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缺失”的石器時代技術被發現,填補亞洲考古記錄空白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英國《自然》雜誌19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中國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預製石核工具。這些工具可以追溯到170000年至80000年前,填補了亞洲考古記錄中的空白,其同時挑戰了過去的一種假設:先進的工具製造技術引自西方。

非洲和歐洲的考古證據顯示,在300000年至200000年前,發生了所謂的第二技術模式石器向更加精巧的第三技術模式(勒瓦婁哇技術)石器的轉變。前者指雙面斧,主要通過從石塊上敲下石片,故意留下石核製成;後者通過從預製石核上打下的單個石片製成。

但是中國的考古記錄顯示,中國似乎未經過第三技術模式工具的發展,從第二技術模式石器直接躍至40000年至30000年前左右的第四技術模式刃石器。因此,有人提出第四模式技術從西方通過人口遷移傳至中國。

此次,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研究人員李博(音譯)及其同事,分析了過去從中國西南地區觀音洞挖掘出來的2273件石器,發現45件(4件工具、11塊石核和30塊石片)具有勒瓦婁哇技術風格的敲擊或鑿剝特徵。

研究團隊利用光學刺激發光技術(OSL),測得上述石器的年代約在170000年至80000年前,與西方使用第三模式技術的時代一致。這些發現意味著,可能是族群變化或是趨同技術進化導致中國出現了類似西方的勒瓦婁哇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