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首霸並不是齊桓公,而是這個小國,可惜曇花一現!

鄭國,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開國君主為鄭桓公,建都陝西棫林;鄭武公跟著周平王東遷到了虢鄶之間;到了鄭莊公,又遷都到了鄭韓故城遺址,一直到鄭國滅亡。鄭國立國432年,建都鄭395年,國家版圖主要在今天河南省的中部。

春秋時期的首霸並不是齊桓公,而是這個小國,可惜曇花一現!

鄭莊公,作為歷史上鄭國有名的明君,靠著他的雄才大略,使得鄭國成為第一個在春秋時期強勢崛起並稱霸的諸侯;在名相子產的治理下,鄭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鄭國國力強盛,在當時有著“天下諸侯,莫非鄭黨”之說。春秋爭霸的序幕也是由鄭國一手揭開,鄭國的霸業在鄭莊公的時候完成,所以,鄭國興盛的時代又被稱作“鄭莊公小霸”!

春秋時期的首霸並不是齊桓公,而是這個小國,可惜曇花一現!

在周平王東遷洛邑之後,周是王朝的實力和威望愈發的下降。當時的諸侯國一片混亂,今天臣弒君,明天子殺父,晉國忙著內部奪權,秦國忙著和戎人作戰,齊國跟魯國打個不停,楚國剛開始發展,其他宋、陳、衛……等小國國力薄弱。鄭莊公父子趁著諸侯如此混亂的局面,開拓經營,趁勢發展,為春秋爭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鄭國受封較晚,是在周宣王二十二年才受封諸侯國。鄭桓公又是周宣王的母弟,封地在周王畿之內。在周幽王之亂爆發之後,鄭桓公在抗擊犬戎進攻的時候中箭身亡。鄭武公掘突繼位,鄭武公即位之後,參加了諸侯勤王、收復鎬京的戰爭,在周平王東遷的時候積極護駕。為此,倍受周王室的倚重,在鄭莊公即位後,仍舊擔任王室的卿士,執掌中樞。從鄭桓公到鄭莊公,這三代人都是非常有頭腦,利用和周王室的關係,精準的把握時機,使得鄭國的國土面積不斷的增加,鄭國的國力不斷的變強。

春秋時期的首霸並不是齊桓公,而是這個小國,可惜曇花一現!

鄭國是個商業大國,以商業發達聞名於世,商業的繁榮發展使得鄭國有著極好的經濟基礎,良好的經濟基礎是鄭國爭霸的一個重要的條件。商業的發達也使得鄭國有足夠的經濟大力開發荒地,發展農業、手工業,並且對鄭國的軍備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是鄭國在春秋初期率先強盛起來的重要因素。

不得不說,鄭莊公是一位極有雄才大略的君主。鄭莊公在位四十三年,憑藉著他在周王室的地位,和極其精準的戰略眼光,在政治、外交、軍事各個方面大放異彩。在鄭莊公的領導下,鄭國隱然的成為了春秋初期的第一小霸!然而在鄭莊公死後,鄭國便陷入了內亂。

鄭莊公有十一個兒子,太子為忽;然而鄭莊公卻寵愛另一個兒子突,並且突非常有才智,而且不甘於居於人下,鄭莊公為了鄭國的安定,忍痛把鄭公子突送到了宋國。但是這種安排並不能消除鄭國的隱患,在鄭莊公臨死前,就預料到了鄭國的內亂:“鄭國自此多事矣!”

春秋時期的首霸並不是齊桓公,而是這個小國,可惜曇花一現!

在鄭莊公死後,太子忽繼位,是為鄭昭公。鄭昭公繼位後,同年宋莊公逼迫祭足改立鄭公子突為君,結果鄭昭公流亡櫟邑。鄭公子突即位,是為鄭厲公。鄭國也陷入了鄭昭公和鄭厲公之爭,鄭國國內一片混亂。在不斷的內亂之中,鄭國慢慢的失去春秋爭霸的實力,周圍的諸侯國逐漸趕超鄭國,就是到了戰國時期,鄭國仍舊處於內亂當中,作為春秋初期第一個強勢崛起稱霸的諸侯國,就這麼曇花一現,直到戰國時期鄭國被韓國所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