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南疆也有一個上甘嶺,碉堡、掩體、工事堅固不摧……


八里河東山主峰 八里河是一個緊貼著國界的小村寨,住有幾十戶人家。村子雖然很小,可它的名字卻特別響亮,緣於戰爭,八里河成了“名村”。村裡有兩條像“八”字的小河從寨腳發源,依山而下,匯入山下的盤龍河剛好有8公里,八里河由此而來。村後面有一座高高的山嶺,日日月月,歲歲年年,鮮紅的太陽總是依傍著山嶺升起。山嶺位於東向,人們叫這山為“八里河東山”。

在海撥僅107米的天保口岸左右兩側,就是舉世聞名的老山和八里河東山,海撥分別高達1400多米和1700多米,這裡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山嶺溝壑間密佈著眾多壯觀的瀑布群落,有的從幾十米高懸崖上的洞穴中噴湧而出,有的從密佈的樹叢中飛流直下……大大小小的瀑布群落在盤龍河兩岸,形成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主峰陣地坑道牢不可摧。 這裡與越南只有一山之隔,由於它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在1984年曾是我軍和越軍反覆爭奪的主要目標之一,反反覆覆爭奪有15次之多,可以想象當時戰爭是多麼的慘烈……


剛維護好的陣地棧攔。 八里河東山與老山隔江(盤龍江)相望,盤龍江由北向南流向,最終流入越境,稱為“滬江”。盤龍江以西為老山戰區,盤龍江以東為八里河東山戰區。

在我軍收復老山\662.6高地和那位地區之後,駐守在八里河東山之敵,他們利用有利地形和堅固工事,經常向我國境內邊境村莊開槍開炮,炸燬房屋,槍殺邊,並不斷向我邊境防禦陣地襲擾挑釁。為此,1984年我軍派重兵將其攻佔,並一度在此長期與越軍打相互爭奪戰。

山上的植物非常茂盛,由於遍地地雷,沒人敢越雷池一步。我們沿著臺階上去,山頂的交通壕、碉堡、單兵掩體、機槍陣地都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

上甘嶺主峰陣地棧道。 撥點作戰時期的八里河東山戰鬥  步兵第一二二團,在上級炮兵火力的支援下,採取秘密接敵,突然勇猛攻擊,邊打邊插,速成戰速決的戰術手段,62分鐘一舉攻佔了八里河東山。

依然清晰的石碑,書寫一代豪情。 此戰共斃敵61名,傷43名,俘虜1名。繳獲重機槍1挺,衝鋒槍17支,40火箭筒5具,各種槍彈2萬餘發,炮彈610餘發及軍用物資一批。

交通壕把幾個山頭連接起來,每個山頭都修了各種掩體、碉堡等。這裡工事修得最好,設計的最完美,能充分發揮火力,沒有射擊死角,不愧是軍事家的傑作。如今保存的非常好。

上甘嶺主峰,可見當年軍事地理的重要性。 八里河東山防禦戰  1984年7月12日凌晨,越軍一四八團一營和特工1個連的兵力,利用夜暗和濃霧,秘密進至八里河東山東側38、40號高地地區,另以1個加強連秘密進至30、副30號高地北側500米地區,企圖在炮火掩護下向二營六連陣地實施主要攻擊,奪佔該高地。

此戰,連續擊退越軍15次輪番攻擊,斃其252名,傷240名。二營傷26人,亡5人。

當年作戰時八里河東山就在老山的東側,船頭河把老山和東山隔在兩邊,遠遠看去八里河東山時隱時現,山腳下到山腰大小炮部署的滿滿的,每逢戰鬥激烈時各種火炮發出怒吼,把滿腔的怒火噴向敵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