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理財通首屆“全球指數基金論壇”開幕

2018年11月22日,由騰訊理財通、騰訊金融科技智庫主辦的首屆“全球指數基金論壇”在深圳市騰訊濱海大廈召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國內外知名基金公司和研究機構的300多位嘉賓齊聚一堂,探討主動與被動投資的機遇和國內國外指數編制與投資的經驗,探索指數基金創新發展的路徑。

指數投資迎來歷史性機遇

2018年中國指數投資迎來歷史性機遇。在公募基金髮展20週年之際,指數基金也迎來了第16個年頭,繼主動權益基金和貨幣基金的大發展之後,指數基金在今年呈現爆發式增長。

截止今年三季度末,指數基金規模共計5382.5億元,較上個季度增長了490.6億元,環比增加了10%。而ETF的規模更是單季度暴增351億元,總規模達到2897億元。

行業人士認為,指數基金可以為投資者提供組合的核心配置。一方面規模可以做大,收益能跟上市場,在費率上的優勢長期看有助於幫助投資者實現更好的回報;另一方面指數基金透明,易於判斷和理解,當未來預期不差的時候,也容易被投資者接受。結合定投和組合等投資方式,應用到養老和子女教育等場景,可以有助於業務的推廣。指數基金的大發展反過來又有助於穩定市場,降低市場波動,進一步推動指數基金的發展。

基金圈深度討論主動與被動投資

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馬曉東、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會長鍾蓉薩、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MSCI中國區指數研究負責人魏震、PremiaPartners管理合夥人蔡瑞怡、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總經理楊宇、騰安基金董事長劉明軍分別主持“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之辯”和“指數創新與未來趨勢”這兩場圓桌論壇,交流主動與被動投資的機遇和國內國外指數編制與投資的經驗,探索指數基金創新發展的路徑。

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馬曉東表示,今年是中國指數基金歷史上重要的一年。在市場整體下跌的情況下,指數基金的規模不降反增,尤其是ETF,更是不斷創造新的紀錄。2018年,無論是新發基金的數量和規模,還是老基金的持續申購,都為指數基金的大發展做出了不小貢獻。從行業空間來看,相對於三季度13.16萬億的公募基金總規模,佔比只有4%左右的指數基金還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

MSCI中國區指數研究負責人魏震指出,自2018年6月1日,MSCI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大批成熟的國外資本進入國內市場來追逐指數基金,配合國內“大資管”新規的發佈,也將推動中國的指數基金與國際接軌。

作為中國最大的指數編制機構,中證指數研發部副總監趙永剛認為,美國的投資者用了快100年的時間,才意識到指數投資的價值。比起美國,指數投資在中國發展的很快,10年左右,大的品類基本就布齊了。從發展來看,多元化,智能化是創新的必然趨勢,國外目前流行的smartbeta這一策略指數是非常好的參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