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最高檢相繼發聲,用這些務實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最高法、最高檢相繼發聲,用這些務實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後,各部門就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密集表態。11月5日和6日,最高法和最高檢黨組分別召開會議,就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發聲。

最高法:最大限度減少司法活動對涉案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

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會議強調,要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法律責任平等,依法保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和制度,堅決防止將經濟糾紛當作犯罪處理,堅決防止將民事責任變為刑事責任,讓民營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讓財產更加安全,讓權利更有保障。

要全面清理、完善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釋,凡是有悖於平等保護民營經濟的條款,要及時廢止或調整完善。

要加強調查研究,高度關注民營企業股權質押、三角債、互聯互保等所涉法律問題,合理和準確把握資金借貸的裁判尺度,立足司法職能促進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會議提出了7個方面做法:

  • 繼續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妥善審理各類涉產權案件,進一步加大涉產權冤錯案件依法甄別糾正力度。
  • 妥善審理企業破產案件,發揮破產重整程序特殊功能,優化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配置,幫助和支持民營企業恢復生機、重返市場。
  • 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懲治力度,鼓勵民營企業通過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
  • 加強反壟斷案件審理,依法制止佔有市場支配地位的市場主體濫用壟斷地位,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 加大力度推進“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綜合運用各種強制執行措施,保障民營企業債權及時實現。
  • 依法審慎適用強制措施,禁止超標的、超範圍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財物,最大限度減少司法活動對涉案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不利影響。
  • 教育引導廣大法院幹警將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各項要求落實到立案、審判、執行全過程,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利用審判執行權侵害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行為。


最高法、最高檢相繼發聲,用這些務實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最高檢:不該封的賬號、財產一律不能封

文件落實不夠到位

近年來檢察機關堅持把服務和保障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作為服務大局的重要內容,先後制定實施了《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關於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關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通知》等意見和舉措。

但總體來看,落實還不夠。會議指出,要結合學習貫徹修改後刑事訴訟法,認真總結落實平等保護、加強產權保護、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等工作的經驗,進一步加大落實力度,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重在務實

會議強調,檢察機關要切實轉變司法理念,堅持各類市場主體訴訟地位平等、法律適用平等,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法律原則和制度。

繼續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妥善辦理各類涉產權案件。對於有關部門移送的刑事案件,涉及民營企業行賄人、民營企業家的,要依法審慎採取強制措施,充分考慮保護企業發展需要。

落實好修改後刑事訴訟法有關認罪認罰從寬的規定,對符合改變羈押強制措施的及時改變,對符合從寬處理的案件依法堅決從寬。

堅持嚴格規範文明司法,對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涉經濟犯罪案件,不該封的賬號、財產一律不能封,不該採取強制措施的一律不採取,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實現辦案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統一。

對申訴要求糾正涉產權刑事、民事等裁判已生效案件,要及時、優先辦理,嚴格依法律和政策提出審查處理意見,確有錯誤的,堅決依法啟動糾錯程序。

最高法、最高檢相繼發聲,用這些務實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