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這裡留下了……

熊耳山位於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這裡風景秀麗,地質構造複雜,因其主峰遠看就像一隻大熊耳,故稱之為熊耳山。據《嶧縣誌·山川》記載: " 熊耳山,城北六十五公里,是巨梁山之右,界碑嶺之南,高聳巍峨。周圍岩石削立數百丈,唯一鳥道可上。 "

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这里留下了……

據考證,1668 年 7 月 25 日,距離熊耳山僅80千米左右的山東郯城發生了歷史罕見的8.5級特大地震,是有史以來我國東部最為強烈的一次地震,這次特大地震極震區烈度達到Ⅻ度,引起大面積地表變形、山河改觀、地裂噴沙湧水和山崩地陷等現象,人員傷亡慘重。在清康熙時期的《嶧縣誌》中就有“地大震,地陷裂,山崩,城垣盡墮,民居傾覆無算”的記載。這次地震造成熊耳山部分山體崩塌,山頂岩石開裂,形成了罕見的崩塌開裂地震遺址景觀。2006 年12月,熊耳山地震遺址被中國地震局列為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命名為棗莊熊耳山崩塌開裂地震遺址

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这里留下了……

熊耳山不僅具有魯南獨特的地質地貌,更是擁有大大小小几十處崩塌開裂地震災害遺址,可謂是“山東僅有、全國罕見”。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處較為典型的地震災害遺址景觀。

1.雙龍大裂谷

熊耳山雙龍大裂谷的發現,揭開了郯城特大地震造成山崩地裂現象的神秘面紗。它是由兩條“V”字型裂谷組成,分別呈東西和南北走向,兩谷斜插相連、錯落有致,俯看又似兩條播雲撒雨的蛟龍,故稱之為“雙龍大裂谷”。

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这里留下了……

裂谷全長1000餘米,深30~80米不等,最寬處15米,最窄處僅不足1米,深邃陡峭,懸如天梯,據《嶧縣誌·山川》記載:“周圍岩石削立數百丈,唯一鳥道可上”,可見其驚險無比。作為一條地震大裂谷,它具有極其重要的地質考古價值和地震科研價值。

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这里留下了……

2.龍抓崖

地震引起的山體崩塌,造成漫山遍野散落著奇形怪狀的巨石,面積達3000平方米。這些巨石大則重千噸,小則幾十噸,石石相疊、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彷彿剛從山頂滾落而下,遠看猶如正在下洩的洪水一般,這便是“龍抓崖”。

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这里留下了……

龍抓崖位於熊耳山西麓,能非常直觀地想象地震時山崩地裂、地動山搖的一幕,是熊耳山典型的崩塌開裂地震遺址。

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这里留下了……

3.石碾槽

石碾是該地村民碾壓糧食的基本生活工具。據考證,熊耳山腳下曾有一個僅5、6戶人家的小山村,名字叫做“毛宅村”。地震發生時,整個村子被巨石掩埋,僅一外出的貨郎倖免於難。而在山腳下亂石堆中,有一個半露的石碾槽,槽溝光滑,深約10 釐米。這個石碾槽的發現,是對當時地震地質災害的一個有力印證。

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这里留下了……

4.

玉女峰

熊耳山南壁有一座高聳山峰,遙望恰似一位長髮淑女,翹首顧盼,似在期待遠方情人的歸來,故名“玉女峰”。峰體傲然兀立,巖壁一側開裂,裂縫甚大,似搖搖欲墜,是這次大地震遺留下的山崩後的產物,也是潛在的崩塌易發區,具有一定的地震地質研究價值。

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这里留下了……

棗莊熊耳山崩塌開裂地震遺址,是我國現有的5個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之一,具有極高的地震考古、地質研究和旅遊開發價值,同時遺址現場也是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的極好場所。

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这里留下了……那次可怕的大地震竟然在这里留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