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版《三國演義》有哪些穿幫之處?

用戶64077400


哈哈哈不請自來,還真收藏過幾張穿幫鏡頭的截圖,正好這時放出,只為諸君一樂。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1、晉武帝司馬炎

無論古人今人,都有蓋棺定論一說,定的是什麼論?對於皇帝來說,諡號就是對他這一生最簡短又精闢的定論。所以諡號一般都是死後才有的,晉武帝司馬炎這個武字,其實就是對他一生的總結。在這裡直接出現了恭請大晉武皇帝……這是在詛咒他早死嗎……

2、怪不得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董卓、公孫瓚、袁術、袁紹等豪強並起,但後來都被曹操的風投蓋下去,原來是因為曹操掌握了核心科技,和最先進的機動部隊,看屏幕左上角的五菱宏光,原來曹軍中還有不少秋名山車神。

3、玉米。玉米這東西原產自美洲大陸,一般認為在十五十六世紀之後,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和新航路的開闢,全球貿易網的形成,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才開始傳入中國。但是從這一幕來看,這一論斷是錯誤的,曹操早就建立起來了龐大的艦隊,完全可以橫跨太平洋,只不過在赤壁被一把火燒了,千古罪人借東風的諸葛亮啊,阻止了文明的交流,限制了我國向外發展的能力!(認真臉,很嚴肅的說)

4、考古學家可能還沒發現,早在漢代我們已經有了很完善的電力供應系統,你看這大殿裡,開關安的多好,晚上把燈一開,各位來能繼續討論國家大事,多好啊。延長辦公時間,提高辦公效率。

5、誰在行軍路上亂丟菸頭!你看讓扛旗的小兵不小心踩到,還摔了一跤,旗杆都給摔斷了!!

6、震驚,不明來歷人物驚現丞相與魯肅的室外會議之中。據當事人介紹,不明來客似乎也是一臉懵逼,不敢接近,只敢隔著小河遙遙相望。

7、夭壽啦,劉備才是最大反賊,你看大漢皇帝漢獻帝還在的時候他就不尊漢室,自立旗號,這是嚴重分裂大漢王朝的表現,怪不得曹丞相老打他。

8、還有經過研究終於發現東吳能和曹魏、劉蜀硬剛的原因了,原來是大都督充分發揮了武士道精神!(這種帽子,完全不是中國鎧甲的形式,反而和日本戰國時期武士的帽子非常相似)

9、神秘來客再次出現,不過這次也是遙遙的望著劉皇叔的背影,不知道心裡在想著什麼。輕輕地你走了……


於史他說


理一理,真不少。

1.第23集 《大破袁紹》

故事講的是袁家三子均亡,郭嘉新喪,曹操坐穩中原,慷慨激昂,躊躇滿志。曹操在山上吟誦《觀滄海》。這都沒什麼問題,而且也是很棒的原創劇情,問題就在最後一句:幸甚至哉,歌以頌之。

這裡錯了,應該是歌以詠志。PS:編劇沒文化,《觀滄海》都不會背。

2.玉米 (第21集《官渡之戰(上)》)

曹營中士兵拿起玉米就吃,袁軍箭塔士兵一箭把他射死了。

玉米是元明時期傳到中國的,看來這個士兵是個穿越者,為了阻止他改變三國的歷史進程,袁軍弓箭手毅然把他射死了。

講個幕後花絮。電視劇拍攝時期,孫彥軍(劉備)、陸樹銘(關羽)、李靖飛(張飛)三位演員曾一起去景區偷玉米解饞,奈何劉備武力值太低當場被農民抓住,關羽、張飛成功脫逃。

因為偷玉米劉備還交了罰款……武力值是多麼的重要呀

3.晉武帝 (第84集《三分歸晉》)

皇帝的諡號是死後才有的,這是個小失誤。


磚家很無語


諸葛亮北伐舉個大旗寫了個“蜀”字,基本就等於舉個大旗寫個“叛軍”了


夜半觀史


先解釋一個被網友們噴了無數年的穿幫……

蜀漢的旗幟問題。

很多人說九四版《三國演義》的蜀漢軍隊的旗幟打錯了。諸葛亮的軍隊應該打【漢】字旗,而不是【蜀】字旗。

這裡要糾正一下!其實電視劇中也不每次都打的是【蜀】字旗,有時候也是【漢】字旗。比如諸葛亮誓師北伐時,身後就是一面大大的【漢】字旗。


所以,老版三國的蜀漢旗幟問題,就不能說是搞錯了。而是因為分工拍攝,每個劇組的分別準備道具,工作人員給搞混了。

同樣的錯誤,在曹操的旗幟上也發生過。



旗上的曹字,一會兒寫【曹】字,一會兒又變成了【曺】字。這其實也是分劇組拍攝所致。當時的寫法應是曺。

而且嚴格來說,《三國演義》原著小說中用的就是【蜀】字,比如第八十五回:

孔明暗令人留住鄧芝。多官皆散,孔明請芝到書院中,問芝曰:“今蜀、魏、吳鼎分三國,欲討二國,一統中興,當先伐何國?

看清楚了,這個【蜀】字可是小說裡面諸葛亮自己說的。

所以,諸葛亮北伐打的【蜀】字旗,可以說電視劇不符合真實歷史,但是不能說電視劇不符合《三國演義》小說。畢竟老版三國的名字就是三國演義,人家導演已經直接了當告訴觀眾了,自己拍的是小說,不是歷史。

反倒是高希希拍的新三國,宣傳的時候就說自己拍的是三國,不是演義,希望觀眾不要用演義的角度看待他的作品。結果拍出來的還是演義,連劉備自己都說自己是蜀國……

新版的三國才叫丟人丟大了……

————————分割線————————

電視劇的穿幫,我收集了十八處。其實很多都被網友找到,並扒出來了。

第一集:城牆上的牌匾沒有字。

可能是因為影視城剛建好,還沒來得及貼字。


第四集:曹操背後的白色的線,如果我沒有猜錯,應該是電線吧?


第五集:左上角有一輛麵包車,右上角還有三輛車。

第六集:曹操的詩句穿越了。

曹操追擊徐榮失敗而回,與十八路諸侯鬧翻,自己一個人走了。當時的畫外音是曹操朗誦的《蒿里行》: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到這裡沒什麼問題。但下兩句: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袁術表示:太早了吧,我還沒動手呢……


第十四集:這一集有三個問題。

第一個穿幫是漢獻帝當朝認皇叔,太監拿出宗族氏譜表念,表上最後一列居然寫著臺詞的最後一句:“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族譜的格式是XX生XX,這裡正確的寫法是劉弘生劉備,而不是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第二個錯誤是漢獻帝的冕服。

冕服的下襯顏色不對。漢朝時,還不尊崇明黃色。

這才是對的……

PS:其實漢朝的皇帝並不是整天都穿冕服,上朝也不穿的。


第三個穿幫是劉備對許褚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已面辭“獻帝”?

這一段沒有字幕,但是我保證劉備的發音絕對是xian,要麼是獻帝,要麼是先帝。但問題是,先帝是死了的皇帝,劉備怎麼跟先帝面辭?而獻帝乃諡號,也是死了才會有……



第十五集:曹操在董承的衣帶詔上鉤絕,可以明顯發現字體與十四集時,劉備簽名時的衣帶詔是不一樣的。


難道衣帶詔還有兩份?或者曹操找人又抄了一遍?

第十六集:曹操親征徐州,半路上旗杆被大風颳斷,攝影師給了旗杆一個特寫,然後就看到地上有個菸頭。



第十八集:亂入的道具工作人員。

畫面中紅色的“血液”,是右邊工作人員用水管子噴在上面的。



第二十一集:官渡之戰時,袁紹的軍隊在吃燒餅,曹操的軍隊吃玉米。

吃玉米不多說了,明朝中後期才傳入中國並大面積種植。

袁紹軍隊吃燒餅,也值得商榷。雖然東漢時就已經有胡餅了,但是漢朝軍隊的口糧,主要還是以小米粥為主。因為當時缺鐵器,部隊只能用陶器烹製食物。軍人平時基本是都是吃煮的東西,而做餅很麻煩,不符合漢朝的實際情況。

第三十四集:左上角有幾個現代裝束的人。



第四十集:周瑜和魯肅拜訪劉備,船頂上有三個攝影師。



第四十四集:劉備拐孫尚香回荊州時,右上角出現一名二十世紀裝扮的男性。


第六十九集:諸葛亮的腿露出來了,沒有穿褲子……

第八十四集:這一集也有三處穿幫。

其一、臺詞又穿越了。


武帝是諡號,死了以後才有。這裡確實是電視劇搞錯了。

其二、這一集的最後部分,為什麼司馬炎登基時,受禪臺下面會有吳國的人下跪?吳國可是十五年之後才被滅掉的。

或許是經費不夠,後面的內容不拍了,導演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表達天下歸一的理念吧……

其三、司馬炎的披頭散髮,明顯不符合當時的禮制。


據說司馬炎愛披頭散髮,但這可是司馬炎登基的場合,還能如此不嚴肅?

而且圖中右下角的兩位大哥也穿幫了,一頭二十世紀才有的平頭髮型,看起來很別緻。


Mer86


1994版《三國演義》我已看過十餘遍,注意的是哪些人物演得好,哪些情節精彩,哪些話語值得品味令人叫絕,至於穿幫之處真的沒怎麼發現(看什麼劇我也沒注意過穿幫),只注意到一個明顯的錯誤,那就是後半部中蜀國的大旗上應該是“漢”字而不應該是“蜀”字,因為劉備集團之所以能與曹操、孫權鼎足天下,主要就是在名義上承襲了大漢王朝的正統,加上安撫了當地民心,如果大旗上以“蜀”標榜,就等於承認了自己是非法組織,在道義上就已經輸給人家了,還奢望什麼光復漢室?所以說那是錯誤的。


普通一兵33


“蜀”字大旗應該寫“漢”;

玉米出現的時間太早;

喝茶是沏的,沏茶到明朝才有,漢應該是煮茶;

戲中馬屁股上有阿拉伯數字(當然這是戲外點數用的);

攻打荊州四郡時劉備等人在大帳裡坐的馬紮(感覺出現的早了)。


DefLeppard



見你不易


太較真就沒有戲劇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