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的智能,京東的顛覆變革蓄勢待發!

人工的智能,京東的顛覆變革蓄勢待發!

對不起,我要養豬了!

京東搞電商是本行,搞金融可以理解,搞物流也不稀奇!但是,今天京東要乾的這件事,估計很多人打死都想不到:京東要養豬!

今天上午,京東在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宣佈了一個重磅消息:京東要養豬了!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養豬!不過,劉強東要乾的,不是一般地養豬,而是人工智能養豬!

今天,京東宣佈:將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機構深入合作,自主研發並推出集成“神農大腦(AI)”+“神農物聯網設備(IoT)”+“神農系統(SaaS)”三大模塊的智能養殖解決方案,開始人工智能養豬。

劉強東養豬不是玩玩而已:如果整個中國養殖業應用這一解決方案,每年至少可以降低行業成本500億元。

一年部署,說幹就幹!

這次劉強東動真格了!

有人或許會問:養豬還能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養豬,和普通養豬,究竟有啥不一樣?

當然不一樣!

很多人估計不知道,養豬是一個技術活。無論是生育還是長大,無論通風、溫度、溼度,哪一環節哪一指標出問題,小豬就可能一命嗚呼。

京東表示:京東養豬,其生長速率、繁殖性能、豬肉品質、料肉比例等關鍵環節都與智能化息息相關。

怎麼個智能化呢?要知道,為了把豬養好,京東將使用全流程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獨創了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3D農業級攝像頭等先進設備。

這些機器人既會看病,又會保健,還能幫母豬多生仔,可以大大提升養豬效率和收益。

在劉強東的養豬場,小豬一出生,養殖巡檢機器人就可以通過攝像頭,自動分析並記錄仔豬的出生數量、順產還是剖腹產。

每一頭豬從出生之日起就有自己的檔案,能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豬的體重、進食情況、運動強度、頻率和軌跡等數據,都將被飼養機器人所採集和分析。

如果一隻豬長臥不起,那3D農業級攝像頭就會判斷它是懷孕還是病了,提醒人工及時介入,如果只是豬想偷懶,飼養員就會讓它多走走,以免影響料肉比。

豬的體溫和和咳嗽聲一旦出現異常,就會被紅外測溫技術和語音識別技術分辨出來,第一時間做出疫情預警。

人工的智能,京東的顛覆變革蓄勢待發!

劉強東利用人工智能養出來的豬,可以將養殖人工成本減少30%-50%左右,降低飼料使用量8%-10%,並且平均縮短出欄時間5-8天。

換句話說,這些豬吃得更少、長得更快、身體更好。

另外,可以想見,劉強東養的豬,其生長和配送的這些數據,都將存在檔案裡。未來,消費者買豬肉時,只要掃碼,就能獲取豬的全部生長信息,健康指數及配送信息。

京東剛開始人工智能養豬,騰訊據傳在搞人工智能養鵝,接下來還會不會出現搜狗養狗,天貓養貓,蘇寧養小獅子呢?

大家拭目以待吧!

對不起,我要辭職養豬了。

別看不起養豬業!今天,很多人對養豬的印象,可能還是兒時農村親戚家的那間豬棚。但其實,現在中國生豬一年大約出欄7億頭豬,產值已高達1.6萬億元。中國一年消耗豬肉大約為5000萬噸,每年人均豬肉消費量在59公斤左右而且還在上升。這是一個多大的產業。

人工的智能,京東的顛覆變革蓄勢待發!

全世界二分之一的豬養在中國,但這個行業現在仍然存在生產效率低以及抗生素使用嚴重等問題。消費者的痛點就是最大的商機,把豬養好,生產出又便宜又好吃的豬肉,就能夠攻佔這個1.6萬億元的大市場。

何況,京東養豬,還只是一個起步。在趟出人工智能養豬的路子後,或許京東還將以豬為開始,開始人工智能養雞、養鴨、養牛,進而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京東養豬,告訴我們: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正在從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向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方向發展。人工智能將顛覆、賦能和提升眾多的傳統產業,在這個過程中,主動擁抱、順勢而為者將一騎絕塵,漠視不顧、抱殘守缺者或萬劫不復!

京東養豬,告訴我們:今後,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所有的傳統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人工智能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會像一輛無堅不摧的戰車,讓原來號令天下的巨頭搖搖欲墜。一大批企業將要消失,一批新企業正在誕生!

京東養豬,告訴我們:任何一次商機的到來,都必將經歷五個階段: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學不會、擋不住。先知先覺經營者,後知後覺跟隨者,不知不覺消費者 只有敢於創新、敢於嘗試,才能打開一扇新的大門,發現一片新的天地。

企業家精神,就是永不停歇地破壞舊模式,永不停歇地創造新思想、新模式、新生活。在今天這樣一個十倍速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中國人!

一場顛覆中國養豬業的變革正蓄勢待發!

祝福創新,祝福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