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讀朱清時現象?

正洪觀點


蘇格拉底認為不承認不知道的人是愚蠢的人,為此他得罪了當時的很多人,因而被由那些人組成的陪審團處死。現代科學已確認宇宙中近95%的物質未被人們認識。該是給蘇格拉底平反了吧?可是不承認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的人,照舊在做愚蠢的事。他們按他們的“知道“去評擊對“不知道”所進行的探索。

佛學與佛教有區別,若從對宇宙及生命的探索角度,“學”與“教”兩者類同於《道德經》與道教,尤其是“釋氏佛學”。所以首先奉勸諸位,不要一聽“佛學”就認定是宗教而搶起唯物主義棒子打過去。

第二,“佛”不是神,“佛”是“佛陀”的簡稱,是梵文,其意為“覺者”,如同今天我們將有科學發現的人稱為“科學家”沒什麼兩樣。被譽稱為“佛”的這位叫喬達摩.釋答多,他創立“佛學”並不像俗間傳說那樣只是“菩提樹下坐了七天而開悟”,而是經歷了七年的千辛萬苦。“佛法”不是他的發明而是他的發現,是指出一條通向智慧解脫人間困苦和阻危之路。佛通過自己親身體悟證實其“真實不虛”。佛將自己所探求的對宇宙和生命實相的認知向眾人宣講和教晦,引導人們走向智慧,確實成功地讓許多人收到實效,這些就是稱為”菩薩”、“羅漢”等等的人。後人將佛的演講整理成文,就是“佛經”。佛教是以佛經傳承佛學和佛法的宗教。可見,佛教的活動內容是以佛學為中心,但學佛學和練佛法不一定就是佛教,佛法解決人的心靈的問題,人人都有心的問題,解決心的問題的方法只有有效無效的考量而與宗教信仰無關。

所以,朱清時院士在生命科學中贊成佛學的論點,與某人在經濟學上贊成某學派的論點,在探索的意義上是一樣的,應該允許探索,同樣允許質疑,但有助於生命科學發展的質疑應該是有理有據的,而不是動輒在意識形態甚至政治立場上劃線,也不應該以身份定位。有理,即符合邏輯;有據,即非憑空憶想地武斷。朱院士體驗到了體內有“氣”,那是他依佛法修煉所得的真實體驗,試問攻擊者,你依佛法修練了嗎?沒修練,你根本體驗不到,憑什麼去否定別人的真實體驗?

筆者也體驗到了,朱院士說的,真實不虛!


白鶴排雲


首先朱清時老師是位資深的科學家,也是位教育家,多年擔任我國頂尖大學的校長,但他對量子力學及佛學的很多言論是錯誤的。

這裡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朱清時自己的領域是化學,在科學研究領域日益細分的今天,朱清時作為一個化學家發表對量子力學的看法並不具備權威性,換句話說從身份的角度講他是在以一個外行的身份說話。

第二點,即便朱清時是一名物理學家,當他發表關於量子力學和佛學的比較開放性的個人觀點的時候,我們也要區分哪些是他個人的意見,哪些是科學上明確的公論。

範式這個詞是著名科學史家庫恩發明的,用以指代研究一個學科時的典型問題和典型方法。

朱清時在做自己領域內化學的科學研究的時候是成功的,這個成功更多的是來源於他自覺地受到化學的研究範式的限制,換句話說他在研究化學的時候是“戴著腳鐐”跳舞,是遵循一些成見工作,正是這些成見和腳鐐使得他在研究化學的時候取得了成功,成就了他作為科學家的名聲。

在這個過程中他個人的創造性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我說朱清時是個科學家主要是因為科學厲害,而不是他這個人本身厲害。

朱清時關於量子力學和佛學的很多看法是比較開腦洞的,更多的是屬於他個人的觀點,這個時候就有可能很不靠譜了。實際上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科學家一旦脫離了科學研究的範式,自己真正想創造一些東西的時候就開始錯了(這個情懷很容易理解),而且還錯的很厲害。

朱清時是其中的一員,但還不是最著名的。

克魯克斯是上上世紀著名的化學家,同時他也致力於建立一個關於通靈的理論。

我們翻翻科學史會發現歷史上這些“浪漫的”科學家還不少,比如克魯克斯(克魯克斯管的發明者)和約瑟夫遜(1973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都研究過通靈。

約瑟夫遜是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之一,他在得獎之後就醉心於另類科學的研究,曾有記者尖銳的問他過早的成功是否會毀了一個研究者。

物理思維


首先,朱清時曾經是一個科學家,並不意味著永遠是科學家,更不意味著他的所有觀點都是科學的。

其次,現在的朱清時就是一個退休老頭,只代表他自己,不代表科學界,更不代表科學。不要把這個事情搞的意義那麼大。

第三,知識分子,尤其是退休之後的知識分子,尤其是理工科的知識分子,退休後喜歡搞點佛學、國學,大多數水平停留在心靈雞湯的水平,這種情況持續多年了,不是一天兩天。

第四,知識分子歷來是各種宗教的重災區,很容易接受。

遠一點的,從東漢中後期一直到唐宋,士大夫裡尊崇佛教的、拜天師道的,比比皆是。後來基督教傳入國內,明末清初也曾在知識分子中有不小的影響。

近一點的,從八十年代以來,各種氣功、神功之類的宗教活動裡,知識分子就不少,頂臉盆的,練氣功的,都很多。錢學森八十年代也為氣功背書過,現在已經成了笑話,但並不影響他在科學界的地位,他對國家的貢獻。現在朱清時搞佛學也一樣。

第五,退休之後的知識分子也就是退休老頭,喜歡搞點佛學、養生之類的,跟在公園裡跳廣場舞、用水寫大字、打太極,沒有什麼太大區別,本質上都是一回事。朱清時一會兒佛學,一會兒氣功的,也很正常,不用大驚小怪,就當成一個退休老太太喜歡打麻將就行。

第六,佛學有自己的知識體系,有自己的文化傳統,無論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還是西南地區的小乘佛教,都有自己的價值,但佛學沒必要因為多了幾個科學家信徒,就突然覺得自己高大上了。

第七,朱清時的言論之所以能夠引起社會關注,是以他曾經的科學家身份做背書的。如果他只是一個普通的退休老頭兒,可能就沒這麼多人關注了。這是媒體宣傳和輿論故意打擦邊球製造的宣傳效果。朱自清曾經是科學家,但現在也是退休老頭,媒體和輿論是利用了他科學家的身份。朱自清對此缺乏自覺,是對科學不負責。

第八,現代科學和知識體系已經非常複雜,也就是俗話說的,隔行如隔山,每個人出了自己的專業領域,進入別的領域,都會感覺自己很無知。比如說,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什麼專業的學術權威,進了醫院,都只能把自己交給醫生擺佈。朱清時和佛學的關係也一樣。


蕭武


近年來有一些流傳甚廣的言論曲解現代物理學,特別是量子力學,藉以否定客觀世界。其中有署名“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的文章,在社會上影響非常大,誤導大眾對物理學的認知。

朱文往往用不少篇幅介紹物理學中的某些內容,這些本身可能沒有大的問題(小問題如找不到單個夸克的原因是夸克禁閉,而非極不穩定),但是往往話鋒一轉,提出聳人聽聞的觀點。這種表述方式容易使人被誤導,以為朱文中的觀點得到了物理學的支持。但是實際上,朱文中所介紹的物理學內容和其聳人聽聞的觀點之間並沒有邏輯關係。

根據弦論、量子態及其坍塌、宇宙大爆炸,朱文聲稱“物理學步入緣起性空的禪境”,還將宇宙起源最終歸結於佛學裡的法身或“心”。朱文還說,不作實驗,不作推理,通過禪定就能認識真理,若真如此,能否先於科學解決一個問題,比如告訴大家暗物質是什麼?朱文聲稱“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佛學裡有些哲學論斷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放之四海而皆準。按照朱文的思路,不管科學家到達哪裡,都可以說佛學大師在那裡等候多時。這種牽強的聯繫沒有意義。

科學通過實驗和邏輯探索未知,既大膽假設,更小心求證,從而不斷進步。將物理學內容等同於哲學論斷是牽強附會。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科學界不需要權威,科學的核心是證據。朱清時的院士帽子並不能增加他的砝碼,想獲得別人的認同,就必須拿出確鑿的證據出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朱清時的說法,而支持朱清時的人,主要是來自宗教界和玄學界。而科學界和科學愛好者是反感朱清時的。

為什麼朱清時如此低劣的胡言亂語也會擁有一大批支持者呢?因為,現在迷信已經成為了社會思想的主流之一。

對這些迷信的人來說,不管朱清時的說法是不是正確,他的理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並不重要,只要朱清時這樣有地位的人支持了唯心主義和超自然,就可以引為朋黨。他們支持朱清時,就是為了支持他們的宗教信仰和玄學信仰。

一些大型的門戶網站居然有所謂的佛學版面,打著“信仰自由”的幌子,天天發表大量的、系統的反科學、反社會,鼓吹神秘主義的文章,詆譭說無神論者道德最壞,編造“科學家證明靈魂存在”的“科學新聞”。而國家機構主辦的《科學與無神論》雜誌居然曾經被“上峰”禁止刊印主辦單位的名稱。

難以預想———如此十年之後,我們的社會風氣會發展到何種烏煙瘴氣、泥沙俱下的局面!

對朱清時之流的反科學行徑,如果不做堅決反擊,而是“為尊者諱”,甘願做“好好先生”,最後損害的不僅僅是科學的利益,而是人民的利益,影響青少年的健康身心。

青少年就是國家的未來,一篇優秀的科普文章也許就可以糾正一個青少年的價值觀,挽救一個青少年的未來。這個青少年也許未來就成長為國家的棟樑可造之才,做到高級工程師、大學校長、政府部長、圖靈獎獲得者、諾貝爾獎獲得者。反之,一篇意淫邪說也可以讓三觀不成熟的青少年深受蠱惑,從此墮落為厭惡科學、迷信神秘主義的民科、神棍、玄學鬼、邪教信眾、不人不鬼的“半仙”“大師”。

希望科學愛好者們站出來,對迷信風氣亮劍!


懷疑探索者


世界上有迷信的人,迷信的人需要為自己樹立偶像,朱清時只不過是一群迷信的人給自己樹立起的偶像,同時擔任迷信的推銷員而已。

一位鉛球世界冠軍到了百米跑道上未必能跑得過你。同樣,科學家也並非是全能,離開了他的研究方向,他未必能夠表現的多麼出色。科學家中照樣有迷信的人,國內外都有,而且也不乏一些比較有名氣的科學家。國內的像錢學森,氣功熱和特異功能熱與他的力推有著密切關係;國外的像因約瑟夫森效應獲諾貝爾獎的約瑟夫森,搞起了心靈感應。科學家搞迷信的危害在於神棍會極力宣傳科學家相信他們的那一套,很多人會因迷信科學家的權威而步入歧途。

朱清時迷信不是最近幾年的事,十幾年前就有他相信辟穀的事情暴露出來,他最近幾年才火起來只不過是因為神棍拿他大肆做起了宣傳而已。對於朱清時搞迷信,很多人已經把矛頭指向了朱清時,其實不僅朱清時值得批判,那一群迷信他的人也該受到批判。

如果朱清時不是院士,不是兩所科技大學的校長,他搞迷信,還會有這麼多人跟著信嗎?跟著朱清時步入歧途,這就是一種權威迷信、偶像迷信。

朱清時能夠攪起一池黑水,主要還是因為迷信的人多,迷信大有市場。當一群人不去思考,不去學習,只管跟著權威走、跟著偶像走、跟著“靠譜”的人走,這樣的人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們已經深陷迷信。

迷信權威的人也能跟著偶像有一些正確的判斷,但只是一種低級的認識。比如有些人只是跟著偶像知道了不用擔心手機輻射,知道了上市轉基因食品對人體無害,不過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當遇到新的問題時他們就不會思考了,當偶像也搞錯了問題時他們也會跟著一起錯下去。池子裡有太多泥沙,所以朱清時才能攪起黑水。


刁博


我從80年代末開始練氣功,多年來斷斷續續,並不十分投入,但十分感興趣。也曾經寫過一篇叫做氣功新論的文章,從醫學角度解釋氣功現象。簡單講氣功儘管流派眾多,方法各異,但大體上是通過幾個主要方法將大腦皮層和大腦的低級中樞分離所造成的一種現象和體會。同酗酒酗醉現象類似。所以喝酒可以加快這種分離現象。首先可以造成這種分離的方法是1. 呼吸誘導 2. 肢體誘導 3. 語言誘導 4. 酒精或藥物誘導 。上述方法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興奮,加快大腦皮質與低級中樞的分離。與人類睡眠的原理類似。由於人類年齡的不同,練功時辰也不同。這就是為什麼老練子時,少連卯時的原因。其次分離之後有什麼事情發生呢?主要有1. 人體抗缺氧能力增強 2. 痛域下降,人體抗擊打能力增強 3. 行動更敏捷快速 4. 力量增加 5. 加快機體修復。氣功並不是完全的睡眠和深度醉酒。意識是清醒的,動作也是受控的。氣功狀態是一個特殊的人體生理狀態,與印度的瑜伽和日本的靈氣殊途同歸。沒練過的人不會相信 ,也沒有體會。都是正常的。就象目前的量子研究也是眾說紛芸。但話說回來,醫學研究與其他自然科學研究的一個巨大區別就是它的變異性,所以要做大樣本實驗取平均值。個體現象不足為據。錢老在80年代搞的特異功能研究是正確的,同目前的量子研究,暗物質及其它一些前沿科學研究都是一種前沿探索。當時的美國和蘇聯也在做這樣的研究。我國的軍事科研單位都曾經使用科學儀器進行過測定。那種一上來就給別人扣大帽子的語言是一種不適當的,品味低下的表現。


閉關道長


朱清時宣講他退休後,最新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社會上廣泛,激烈的反響,其影響遠超越科學界。這種情況,相關的科學界,哲學界,甚至宗教各流派,不應裝聾作啞,充當旁覌。

仔細分析朱教授的理論,可以簡單概括為:萬物皆由“氣”而生成。人活,因"氣”而生。人死,“氣”不散會升天。這種覌點與佛教輪迴主張不同。實質上與道教主旨相符。

朱教授所宣揚的哲學思想也罷,說成最新的科研成果也罷,其實就是中國幾千年來,道教主張的翻板。現在出現並非偶然。君不見,國外科學家關於外星的侵入,地球將要面臨毀滅,等等的危言聳聽,還少嗎?履聞不鮮!

人類發展史上,科學與宗教,科學和迷信的“較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今天的民主,給了信仰的自由。但是宗教信仰,永遠擋不住科學的前進和發展!


匯燕1


我必須要說,但凡說朱清時先生是迷信者,其本人必定是頑固的迷信者,且不自知,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包括所謂的科學工作者以及各類人等。為什麼這樣說?很簡單,什麼叫迷信?對於不懂得東西,或者沒有深入瞭解的東西,你相信他或者不相信他,統統都叫迷信。

所以,我要問,第一,你對佛教了解嗎?你對佛法瞭解嗎?你對佛學瞭解嗎?如果你說了解,請問,大藏經,你讀了多少?讀懂了嗎?實證到了嗎?第二,你對朱清時先生本人佛法修持的境界瞭解嗎?如果你說了解,必定你的修持境界比他高才可能瞭解,如果你不比他高,你絕不可能瞭解。第三,朱清時先生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修持佛法,你知道嗎?你說是晚年,退休了,沒事幹,操弄起宗教,錯了,絕對的錯了。第四,朱清時先生以什麼因緣而涉入到佛法中來?你知道嗎?第五,朱清時先生晚年傳播科學與佛學(佛法)的根本目的在哪裡?你知道嗎?第六,朱清時先生所做的關於科學與佛學的演講和所寫的文章,是他的研究成果嗎?他認為這是他的研究成果嗎?絕對不是。以上六個問題,你都清楚?如果不清楚,請不要信口開河。



常有人拿晚年的牛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歸入到上帝來與朱清時比,這種比較無疑沒有考慮到牛頓和愛因斯坦一生當中,並沒有機會讀到佛經,尤其是佛經中的唯識學部分,否則,結果很有可能會有變化。因此,相比於他們,朱清時先生是幸運的,因為中國保留了最完整的佛學書籍,而他接觸到了,且比較深入的領會進去了。顯然,朱清時先生並不是信入宗教的部分,而是佛法的部分,其次是佛學的部分。

很有一部分人認為佛學是玄學,什麼是玄學?他們認為神秘的,不合科學的就是玄學。為什麼是神秘的呢?因為你不懂,如果你真懂了,還會說它是玄學嗎?問題是,這些人的思想很頑固,自己不懂,卻又不願意去學習、研究,簡單而粗暴的扣一頂帽子過去,然後就沾沾自喜去了。佛曰:至可憐憫者也。



那麼,朱清時先生是以怎樣的因緣接觸到佛法的呢?有一次,朱清時先生帶著夫人去拜會南懷瑾先生。第一次見面,南懷瑾先生就吟出了杜牧的一首詩,清、時二字就出自這首詩,是其父親給他起的名字。這個世界上也只有他們父子知道來歷,但卻被第一次見面的南懷瑾先生道出來了,這讓朱清時先生大為詫異,不禁暗中佩服。由於朱夫人患有某種慢性病,十年了,各大醫院名家都看了,看不好。南懷瑾先生知道後,自己配了個方子,大約六個月,疾病痊癒。當然,第一次見面,他們暢談了很多,科學的,佛學的,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等,這讓朱清時先生大為歎服,世界上還有如此博學之人!佛經上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可以說,這是朱清時先生步入佛法的一個重大因緣。事實上,在見南懷瑾先生之前,他就去過西藏拜訪過藏傳佛教的高僧。所以,他絕不是晚年沒事幹才操弄起佛學。

但是真正讓他很深入的涉入佛法的是他後來去聽南懷瑾先生講授的唯識學。眾所周知,一般來說,對知識文化不高的人,淨土宗相對比較容易被接受(這裡絕沒有貶低淨土宗,更沒有貶低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的意思),但對知識分子來說,你跟他說淨土宗,他一定遠離你十萬八千里,但是,如果你跟他說唯識學,他一定一頭就鑽進來了。所以,對朱清時這樣的科學家、知識分子,南懷瑾先生首先就給他講唯識學,唯識學之於知識分子,猶如如來佛的手掌之於孫悟空一樣,想跑也跑不了。


佛學是一種理論,佛法則是實證的,可以親身體驗到的。所以正真信入佛法的人,一定是親身體驗到了。朱清時先生多年前就開始修習安那波那呼吸法門,這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傳授的兩個法門之一。顯然,朱清時先生是親身體驗到了一些東西,比如真氣的運行。可是就有人想當然的把迷信、玄學的帽子又扣了過來。試問,對這個世界,現在的科學能認識多少?又有多少未知的領域有待於科學的探索?

正因為不迷信,朱清時先生才努力的運用現有的科學知識,現有的思想,幫助人們去更好的認識和理解佛學和佛法。他所做的工作是科普與傳播而不是一門深入的研究。所以,他說的量子力學,也絕不代表他對量子領域有多深入的研究,他只是把現有的量子領域的知識拿來說明佛學的問題。所以,這些人又沒有批評到點子上,統統都是放空槍,聲音很大,可一個都沒打中,但他認為打中了啊!


何一笑1


朱清時現象這一問題提出不知出者是何意?是要論其專業貢獻還是論其辦學事件?我冒昧回答一下關於其辦學之事,朱以一個專家學者在其功成各就年齡巳不適創業之際,提出了教育家辦學大學去行政化並踐行了,在中國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已淪落至文憑販子的時代下挺身而出,鐵肩擔正義,急於實地幹起來,這種精神與作為不亞於亡國滅種時知識分子投筆從戎,給這個文荒蕪化教育已不會搞泠了全民心無任何希望與指望的教育界帶來了一聲春雷,人們盼望其有成果。然而,一切的努力還是戰勝不了行政化控制校園的力量。老人退出了他想施展一番的舞臺。現在已無人提及這事了,但必將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偉大的記載,無論他本人還是他的理論他的教育思想他的辦學實踐,都是對中國當代幾十年大學教育的一次偉大的批判與艱難的圖存,但失敗了,也標誌著中國大學教育的徹底無望與死亡遊戲的加巨。一眾知識分子,唯有他吶喊了行動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問題的嚴峻,唯有他探求瞭解放之可能性。可以說對建國後教育問題最偉大和最青史留名的兩個事件一是錢學森之問,二是朱清時之努力。一個國家民族把教育辦成這樣,全民都心中明明白白看到其邊腐邊走向死亡,誤了一代代人才,卻只有他敢於站出來說實話辦實事,民族良知,國家情懷,無出其右者。知行合一踐行者。雖敗猶榮。歷史會記住這位老人及其與他一樣的有擔當有勇氣憂患民族前途的人。萬馬齊喑下難作為的標本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