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跌了20%,國內卻10%都沒有,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看?

陪你長大永遠在你身邊


國際油價咱們一般說的是原油,也就是未加工的,這是存在浮動空間的,人工成本逐年增加,各種稅收,都會影響油價。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原油屬於戰略資源,而且是不可再生資源,這樣的資源對於資源匱乏的國家而言,都是要大量儲備的,中國不是產油國,油價高的時候,我們只能優先保持國內各項的生產所需,你也沒有多餘的錢搞儲備。

但當國際油價下跌時,這對於原油消費國而言是絕對的利好,是儲備的大好時機,同時從國家層面而言,本次的油價下跌只是時間週期或者說是國際局勢政治的對抗而已,上漲只是遲早的事情。

這是一次機會,我低價買進,一毛錢不賺,在按同樣的價格賣給你,那我是賠本賺吆喝呀!

所以國際油價跌了,國家正是儲備戰略資源的時候,也就不可能多錢買進多錢賣了,百姓得實惠,但是有個限度,這是國家的戰略。


A趨勢財經A


這個的確令人費解,

明明布倫特原油價格從86.74美元/桶跌至現如今的65.97美元,累計跌幅超過﹣23.94%;而NYMEX原油價格也從最高每桶76.9美元一路跌至55.95美元,跌幅更是超過了﹣27.24%。而國內92#成品油價格才從最高7.95元/升跌至7.65元,即使明天(11月16日)國內油價還會下調,累計跌幅也不會超過﹣10%的!如果能與國際油價同比例下跌,國內油價就可以進入“6元”時代咯!

到底是啥原因造成的,其實這與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機制,時間上會有一些滯後,不能完全反應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化,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通常所說的國內油價“十日”一調。其基準價格是參考國際三大原油期貨(布倫特、迪拜和米納斯)過去22個工作日的價格變化幅度,通過加權平均值(布倫特:迪拜:米納斯=4:3:3)計算出來的。只是每隔10個工作日調節一次罷了!

換句話說,國內成品油價格最近一次(11月3日)汽油供應價格降低了﹣375元,92#油價對應下調了0.30元/升。參考的國際原油區間價格是10月4至11月3日的平均價格,與9月5日至10月4日的平均價格進行對比,來決定此次價格是上調亦或是下調,以及調整的幅度!

這種機制,雖說會有明顯的滯後,但卻可以有效的緩解國際原油價格短期波動,對於國內油價變化的衝擊!換句話說,就是國際油價上漲,國內漲不動;國際油價下跌,國內跌不了!

舉例來說,布倫特原油價格從8月15日的每桶70.30美元一路上漲至86.74美元,漲幅超過﹢23.38%,而同期國內92#油價只從每升7.37元漲至7.82元,漲幅只有﹢6.10%,明顯小於國際原油價格的幅度。

總之,國際原油價格跌了﹣20%,國內卻只有﹣10%,這個是受國內油價調整機制的影響!並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地方!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


財經者思


進入11月份之後,國際原油上演了12連跌的戲碼,整體下跌幅度超過了20%,不過國內成本油卻並沒有怎麼變化,不過這並不稀奇,畢竟國內油同國際原油的相關性一直都不強,向來都是跟漲不跟跌,至於其中的邏輯肯定不是桶貴了就能解釋清楚的。

這主要在於國內成品油的定價權主要控制在三大油企手裡,市場化程度不是很深,所以價格會存在滯後,再加上我國對國際原油進口的依賴性很高,國內消費的成品油的價格很大程度會受到進口國際成本的影響。雖然目前原油跌了20%,但是此前進口的原油的成本在高位,也就導致了目前國內油價的下跌幅度有限,搞清楚了這點,你就能明白為何國際油價同國內油價往往不同步,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背離。

雖然上週五國內油價宣佈下調,但是要知道國際原油在1個月之前就開始下跌了,這就是典型的上面所說的滯後表現。


侯賢平


漲的時候一分一釐都很標準 還非常速度!跌的時候能少就少 按16號調價 應該降5.5毛左右!就算不算稅也是這個幅度!按這樣的流氓機制!油價只會越來越貴!今年油價漲漲跌跌後回到60甚至不到60!然而油價比當時貴了7毛左右!什他媽調價機制


每天就這樣過嗎130


我覺得很正常,沒有什麼啊,我們一直不都這麼過來的麼,這都算不錯了,經常人家跌我們漲的,一到節日必漲無疑,管你什麼國際油價。有一些二逼磚家天天在這裡霍霍,天天跟狗一樣亂咬,能不漲價嗎?漲價的時候一個個偷著樂,剛一降價立馬就跑出來了,什麼蝴蝶效應啊,什麼一些烏七八糟的怪論全都出來了,所以不用問了,只怪磚家太多


梧桐落雨72136


近期國際原油累計跌幅已達30%。需要注意的是,國內外原油是一起跌的,但國內成品油並不同步,反而往往表現出跟漲不跟跌的異常現象,這除卻國內獨特的“十日”一調價格滯後外,國內成品油的定價權市場化不夠,壟斷在三大油企手中,也有一定的關係。

目前國際油價的確是比十年前低,54美元/桶,但成品油作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物資,價格的制定並非想象中簡單。

  • 畢竟考慮數據背後存在的油品升級、消費稅、定價機制以及貨幣存在的貶值等複雜因素,僅僅通過簡單的數據對比漲跌,想證明什麼,並不合理。

至於說桶貴了,就當它是個笑話吧!

股海獵人


國際原油價格在10月份布油最高突破了85美元/桶的高位,進入11月,1-13日一波12連跌加上最近幾天的幾次跌幅,布油已經跌至62.53美元/桶,與高位相比跌幅高達26.4%。國內油價在10月份接近破8,到目前,剛剛過去的11月16日24時的調價窗口創下了4年來的最大跌幅,國內油價普遍在7.2元/升左右,跌幅10%。

為什麼會造成國內油價調整幅度和原油價格調整幅度不同的情況呢?

其實這種現象我們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調價機制的問題,我們國內的油價調價基準是參考三地國際原油期貨平均價格變化幅度來確定的,國內目前實行的是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所以在油價變化幅度上,國內油價會有一定的滯後性,也可能會出現某一天,國際油價突然劇烈波動而國內油價不調整的情況,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化傳導到國內會有一定的時間差,變化幅度也不會實時聯動。

不過新一輪的調價機制已經有效改善了上一次調價機制的弊端,跟漲不跟跌的情況已經得到了有效改善,目前國內油價的總體趨勢已經基本上和國際原油同步了,只是調整幅度會有一定的差別。不過我們不需要過多的關注這些,我們還是期待下一輪的油價下跌吧,目前原油持續下跌,下一輪調價窗口很大概率會繼續下調,國內油價有望跌入7元以內。


不立而立


國內成品油價格最近一次(11月3日)汽油供應價格降低了﹣375元,92#油價對應下調了0.30元/升。參考的國際原油區間價格是10月4至11月3日的平均價格,與9月5日至10月4日的平均價格進行對比,來決定此次價格是上調亦或是下調,以及調整的幅度!

另外更讓人費解的是,10年前80美元國際原油價格下的汽油價格,和如今80美元原油下的汽油價格也不相同。

這個道理就跟麵粉價格和麵條價格一樣,十年間麵粉價格沒漲多少,飯館的麵條價格卻翻了一倍。

只有一個調價週期在16日24時執行。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下跌的過程被三條調價線分割開來。由於石油價格採用的加權平均值,價格密集區域權重佔比較大,而最高價和最低價在實際中的作用相對較小。看似整個下跌幅度接近30%,但是均價的變化率卻依然很小,所以每次調整的幅度仍然比較小。

今天有很多的朋友給我發來感謝留言說,墨老師,您太牛了,看了您【墨龍微信公眾號: wuweicg】的選股文章,我們也抓到了摩恩電氣的3個漲停,太感謝您了,您能不能給我講一講本週可以佈局的潛力股。

摩恩電氣在11月11日股價發文章講解之後,這隻股票也是連續的大漲3個漲停,很多看了本人選股文章的新手股民,如果有提前建倉,是不是又賺了一波,應該還賺了不少,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50個點。

奇銳股份這隻股票,我們來看,在11月14日選出來後,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46%,很多的新手股民在看了選股法後都是抓到了這46個點的收益!

今天再給大家來選出一隻接下來有望從底部啟動地短線潛力股。

上圖這隻股票,在底部震盪整理後,目前放量上漲,後市將連續打板,能不能超過摩恩電氣的3個漲停,我們試目以待,想抓漲停的朋友,可以到朋友...圈查看, 這次不要再錯過了!

思路很多,牛股更多,墨龍希望下一個學會此種思路抓住牛股的,就是正在閱讀本文的你!當然,如果大家手中持有股票已經被套,不懂解套,不懂走勢,不懂操作,都可以一同探討,本人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墨龍微信公眾號: wuweicg】


無憑無據553


關於油價的問題已經回答了很多,國際原油跌了20%,並不意味著國內汽油價格也會跌20%,雖然二者有聯動關係,但原油的波動幅度要明顯高於汽油價格的波動幅度。

其次,通常說的原油價格是值的期貨價格,也就是在未來幾個月才會實物交割的價格,具有預見性。而我國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跟蹤的三大原油期貨過去22個工作日的平均價格變化幅度,每10個工作日調節一次。

比如說後天,也就是11月16日又到了調價窗口,而它的調整依據是參考的10月16日到11月16日之間平均原油期貨價格,相比於10月3日到11月3日之間的平均原油期貨價格的變化幅度。

這種調價機制具有滯後性和穩定性,其實是有一定好處的,符合現貨市場價格規律,可以穩定市場,壞處就是給人以誤解,會覺得國際原油跌了,為什麼汽油價格沒有跌。

當然也跟媒體宣傳有關,媒體就喜歡拿大漲大跌來寫新聞,原油大跌了,新聞成熱點,而過幾天又慢慢漲回來了,媒體又不宣傳了,因為沒人關心了,誰會關心這些細水長流的東西,這種情況很多,一算平均價格變化,其實均價變化幅度很小。



另外更讓人費解的是,10年前80美元國際原油價格下的汽油價格,和如今80美元原油下的汽油價格也不相同。

這個道理就跟麵粉價格和麵條價格一樣,十年間麵粉價格沒漲多少,飯館的麵條價格卻翻了一倍。

這個比喻可能不恰當,但理就是這個理,具體來說,漲價的根源在於養路費併入燃油稅,油品升級後煉化成本增加,貨幣貶值後運營成本增加。


至於國企呀,壟斷呀,這些都是無解的問題,其他國家看多了就會知道,一個德行,也並非我國油價高的根源。


藍藻能源


國內成品油價格,在9月30日~10月19日,這個週期裡汽油上調了165元/噸,柴油上調了160元/噸,正好抹掉了最高價格,形成調價後的均價水平線。可以看出在國際石油從高點,即美油WTI石油從最高點76.91美元/桶的價格,一路狂跌,於近日止跌於54.73美元/桶,整個過程裡下跌了22.18美元,跌幅更是達到了28.83%,創造了近34年來下跌幅度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紀錄。
在這整個的下跌的過程裡,國內成品油價格兩次調整已經完成,只有一個調價週期在16日24時執行。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下跌的過程被三條調價線分割開來。由於石油價格採用的加權平均值,價格密集區域權重佔比較大,而最高價和最低價在實際中的作用相對較小。看似整個下跌幅度接近30%,但是均價的變化率卻依然很小,所以每次調整的幅度仍然比較小。

上次成品油價格的調整在11月2日24時執行,石油價格的變化率是8.34%,下調幅度為375元/噸。而這一次的變化率當日已經超過9.06%,預計可調整幅度460元/噸。而明天開始,低點價格將再次拉低變化率至9.36%,預計可調整幅度接近500元/噸,這也是年內油價最大跌幅的下調了。

當然,這得感謝美國的不靠普先生,對沙特的一聲棒喝,“不要減產,油價應該下跌”,石油價格聞聲而跌,創單日跌幅最大水平,國內原油期貨更是跌停。否則,這次調整的幅度不會太大,可能僅僅接近上一次的調整幅度。

在兩次調整中,由於調價時基數的不同,國內成品油兩次累計調整可能達到15%左右。大家知道,這15%的調整是因為全球石油價格的大舉下跌造成的,我想三桶油也會心甘情願地支持這次油價的下調。或者在碰上搞活動,油價在優惠上0.4元,我們的油價已經迴歸了6元時代。

OPEC+在12月份維也納會議期間將討論減產計劃,或者會達成預計減產140萬桶/日協議。如果在這個計劃得以實現,石油價格將恢復上漲的模式,國內成品油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當然,這是以後的事情,先來看看這次油價下調的幅度會不會超過500元/噸吧!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