊被解散,還有1支球隊退出中乙,其中四川安納普爾那在2015-2016兩年3次更換投資人。這些球隊大都是因為資金不足以供給球隊,而轉讓或被迫解散的。

常年跟蹤中國足球的貝克足球一位高管也對懶熊體育坦言:“中乙聯賽整個從聯賽角度來說,商務開發做得不是很好,從版權來說也是比較差的。”

近5年升甲存活率超五成

有球隊解散轉讓,也有球隊升入甲級聯賽甚至升入中超,從最近五年的數據來看,從中乙升級的過半球隊都至少留在了中甲。據統計,此前四個賽季升甲的9支球隊中,貴州恆豐成功升超,但在本賽季結束後降級回中甲;黑龍江火山鳴泉、梅縣鐵漢生態、梅州客家、內蒙古中優仍留在中甲;江西聯盛、雲南飛虎、大連超越、保定容大降回中乙。

另一方面,在懶熊體育對中乙球隊的統計過程中,四川球隊成為難以忽視的存在之一,四川足球在這短短5年時間經歷和變動,簡直算得上是中乙聯賽縮影。

2014年,首次亮相的四川隆發和四川力達士就遭遇財務危機,欠薪問題得不到解決,四川力達士無奈遭解散,而四川隆發則決定以300萬元的價格將俱樂部轉讓給中財鑫達海。要知道,在俱樂部成立之初,隆發就宣佈首個賽季球隊的投入將會達到1700萬元,然而足球並不像老闆黃學軍想的那樣美好。

隆發與力達士短短1年就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四川鑫達海成為川足的一根獨苗。然而2015年中期,四川鑫達海退出,三臺商會臨時接手,一個月後,四川鑫達海再次易主,安納普爾那宣佈以數百萬元的價格購買俱樂部80%的股份,控股中乙四川鑫達海。

2016年,隨著南京錢寶將主場遷到成都,改名成都錢寶,四川多了一支職業足球隊。另一邊,球隊經歷了高頻率更換投資人後,安納普爾納董事長張學凱表示,新賽季俱樂部將投入1500萬-2000萬元衝甲。目標有了,但實現目標仍有難度,2014、2015賽季中乙聯賽,成功衝甲的球隊花費都在3000萬元以上,多的達到了5000萬元。

當時,張學凱接受成都日報採訪時還提到,2016賽季中乙的投入,肯定會隨著中超、中甲的瘋狂燒錢而大幅上漲,冬季轉會市場上,中超球員轉會沒有低於2000萬元的,中甲球員的轉會起步價也達到100萬元。這無疑會增加俱樂部的引援難度。不過好在兩年後的今天,安納普爾納衝甲成功。

成都錢寶則不那麼好運,2016、2017連續兩賽季,錢寶都無緣中乙決賽,2018年,老闆張小雷因涉嫌非法集資而被逮捕入獄。四川九牛遞補入圍中乙。經過2018一整年的奮鬥,吸收了此前成都錢寶俱樂部的人員為班底的成都興城足球俱樂部也衝乙成功。

中乙,性價比之選?

儘管,一直以來中國足球的發展隨著不同政策的頒佈常有起伏,但作為中國職業化程度最高的運動項目,資本也在不斷地湧入中國足球市場。

今年4月,中國健騰體育產業基金董事總經理徐志豪接受懶熊體育採訪時曾說:“城市足球集團的計劃是在全球重要市場都擁有自己體系內的俱樂部。戰略層面,在中國大陸擁有或者參與一家本土俱樂部,是城市足球集團毫不動搖的目標。”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資本看好中國足球這一領域,尋求轉讓的中乙球隊則給了希望入局的投資方一個更“便宜”的選擇。

城市足球並不是第一個嘗試開拓中國足球市場的外資企業。2005年末,英格蘭足球冠軍聯賽球隊的謝菲爾德聯足球俱樂部入股成都五牛,雖然2007年成都謝菲聯足球俱樂部成都五牛足球隊提前兩輪衝超成功,但這次投資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隨著中國足球的資本熱潮,外國人對來華投資足球產業產生了興趣。2018年1月,同樣是中乙球隊的北京理工將50%的股份轉讓給CSSBLimited中國公司-競佳境體育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而CSSB集團創始人是前巴薩主席拉波爾塔,現任總裁則是前巴薩總經理奧利弗。目前來看,兩位前巴薩高層是唯二直接擁有一家中國俱樂部的外國投資人。

事實上,在不瞭解中國市場的情況下,投資方完全可以效仿CSSB集團從乙級聯賽開始做起,通過不斷升級來了解中國職業足球的整個完整體系,為將來立足中國足球打下基礎。

同時,在當前的足球大環境下,不允許異地轉讓球隊的規定也大大限制了資本進入足球市場的騰挪空間,現在一線城市基本已經被中超強隊瓜分,從他們手中拿到球隊不大現實,著眼重點城市從低級別聯賽入手成了一種“曲線救國”的途徑。

據懶熊體育瞭解,目前一支中乙球隊估值約3000-7000萬人民幣,比起4年前中乙球隊估值已翻10倍,但相對中甲球隊動輒上億的要價還是便宜得多。

而中乙球隊一旦衝甲成功,價值將翻數倍,中乙某俱樂部高層對懶熊體育表示,衝甲成功前,中乙一流球隊的估值在7000萬左右;而一旦衝甲成功,球隊估值可達2-3億人民幣。至於中超球隊更不必說,城市足球集團豪擲20億也沒能拿下上海申花。

不論是中乙、中甲還是中超,優質球員都是俱樂部最重要的資產,有競爭力、陣容完整的中甲球隊要價必定不止3億,況且,這樣的球隊恐怕也為衝超進行了多年的投入,輕易不會出手。

中超太貴、中甲太累,中乙成中國足球投資新選擇?

▲南通支雲衝甲成功,歷時三年。

而升級成本方面,貝克足球一位高管向懶熊體育透露,他了解的南通支雲今年衝甲成本是9000萬人民幣,四川安納普爾納相比較少一些,但應該不會低於6000萬。

在這種情況下,購買一支中乙球隊對於投資方來說是一件性價比極高的事情。與其花大價錢買來一支甲級球隊後還要花錢購買球員,不如買一支中乙球隊,既能夠幫助團隊充分了解中國職業足球,同時所要花費的資金比起直接購買中超或中甲球隊來說要低不少,對球隊管理也有益處。畢竟,想要在中甲保級每年也需要上億的投入,本賽季排名倒數第三的梅縣鐵漢生態甚至投入近3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