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博覽會”變身“進口博覽會”背後的40萬億美元大生意

“进出口博览会”变身“进口博览会”背后的40万亿美元大生意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北京報道

說幹就幹。

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釋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態度之後,中國對外開放的腳步不斷加快,金融、基建、運輸等領域逐漸放開。

但這顯然不是中國的全部措施。

在11月5日開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來自五大洲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這再次兌現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在演講中表示,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這意味著今後貨物年均進口達到2萬億美元左右,服務年均進口達到6.6千億美元左右。

“中國不僅僅是一個貿易大國,也絕非是一個順差的大國。我們的進博會就說明了這一點。上到最發達的歐洲經濟體,下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也來參加,飛機、200噸的銑床這些高端製造也來了,這樣會更多地溝通中國跟世界各國的聯繫。”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理事長程路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付一夫看來,這不僅可以讓居民越來越多地享受到全球各地的優質商品與服務,同時消費結構與潛力也勢必會因此得到更深層次的優化與釋放。

擴大進口

和以往“進出口博覽會”不同,儘管只是一字之差,卻蘊含著極大地內涵。

一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中都是順差,這讓美國等國家心懷不滿。博鰲論壇上,習近平強調,中國不以追求貿易順差為目標,真誠希望擴大進口,促進經常項目收支平衡。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地提出,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是要積極擴大進口。

隨後,我國堅定不移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明確提出“主動擴大進口”,並通過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降低進口關稅、增加特色優勢產品進口等一系列務實舉措,向世界釋放中國主動擴大進口、尋求外貿平衡發展的積極信號。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介紹,為了促進成交,中國各地方和有關部門組織了39個交易團,近600個交易分團,10萬多家骨幹企業,超過15萬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進博會舉辦前,還分展區舉辦了7場供需對接會,對重點展商、客商事先進行交易撮合。展會期間將舉辦多場大型供需對接活動,為客商提供舒適洽談區,促進展會成交。

“通過進博會,中國跟全球特別是跟’一帶一路’國家良性的溝通,互通有無的溝通,會發展的更快。”程路表示。

但利好不止於此。習近平表示,為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將持續釋放國內市場潛力,擴大進口空間,同時將將進一步降低關稅,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在未來,中國將順應國內消費升級趨勢,採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居民收入增加、消費能力增強,培育中高端消費新增長點,持續釋放國內市場潛力,擴大進口空間。中國將進一步降低關稅,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同時,進一步精簡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減少投資限制,提升投資自由化水平。持續推進服務業開放,深化農業、採礦業、製造業開放,加快電信、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開放進程,特別是外國投資者關注、國內市場缺口較大的教育、醫療等領域也將放寬外資股比限制。

此外,中國將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

互利共贏

事實上,擴大進口對中國的好處也是實實在在的。

從消費結構上看,我國居民的服務類消費增長迅速,佔比不斷提高;隨著進口的持續擴大,高質量的休閒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開始備受國內消費者追捧,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國人的消費升級。

據瞭解,2017年我國人均GDP已超過8800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突破1萬美元,中等收入群體將超過6億人。我國居民消費正由傳統的模仿式、排浪式、生存型消費模式向新型的個性化、多樣化、發展型消費模式轉變,對於健康飲食、醫療康復、信息通信、文化創意等領域優質特色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持續高速增長。

“我國出境旅遊人數日益增多,2017年,我國居民出境旅遊人數達1.31億人次。有測算表明,目前我國居民一年境外購物消費大約2000億美元。因此,如果能夠通過主動擴大進口,把較高的境外消費購物轉為日常生活消費,進而帶動多樣性、個性化、高品質商品和服務需求及消費熱潮,這將是激勵供給質量提升、促進進口結構轉型升級、增進人民福祉的一個重要途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

滿足人們更高水平的消費需求之外,擴大進口還能推動產業升級,倒逼中國企業參與質量競爭,提高中國商品的競爭力。這也是也是促進產業升級、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經濟再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