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長稱伊朗願有條件與美國開啟談判,伊朗是準備妥協嗎?伊朗和美國會進行談判嗎?

大東北的小豆包



伊朗沒有實力製造出核武器,美國沒有能力將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在壓迫與反抗的較量中,伊朗與美國都陷入了困境,必須藉助對方的合作才能打破僵局,前進或者後退。為此,美國經常向外界強調伊朗早晚有一天會受不了制裁去找美國談判,簽署新的伊核協議,而伊朗沒有死要面子活受罪,順著美國人的意思借驢下坡,向美國喊話,表示願意與美國談判,簽署新的協議,前提是互相尊重,而不是用槍頂著伊朗的腦門來談判,把球踢給了特朗普,就看特朗普要怎麼玩了。

11月5日,美國對伊朗實施了史上最高級別的制裁,核心直指伊朗的石油出口與金融,但是,美國對伊朗石油的8個最主要買家給予了180天的臨時豁免,在未來的180天裡,美國將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的目標成了一個國際笑話。即使臨時豁免期結束後,伊朗至少能保住龍國、土耳其這兩個石油出口大客戶,保住33%的石油出口份額,美國的石油禁令難以大功告成,雖然將給伊朗的經濟與財政收入造成巨大的打擊。

美國對伊朗的災難性打擊是在金融領域,對伊朗中央銀行,以及50家伊朗銀行及其子公司對外交易進行制裁。同時,美國要將伊朗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將伊朗隔絕在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外,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已經暫停了幾家伊朗銀行繼續使用其數據交換系統的權力。這個對伊朗的傷害非常大。對此,伊朗央行行長阿布都納賽爾·赫馬提表示,央行之前已預見到可能需要能夠取代國際銀行間支付系統的SWIFT的替代系統,已經計劃了各種措施來應對這種狀況,甚至應對這些制裁以外的東西。但效果基本上不會讓伊朗人滿意。至於歐盟放的“衛星”——將成立一套獨立於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與伊朗貿易的國際支付結算系統,即“特殊目的實體”(SPV),什麼時候搞出來是個謎團,而且美國早已放言,歐盟膽敢這麼搞,美國就制裁法國、德國、英國。在美國威懾之後,歐盟已經不再提及研發這個系統了。

因為美國的嚴厲制裁,伊朗的金融、經濟都遭到重創,儘管沒有崩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今年3月,伊朗還未被美國製裁時,認為伊朗2018年的經濟增速預計達到4%,但其10月份則表示伊朗經濟將進入連續兩年的衰退,預計2018年收縮1.5%, 2019年收縮3.6%。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1月5日公佈8個獲得臨時豁免的名單時表示,通過對伊朗的嚴厲制裁,美國可能和伊朗達成新的協議。當天,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接受《今日美國報》採訪時表示,伊朗的外交很靈活,如果美國改變其對待現有伊核協議的方式,伊朗對與美國商討新的核協議持開放態度。但扎裡夫對與美國談判達成新的伊核協議提了一個條件,就是:談判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他說:“互信並非開啟談判的前提,互相尊重才是。”

今年7月30日,特朗普在與到訪的意大利總理孔特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他願意與伊朗領導人會面,不設定任何“前提條件”, 可以在“任何時候”舉行。8月初,伊朗總統魯哈尼在電視上作出了回應,稱他願意就伊朗核問題同特朗普見面、談判,但他質疑特朗普是否具有談判的誠意。

質疑是有道理的,不僅特朗普變來變去,很不靠譜,更關鍵的是美伊兩國對談判的條件完全是衝突的。伊朗要求在原有的伊核協議的框架內與美國談判,達成新的伊核協議;美國則要求在蓬佩奧對伊朗的十二項要求的基礎上和伊朗談判,達成新的伊核協議。美伊對談判條件的要求南轅北轍,根本做不到互相尊重,在短期之內不可能坐上談判桌,除非一方做出妥協。美伊的新一輪較量才開始,雙方都不會太早向對方低頭,因為這樣做意味著失敗、屈辱。

在美國不會動用武力入侵伊朗,推翻伊朗的神權政府的態勢下,美國和伊朗終究要走到談判桌,通過協商解決難題,達成新的協議。因為,美國沒有能力壓垮伊朗,伊朗也沒有實力從美國的嚴厲制裁中絕地逃生,有鑑於此,美國和伊朗互相需要,必須合作。現在美伊懟著,槓著,扛著,其實是為自己博取以後談判的有利籌碼而已。就看誰先頂不住,認慫了。


飛狼


11.5日,伊朗媒體報導: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的表示伊朗準備與美國就新的核問題協議開啟談判,但美國需首先改變對待2015年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方式。

重啟談判是好事情,國際社會也希望看到。扎裡夫第一次公開表示可以與美國就伊朗核問題進行談判。把談判的皮球踢到美國,伊朗終於找到就道德制高點。但是目前看不出伊朗妥協投降了。



因為,扎裡夫把談判的附和了德國英國法國給出的前提,並沒有對美國提出的談判條件進行印證。

但是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之所以退出伊核協議,主要理由是伊朗並沒有切斷核應用;伊朗繼續發現彈道導彈。所以美國特朗普總統就要求伊朗重新談判,把以上兩個問題納入談判軌道。我們也知道,美國退出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中國美國伊朗經過艱苦的6年談判終於達成協議,被美國撕毀了。所以美國的做法,並不能得到這些國家的贊同。



問題是11.6日,美國就要進行中期選舉,美國為了穩住局勢,宣佈八國獲得伊朗石油進口豁免權。就是特朗普害怕石油漲價影響特朗普的選情。就是在這樣的節骨眼上,伊朗扎裡夫外長宣佈和美國談判某種意義上就是對特朗普的神助攻。美國國務卿蓬陪奧就是伊朗方面釋放善意的情況下,開始對伊朗的最嚴厲全面制裁,究竟美國伊朗能不能談判,在什麼框架下談判,在什麼時候談判,都是一個未知數。

不過,伊朗希望談判,美國是選擇繼續制裁還是選擇撤銷制裁,進行談判,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美國方面。


錦繡中華一捧土


伊朗不會在原則問題上妥協,但並不妨礙伊朗向美國釋放一隻探測氣球。

第一,美國對伊新一輪制裁其實已經陷入尷尬,伊朗此時表態,意在試探美國接下來的態度。

由美國策動的今年八月開始的對伊經濟制裁,已造成伊朗國內貨幣貶值物價飛漲。美國原本想趁熱打鐵,通過新一輪更加嚴厲的制裁逼迫伊朗低頭,在敘利亞、核研究、導彈開發等問題上作出讓步。不料對伊朗石油禁運觸動世界各國利益,遭到中俄、歐盟、印度等國家的普遍抵制。導致新一輪制裁未及實施就已經變相流產。


但美國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國內中期選舉大幕拉開,特朗普政府必須保持對伊朗強硬,以迎合國內保守選民。在這種尷尬情況下,美國不得不宣佈允許七國及臺灣地區在180天內繼續進口伊朗石油。

伊朗選擇在新制裁正式生效前,由外長扎裡夫出面發聲,表示可在‘’聯合行動框架‘’下與美國展開有條件談判,等於放飛了一隻探測氣球,意在試探美國接下來將對伊採取的態度及尺度。

第二,嚴厲的制裁已經造成伊朗的經濟困境,伊朗擺出有得談的姿態,能有效安撫國內不滿情緒。


(圖: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

長期遭美國的經濟圍堵,伊朗經濟受到重創,通貨膨脹率高居不下,市場物質匱乏,市民百姓不滿焦慮情緒在積聚。伊朗是個政教共治的伊斯蘭國家,什葉派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及大阿亞圖拉領導層繼續保持強硬的同時,通過政府官員放低姿態,表示可以跟美國進行有條件談判,能夠安撫國內不滿情緒,有效緩解內部矛盾。

第三,贏得更多國家的同情加分,繼續站在法理道義的至高點及大多數上,跟美國展開博弈。


(圖: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伊朗總統魯哈尼)

伊朗外長此番表態,基本上跟英法德立場主張相近,再算上中俄的力挺,伊朗已站在大多數國家一方,能夠贏得更多的同情加分。而美國單方面撕毀伊核協議,失去了國際法理道義上的正當性,一意孤行的結果,只會導致更加地孤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伊朗深明其中道理,既然在國家實力上無法跟美國硬碰硬,至少應當尋求國際社會更廣泛的聲援支持。

第四,伊朗不會在原則問題上妥協,但卻希望美伊雙方各退一步,緩解其所面臨的國內外壓力。


(圖:美伊博弈還會曠日持久嗎?)


以波斯民族彪悍的性格和伊朗一貫的強硬做派,除非國內政局或形勢發生重大改變,伊朗不會在原則問題上對美國妥協。同時想必伊朗各界也十分清楚,僅以一己之力跟美國全面較量勝算不大。

因此,伊朗極有可能在維持原有伊核協議的基礎上,希望跟美國雙方各退一步,起碼恢復雙邊或多邊談判,以便於緩解外部壓力,改善國內經濟困境。


回馬一腔


在美國宣佈對伊朗實施全面制裁的當天,伊朗官方表示願意和美國就新的核協議問題進行談判,這顯然是準備妥協的節奏。但波斯小哥這個時間點選的不好,不僅給中期選舉時的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在外交政策上送上了助攻,而且展示了自己色厲內荏的一面。


如果美國在現階段放棄推翻伊朗政權的目標,那麼伊朗核問題還是要通過美伊的談判解決。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5月21日提出了伊核問題“12條”後,伊朗已經在一些方面作出了讓步:比如減少了在敘利亞的駐軍,願意在也門問題上進行談判,宣佈不再開發超過3500公里的導彈,尤其是在核能的使用和技術開發上一直嚴格遵守伊核協議的各項要求。對伊朗不僅要聽其言,更重要地是觀其行,至少伊朗現政權中還是理性派佔了上風,明白了和美國的巨大國力差距以及內部的諸多不穩定因素,升級與美國的對抗對伊朗現政權和民眾沒有好處。


伊朗現在有和美國談判的資本,但最大的障礙還在於對美國的不信任感。美國對伊朗的全面制裁措施雖然讓伊朗經濟很受傷,但還不致命,至少在中俄兩個大國的力挺和歐盟的幫助下伊朗活了下來。中期選舉前特朗普幾乎兌現了所有的競選承諾,但在伊朗核問題上卻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特朗普政府也不得不考慮對伊朗的政策進行調整:如果在短期內不能實現伊朗政權更迭的目標,那麼在伊朗問題上能夠取得一點進展也是好的,至少相對於奧巴馬政府美國又撈取了點利益,比如在伊朗彈道導彈開發問題、敘利亞問題、也門問題上能夠達成協議將成為特朗普競選連任的外交資本。伊朗的態度相對於5月份不允許對伊核協議進行任何修改已經有了軟化,雙方有談判的基礎。但是,目前美伊談判最大的障礙就是美國的誠信問題,特朗普隨意退群和撕毀國際協議,已經沒有信譽可言,所以必須要拉上大國作保,而且在一對一的雙邊談判中伊朗又處於弱勢地位,只有在多邊談判的框架下伊朗才能夠和美國得到某種均衡。



伊朗在美國實施制裁的當天就釋放了願意談判的信號,暴露這個政權色厲內荏的本質,但時間點選的不好。特朗普政府可能還要過段時間評估一下對伊制裁的政策效果後才會和伊朗談。


雲霄飛翼


11月5日,根據伊朗新聞電視臺的報道,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在接受《今日美國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若美國改變其對待現有伊核協議的方式,伊朗對與美國商討新的核協議持開放態度。



扎裡夫稱,如果能夠進行富有成果的對話,伊朗外交很靈活。但他同時也強調了談判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互信並非是開啟談判的前提,互相尊重才是”。實際上,這並不是伊朗的妥協,如美國重啟第一輪對伊朗經濟制裁時一樣,扎裡夫的表態並沒有什麼變化,更談不上什麼“伊朗準備妥協”。簡單點說,伊朗始終表示出“敞開談判的大門”,這是伊朗的一貫立場或者說是態度。


這表現出的是伊朗的靈活外交,而不是伊朗要屈服於美國的壓力之下,這是兩碼事。扎裡夫在美國重啟對伊朗第二輪制裁(包括金融、能源等領域)的時候,也是美國中期選舉的關鍵之時,做出這番表態,在向外界釋放出“願意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進行談判”的同時,也是向特朗普政府施壓的一種方式。美國雖然於11月5日零點(美國東部時間)重啟了對伊朗的第二輪制裁,但同時也給予了進口伊朗石油最多的8個國家制裁豁免。

特朗普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迫於外界壓力,不得不放棄了“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為零”的目標。換句話說就是:特朗普政府對伊朗重啟第二輪對伊制裁,已經是大打折扣了——美國不得不調整對伊政策。實際上,在伊核問題上,雖然伊朗受美國製裁的損失很大,但是主動權卻掌握在伊朗手裡——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遭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伊核協議其它簽署國堅持伊核協議,美國承受著來自世界輿論的壓力。簡單說,急的是特朗普政府,而不是伊朗。

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與伊朗談判”,但卻一直沒有下文,最重要的原因有兩點:一、伊朗始終堅持在伊核框架內談判,換句話說就是,美國必須重返伊核協議。二、談判必須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在美國的制裁之下。伊朗的條件並不過份,這是伊朗最起碼的談判底線,但特朗普政府顯然是無法滿足伊朗的條件,或者說是根本就不打算滿足——在特朗普政府眼裡,其它任何一個國家也沒資格和美國提條件。

無論伊朗的要求是否合理,美國都不會去考慮這個問題。從目前來看,伊朗並未打算妥協,也不會與美國進行單獨談判——一旦伊朗接受談判,則意味著伊朗退出伊核協議。如果伊朗退出伊核協議,正好上了美國的當,伊核協議徹底成為一張廢紙,與伊核協議其它簽署國的合作也將化為烏有,伊朗的輿論制高點也將喪失,其它國家對伊朗的支持也就不存在了。真到那一步,伊朗將重回2015年伊核協議簽署之前的狀態,需要承受來自世界各國的制裁。



儒道之主


扎裡夫所稱的條件就是在“聯合全面行動計劃”的框架之內與美國展開對話就。這其實跟法德英的態度基本一致。對比之前伊朗寸步不讓的態度而言,已經算是做出了妥協。至於伊朗是否能夠接受美國的條件,永久棄核、停止彈道導彈開發、停止資助激進組織進行影響力擴張,這從目前看來還不可能。扎裡夫的這番表態可以說是伊朗的緩兵之計。

(扎裡夫)

美國之所以不準備在伊核協議框架之下與伊朗之間進行和談,主要原因就是兩者之間嚴重缺乏互信。雙方的敵對可以說根深蒂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美伊之間在這種條件下幾乎是不可能達成任何協議,當初能夠達成協議已經是雙方彼此最大程度的妥協,現在想再有所圖譜幾乎不可能。然而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僅是相互信任那麼簡單了,美國已經退出了協議,並且重啟了制裁。扎裡夫在訪談之中也提到了這一點,他稱:“相互信任不是開始談判的必要條件,相互尊重是一項基本的要求,現在的美國政府不相信外交、他相信強加。”事實的情況也正如扎裡夫所說,美國正在憑藉著其非對稱的實力,用一種威逼的態度迫使伊朗妥協。這已經對伊朗的安全構成了威脅。

(蓬佩奧)

伊朗在美國宣佈對伊朗進行第二輪制裁之後,與此同時伊朗在本土範圍內舉行了大規模的放空演習,並且國營電視臺對此進行了現場直播。從這可以看出,伊朗方面所感受的壓力,這其中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美國要真的對伊朗進行入侵,事實上美國入侵伊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伊朗演習的目的其實主要還是在做姿態,一方面給國際社會看,來強調美國製裁的本身是針對伊朗的“戰爭行為”,另外一方面其實更是在國內營造一種氣氛用以維穩,來轉移民眾的視線,強調當前伊朗經濟狀況的主因是由於美國的制裁所引起的。伊朗總統魯哈尼稱:“我們處於經濟戰狀態,面臨一個喜歡欺凌別人的對手。”

(魯哈尼)

美國在宣傳的過程中,多次強調對伊制裁不針對伊朗民眾,而且稱美國不尋求實現“伊朗的政權更迭”。然而當前伊朗國內正在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今年伊朗里亞爾已經貶值了70%多,伊朗物價對比去年同期已經上漲了兩倍多,伊朗民眾毫無疑問最先感受到了美國的制裁壓力。特朗普的私人律師朱利安尼以及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都曾經在不同場合表達出對於改變伊朗神權政治體制的態度。這其實從根本上也代表了特朗普所代表美國共和黨對於伊朗政權的一貫態度。所以只要共和黨保守派政府當政,那麼美國和伊朗之間就不太可能進行談判。

(特朗普)

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伊朗的態度其實和我們的說法很相似,談判可以,別把槍頂在我的頭上!

扎裡夫的態度並沒有改變。扎裡夫曾經和美國前國務卿蒂勒森一起坐在聯合國會議室裡,包括美國的盟國在內,一屋子的外交官們都告訴蒂勒森《伊核協議》是最可行的一個方案。隨後蒂勒森回答:

“我代表美國總統,美國總統不認為這個方案可行。”( I represent the president, who doesn’t think so.)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就是除了推翻這個方案,美國不願意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談判。那你讓伊朗還能談什麼的?

伊朗的態度很明確,美國必須改變目前這種把槍頂在對手頭上,把不能討價還價的條件寫在紙上,然後名義上和你談判,實際上強迫你簽字的做法。如果一個國家的總統連自己(前任)的簽字都不能尊重,那你談了到地有作用嗎?

所以,伊朗表示願意談判,前提依然是美國必須先回到現在的《伊核協議》,把頂在伊朗頭上的槍拿掉。

在體量、實力上,伊朗確實不是美國的對手。但是7000年的文化底蘊賦予了伊朗的自豪和自尊,不是特朗普的自大和傲慢可以比的。


七號臺


11月5日,就在美國宣佈對伊朗的新一輪史無前例的大制裁之後,伊朗一改昔日的強硬,態度開始變得溫和。外交部長表示,伊朗願意和美國就新的核問題協議開啟談判,但美國需要首先改變對待2015年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方式。


一時間,伊朗的上述表態引起了外界的熱議。有一名網友很皮地評論,跪下了,這就對了。

要知道,在4日,伊朗1000多個城市爆發了發對美國的遊行,從最高領袖到政府高級官員,都發表了強勢的表態。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我們正在經歷一場經濟戰,面對敵人(美國),我們將能夠通過團結和共同努力把控這場危機。

在短短一天後,伊朗的態度為何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

顯然,這與一件不太被外界關注的事件有關,而該事件,其實有可能會成為壓垮歐盟和伊朗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丹麥政府10月30日指控伊朗情報部門9月曾策劃一件暗殺流亡丹麥的伊朗反對派首腦的行動,同時法國官員也認定德黑蘭策劃襲擊今年6月底在巴黎舉行的伊朗反對派會議。

丹麥政府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直接將伊朗的指控帶到了歐盟會議現場,並且呼籲對伊朗採取制裁行動,而這一提議,得到了包括英國和法國在內的8個歐盟國家支持。


要知道,歐盟作為保護伊朗核協議最核心的一員,其和美國圍繞伊朗問題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分歧,歐盟為了維護伊朗核協議甚至推出了一個新的國際跨境支付體系,雖然該支付體系SPV主要是針對伊朗貿易結算不受影響而設立,但顯然中俄的加入,讓外界將歐盟該舉措定義為對美國主導下的國際支付體系的揭竿而起和另起爐灶,意味著揭開了挑戰美國金融霸權的第一章。

顯然,歐盟此舉犯了美國的禁忌,美國這次啟動新一輪制裁,豁免了8個國家和地區,但唯獨沒有放過其最親密的盟友歐盟,打壓之意,十分明顯。

顯然圍繞伊朗制裁問題,美國和歐盟之間的博弈,即將展開。而不同於中俄對伊朗的支持是基於戰略因素,歐盟和伊朗之間更多的是經濟上的關係,雙方的互信度其實很低。這也就產生了一個潛在的問題,在美國的打壓下,歐盟在伊朗問題上的態度能保持多久?同時歐盟還有一個不穩定的因素是,歐盟成員眾多,其決定是由成員國一致決定,內部不協調的聲音一直存在,所以歐盟在伊朗問題上的態度很容易被從內部瓦解。



而這次丹麥指控事件,可以看出是歐盟內部對伊朗問題產生的不一致的聲音。而且藉助該事件,顯然歐盟已經有了一個轉變態度向美國妥協的臺階,這就是伊朗擔憂的地方。

除此之外,美國公佈的豁免名單也是用心險惡,中國是伊朗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也是“保護伊朗聯盟”中重要一方,給與中國豁免權而對俄羅斯、歐盟進行連鎖制裁,顯然美國是要分化該陣營。

伊朗目前處境不妙,所以軟化態度也是為了拉攏和穩定上述伊朗在核協議上的夥伴。


中評軍事


嚴格來講,一切的對抗,其實都是為了最後的妥協。因為無休止的對抗是沒有贏家的。美國和伊朗這對冤家,缺的是一個利益的平衡點。

伊朗伊斯蘭政權的訴求,往大了說,是要輸出革命,滲透乃至顛覆所有遜尼派君主制國家的政體,在這些國家複製伊朗模式,以什葉派教法統治整個伊斯蘭界。經過1979年到現在將近四十年的努力經營,伊朗的革命工作可謂成績斐然:黎巴嫩真主黨成為了黎巴嫩境內唯一的非政府軍事組織、也門胡賽武裝成功撬動了沙特邊界、敘利亞和伊拉克成為了什葉派革命的重要枝幹……他們和伊朗一起,鑄就了一條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什葉派板塊,形成了對遜尼派力量的半包圍態勢。什葉派力量從未如此強大,伊朗這個並非是伊斯蘭教創始地的國家,既然無法以民族文化擴張的方式制霸中東地區,就只能藉助宗教的力量來實現宏圖霸業,自然就會希望什葉派力量可以更加強大下去。

而美國的訴求,是要把這個以伊朗為龍頭什葉派板塊給拆解掉。保護以沙特為首的親美勢力集團的安全,以及以色列的利益和安全。

如果伊朗堅持輸出伊斯蘭革命,而美國堅持剿滅伊斯蘭革命,雙方的博弈只能走向零和結局。只能兩敗俱傷。當前任何一方都不願意這一天過早的到來,因為目前誰都沒有足夠的底氣去承受後果。所以暫時性的妥協是必然的,總不能一直這麼耗下去吧?之前2015年雙方簽署的《伊核協議》,就是一種暫時性的妥協:美國成功阻止了伊朗的核武器研發,代價是解除對伊朗幾十年來的制裁封鎖;而伊朗得到了暫時的鬆綁,經濟快速起飛,代價是放棄了以核武器擴展革命成果的終極方式。雙方各自消停,養精蓄銳,以待再戰。不出所料,美國只是養了三年,就宣佈退出《伊核協議》,美國肯定是要退出的,因為2015年那道妥協性的《伊核協議》沒有完全閹割伊朗輸出革命的力量,伊朗仍然保留了十五年之後“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力,以及研發彈道導彈的權力。與此同時,伊朗為了應對這場早晚會來的二番戰,加大了把革命輸出到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和也門胡賽的力度,作為和美國博弈的籌碼。美國如果不重新把伊朗綁起來,按照伊朗的發展速度,以及伊朗和中俄的各種聯繫,十五年之後天地很可能要翻轉。

所以美國以新十二條為新目標,精準擊殺有關伊朗核能力的落日條款、彈道導彈研發權力、支持地方極端組織能力;以全面制裁伊朗能源、金融、造船、航運等經濟命脈為手段促成這個新目標。這個全面制裁計劃,8月6日完成第一階段,11月5日執行第二階段。和2011年內賈德當政時期一樣,伊朗政府還是會繼續以往的套路,一邊強硬表態絕不妥協,一邊隨時準備“有條件的妥協”,美國何嘗不是準備“有條件的妥協”?他的態度從“讓伊朗石油出口清零”到現在又轉變為“允許八個司法管轄區”繼續購買伊朗石油,就是標誌。而伊朗政府現階段的“條件”,就是在2015年《伊核協議》的框架內和美國進行談判——伊朗既然提出的是這個“條件”,說明伊朗肯定要求繼續保留一定的輸出革命的力量,至於是哪一部分,就看美伊雙方各自的牌技,以及雙方的取捨。可以預見的是,無論最終美伊達成什麼樣的新妥協,只要伊朗的訴求和美國的訴求還是呈現出這種完全對立的關係,他們之間的三番戰還會有。

直到有一天,美國的極限施壓最終讓伊朗政權屬性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或者伊朗的閃轉騰挪最終讓美國徹底放棄了對伊朗的敵視態度,雙方之間的博弈才會階段性的結束。到底會是那種結果呢?以實力比對來判斷,前者居多。


獨釣寒江


伊朗外長稱伊朗願有條件與美國開啟談判,伊朗是準備妥協嗎?我來淺述一下我的看法。

據伊朗媒體5日報道,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日前表示,伊朗願與美國就新的核問題協議開啟談判,但美國需首先改變對待2015年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方式。這說明伊朗確實有意向和美國談判,其實伊朗也是對美國持畏懼心理的,畢竟伊朗和美國相比實力不是差了一點兩點,雖說伊朗目前的實力在中東地區還算不錯的,而且也有核武器,但是伊朗核武器能不能捱到美國本土的邊就不得而知了,而美國基本可以定點打擊伊朗全境,所以呢伊朗還是非常害怕美國做出下一步動作的。不過呢,伊朗也不能輕易的做出妥協的態度,而是附加了條件的,那就是美國改變伊核問題的態度。說明伊朗還是挺硬氣的,準備妥協之前都能找個附加條件和美國談判。




其實伊朗跟美國提條件不是第一次了,在38年前伊朗也跟美國提過談判條件,不過美國允諾了,那次談判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美國都沒有找伊朗麻煩,只是關係破裂而已。什麼事呢?就是伊朗人質危機事件。整個事件鬧了444天,最後就是伊朗放人,美國取消制裁伊朗。當時伊朗願意釋放人質,那是因為處於兩伊戰爭時期,伊朗害怕美國聯合伊拉克對伊朗進行打擊,美國也擔心伊朗撕票,其實美國就是怕制裁伊朗之後美國的石油供應跟不上,就跟伊朗談妥了。說到美國的石油供應,當時美國可是非常依賴伊朗的石油出口的,也就是說38年前美國能和伊朗談妥,那完全是出於美國自身利益考慮,而現在情況如何呢?美國會答應伊朗的條件嗎?

38年前美國是石油進口大國,那時候美國剛好在準備石油儲備計劃,大規模的從世界各地進口石油。而如今的美國已經從石油進口大國轉變為石油出口大國了,美國現在基本不會受到伊朗影響,所以這幾年美國會重啟伊朗制裁案。那這是不是意味著美國不會妥協呢?這也不一定,雖然美國和伊朗沒有直接的利益糾葛,但是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都跟伊朗有著利益來往,如果美國依然要全面制裁伊朗,那肯定會損害許多國家的利益。而且美國也確實做出了一定的讓步,允許部分國家向伊朗進口石油。


伊朗和美國都知道,如果這樣僵持下去,對雙方都不太好,美國也多次找伊朗就關於新伊核問題進行談判,只是之前特朗普沒有放鬆對伊朗的威脅,於是伊朗肯定也不爽,但最近特朗普做出了一定的讓步,特朗普給自己一個臺階下了,那麼伊朗也得給自己一個臺階下。不過特朗普會不會改變2015年對伊核問題的態度呢?我覺得還是有可能的,至於談妥之後會不會又改變就不得而知了,對於特朗普這個變臉宗師來說,隨時變卦很正常。當然了,特朗普被打臉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估計他還能承受住再一次的打臉行為,畢竟為了給自己臺階下,他沒少被打臉。既然找臺階下,就要做的徹底一些,如果死咬著之前的伊核問題不放,美國就會處於非常尷尬的地步,對美國而言都是不太好的。

所以呢,伊朗出於自身考量很有可能再次跟美國談判,美國也很有可能改變原先的伊核問題的態度,同伊朗確定一個全新的伊核協議,畢竟這樣對美國對伊朗甚至對世界而言都是不錯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