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畏懼死亡嗎?

想不到AI18科技


人畏懼死亡是寫在DNA裡的,這不僅是人類,所有的生物都是如此,生命的本質在於求生,也是區別於非生命體的最重要的特質,試想一個物種整體上失去了求生的本能,離滅絕也就不遠了。

生命並不是本來就有,宇宙大爆炸之前高熱高壓大小隻有一點,不可能存在生命,在爆炸之後宇宙能量不斷的擴散外延,漸漸的瀰漫開來,有的地方冷卻,有的地方保持著火熱,冷熱之間總有一個溫暖適宜的平衡點,生命得以孕育,而孕育的過程艱險異常,外界環境沒有一點是適宜生命長期生存的,想象一個人作為個體在荒野上求生的艱難險阻就可以體會到生命體在孕育之初有多麼的不容易,這麼艱難才活下來的生命,怎麼能輕易死亡呢?畏懼死亡,旺盛的求生慾望成為生命體自我保存的本能。

所以從生物學意義上講,畏懼死亡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沒有人不怕死,這不僅僅因為死亡的過程痛苦萬分,而是因為畏懼死亡是與生俱來的,這在人生命之初體現無疑,人在胎兒時期就會有靈敏的覓食反射和對危險的躲避反射,這種反射無需後天學習,發生時也不用經過大腦的思考,幾乎是瞬間發生做出反應,求生畏死生而有之。

所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不要苛求病者還保持尊嚴,他們在將要離開的時候孤立無助,平時高大偉岸,嚴肅威嚴也會變得膽怯恐懼,甚至呻吟哀嚎,請在這個時候給他們更多的關愛,不要嫌棄他生病後髒與異味,沒有人能夠在那時候還能保持整潔,如果註定無法為他延續生命,那麼給他更多愛,讓他在離開的時候有所慰藉,知道這個世上還有人會一直為他牽掛或許是最好的離別方式。


胡洋



我屬蛇的,在2015年夏天,因為不注意出汗以後開車出去,空調開的最大對著心口吹了會,當天感覺胸口不舒服,當時沒有在意,第二天沒上班,被家裡敲門聲驚醒,然後胸口像壓了塊石頭,上不來氣,腰都直不起來,老婆說是腰岔氣了,我感覺是心臟問題,要她到樓下買了速效救心丸,壓在舌頭下沒一會就吐了出來。又吃了點心絞痛的藥物,然後覺得沒那麼難受,老婆想叫救護車,我沒有叫,感覺沒什麼事。可能那時候還是比較無知吧,當時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感覺自己靈魂好像要飄離自己身軀那種感覺,似離非離的感覺,像是身體跟它有跟皮筋連著,它想離開,但是被皮筋拽著,因為先前有過高血壓,家裡買有腕式血壓器,平躺檢測血壓高壓六十左右,低壓四十,後來去醫院體檢醫生說那次是心梗,事後想想那樣死掉的話也挺好的,沒什麼痛苦,如果沒有老婆孩子的話。那種感覺後來上百度查過,叫做瀕死感


85780825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年輕人想死,老年人怕死。

所以你提了這個問題,你畏懼死亡嗎?年輕人的回答和老年人的回答肯定不一樣。我記得小年夜的時候,我們請了一個老先生過來一起聚會。這個老先生80多歲了,當時有一個女員工跟他說,老先生,50年後我們還聚會。老先生高興的說好啊,時間過的很快的,很快50年就到了。


我一開始聽到之後就想笑。50年後你還能活嗎?130歲,後來一想就覺得有道理,因為人老了,就是怕死,想自己多活一天是一天

但是我們也常常聽到年輕人這樣說,人生真沒勁,人生真沒有意思。反正人都要死的,為什麼要活著?類似這樣的問題,提了很多,你問他們畏懼死亡嗎?他們肯定告訴你不畏懼。因為他們離死亡還很遠很遠,所以當然不怕。



當年輪一個一個往前滾,當時間一秒一秒往前走,你對死亡的態度就會慢慢的發生微妙的變化。你從開始無懼死亡的,慢慢的開始避諱死亡,到避談死亡。所以你對死亡的態度,往往是你人的一生的成長過程。


知常容


這種問題或許只有體驗過瀕臨死亡的人回答會比較有意義。

我學佛九年,曾經在理論上覺得自己看開了生死,但非常清楚的瞭解,死亡來臨的那一刻,思想是會變的。於是不斷的修自己的定力。

今年五月份,我剛好出國後染上一點病症,在國外我就一直扛了三天,回到國內後的當天比較晚了,我就安排先住在了酒店,打算明天去就醫。睡了一小會,病情急轉,整個人都不會動了,爬在地上翻不了身,脖子都轉不了,那一刻我想到了死亡,我開始也覺得還是有一些遺憾的,但想到必須要死去,我要怎麼辦呢?

我的心反而開始寧靜下來。寧靜了以後,疼痛也沒那麼嚴重了,後來急診就醫的情況就不細述了。

我這種情況還不屬於瀕臨死亡,但這次的體驗讓我對死亡有了更深的認識。死亡並不可怕。結合佛學理論,死亡反而是一種新生。佛經把死亡一事解構得非常清晰,當然,不可為求新生而求死,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其實作為人,重點是要了解為什麼活著,該怎樣活著,瞭解清楚了才能正確的面對死亡,有興趣的可以在我問答裡面看我關於活著的意義的回答。

祝大家活得幸福快樂!


一盞荼


說不畏懼是假的,只是因為平時還覺得死亡是個不想觸及的話題,所以依然還有距離感。

也許很多人都一樣,畏懼死亡的表現形式在於:拒絕這個話題,選擇遺忘。

我瞭解的最牛逼的人,最牛逼的驅趕死亡恐懼的是前法國總統密特朗: 癌症晚期的他,知道大限將至,但是應該和死亡來個正式的告別。

他年輕的時候,生性風流,有過N個情人,其中還有一個和他生了一個女兒。在他最後走向死亡的路程不可逆轉的時候,他知道自己癌症晚期之後,帶妻子和子女去了埃及,在尼羅河上坐船一週。

他還想到那個為他生了女兒的之後又在法國南部鄉村別墅與情人和私生女聚會。之後回到自己巴黎公寓裡,把所有藥都停了。

一個人有尊嚴地等待死亡降臨。

沒什麼懼怕的。該來的總會來,因為誰也無法拒絕。


小城御姐說


第二十一章——死亡之謎

【這是這本書的封面。我自己設計的。其實談不上設計。就是愛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的組合圖而已。但是我自己非常喜歡。他們對於探索的熱愛,我相信無人質疑。他們是探索者的代言人】

一開始,我在猶豫要不要寫這一章,因為我毫無頭緒。。。死亡之謎,是生命的終極謎題。自古至今很多智人曾經想揭開它的謎團。可是都沒有成功。

到底生命為什麼會死亡??我希望你在看過這一章之後,也去沉思。去糾正我的不足,然後讓他更接近謎題的答案。

我們已經知道了,在我們周圍的事物,不管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都要經歷死亡。在物理學上,這叫做從一種形式到另一種形式罷了。。

那這種形式的時間掌控者是誰呢??以什麼方式進行的??就讓我試著去無限的接近答案吧!

死亡之謎應該從三個方面去考慮:

1、遺傳基因。

2、後天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

3、物質世界的時間本質

我認為能夠準確回答出上面三個點的內容,那麼就相當於破解了死亡之謎。

死亡這個詞,是我們人類發明。如果只把我們當作物質來講,那麼在這個宇宙中的所有物質,是沒有不死的。就像上面談到的,在物理學上,死亡只不過是一種能量從一種形式到另一種形式罷了。。其實你仔細想想一塊石頭的命運,地球的命運……原來都是上面三點所決定的。

人與物竟然是如此的相親。所有的死亡,都證明了殊途同歸。從這一點來講,一塊石頭的境遇,竟然不差於人類。如此相親,如此相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保護自然。這也是為什麼說保護自然,保護動物,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因為我們生活在他們的周圍,他們組成了周圍的環境。

現在我們來談談人類和動物的死亡之謎

1.遺傳基因。

很明顯,大家都知道,在動作界,強者往往擁有生育權,這對於遺傳來說,是很好的事。同樣人類女性也會選擇健康更健康的男人做為自己的配偶。而哪些違背自然法則的人,比如近親繁殖,所帶來的往往不幸的結果。

一個人的壽命,一定會受到遺傳影響。現代研究顯示,尤其是女性的遺傳,對於壽命的影響更大。比如說線粒體。

人類線粒體出現問題會導致線粒體病,線粒體病是一大類遺傳代謝病,線粒體病主要包括:母系遺傳Leigh綜合徵,線粒體肌病,多系統疾病、心肌病、進行性眼外肌麻痺,線粒體肌病,肌病,糖尿病和耳聾、共濟失調舞蹈病、細胞外基質慢性遊走性紅斑、進行性眼外肌麻痺、肌紅蛋白尿電機神經元疾病,鐵粒幼細胞貧血、MERRF-線粒體肌病、線粒體肌病、共濟失調併發色素性視網膜炎、,家族性雙側紋狀體壞死、共濟失調併發色素性視網膜炎、家族性雙側紋狀體壞死、骨骼肌溶解症、嬰兒猝死綜合徵等等疾病。

線粒體病遺傳方式複雜,導致疾病的原因主要由核基因和線粒體基因造成,臨床表現複雜,確切病因的診斷十分困難,往往通過大分子酶學活性檢測分析並結合遺傳學基因分析的雙重手段確定病因。

線粒體基因組屬於母系遺傳,為了避免新生兒缺陷,產前媽媽的線粒體基因組分析十分必要。

通過上面的病症,相信你已經相信了遺傳對於壽命是絕對有影響的。

但這依然不能說明關鍵的死亡答案。我覺得真正的答案是:細胞的死亡和再複製。

我們知道線粒體是直接利用氧氣製造能量的部位,90%以上吸入體內的氧氣被線粒體消耗掉。但是,氧是個“雙刃劍”,一方面生物體利用氧分子製造能量,另一方面氧分子在被利用的過程中會產生極活潑的中間體(活性氧自由基)傷害生物體造成氧毒性。生物體就是在不斷地與氧毒性進行鬥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氧毒性的存在是生物體衰老的最原初的原因。線粒體利用氧分子的同時也不斷受到氧毒性的傷害,線粒體損傷超過一定限度,細胞就會衰老死亡。生物體總是不斷有新的細胞取代衰老的細胞以維持生命的延續,這就是細胞的新陳代謝。

我們知道,人體大概2周就換一次皮膚,很多皮膚屑會掉落,那就是死亡的細胞。線粒體被稱為細胞活力的工廠。線粒體的平均週期是10天左右。我覺得這不是巧合,是吻合的。也就是說人體細胞一月大概換兩次。

2009年諾貝爾獎就是端粒和端粒酶

人的染色體的末端,是端粒【是線狀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端粒是重複的鹼基序列。在分裂過程中,DNA的複製,由於是不同時的,一個作為先導鏈,一個通過岡崎片段合成的後隨鏈,到了複製最後,為了複製的完整,端粒上的鹼基就會丟失一段。每複製一次,端粒少一點,到最後端粒沒了,細胞就沒法複製了,就掛了。

而端粒酶的作用,就是延長端粒。使得端粒不會那麼快的用掉。

而最後,你的端粒酶出了問題,或者體內濃度降低之類的,反正是不起作用了,你的端粒用完之後,你就變老了,死亡了。

也就是說,複製會變的模糊起來。比如我這樣舉例,小孩子的皮膚最初像素是1億,每複製一次,像素就變小一點。因為端粒每分裂和複製一次,就與上次不同,不是用的同一個序列複製。就這樣,日積月累,你皮膚的”像素“就會越低,皮膚就越粗糙。其實的死亡的細胞越多了,而複製能力越低了。

很簡單,我們小時候的皮膚很敏感。但是老人就不會了。

這就是我認為的遺傳基因影響壽命了。

接著我們來說說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這也是關係到壽命的重要原因。而且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理解甚至有體會。

我們知道吸菸,酗酒,吸毒等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增加各種病變的機會,使得身體器官不堪重負。往往會早死。

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吸菸或者酗酒改變了身體的抗疾病能力。也一定會對端粒和端粒酶產生副作用,這就說明了為什麼他們容易早死。這就是生活習慣帶來的不利影響。

當然,如果你經常鍛鍊,多吃蔬菜,遵從養生的生活習慣,我相信你能長壽。這就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環境同樣是這樣的,有好有壞。百歲村去了,你會發現村裡的環境很好,老人們心態也好,這些就是長壽的有利條件。相反霧霾,粉塵,輻射,汙染等環境中長期生活,一定是對生命有損的,那麼也就會短命。

最後一點,我來說說物質世界的時間本質。我們說一個人活了很多,衡量單位是時間。多少天,多少年。可是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和死亡之謎同樣讓人費解。

好在這個世界有偉大的天才,比如愛因斯坦。他告訴我們關於長壽的秘訣,最根本的是速度。對的,就是速度。

雙生子佯謬是一個有關狹義相對論的思想實驗。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對雙生兄弟,其中一個跨上一宇宙飛船作長程太空旅行,而另一個則留在地球。

結果當旅行者回到地球后,我們發現他比他留在地球的兄弟更年輕。這個結果是由狹義相對論所推測出的(移動時鐘的時間膨脹現象),而且是能夠透過實驗來驗證:我們能夠探測到於大氣層上層產生的μ介子。如果沒有時間膨脹,那些μ介子在未到達地面之前就已經衰變了

1905年10月,德國《物理年鑑》雜誌刊登了一篇《關於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它宣告了狹義相對論假說的問世。正是這篇看似很普通的論文,建立了全新的時空觀念,並嚮明顯簡單的同時性觀念提出了挑戰。

我們知道由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可以得出運動的物體存在時間膨脹效應。

在1911年4月波隆哲學大會上,法國物理學家P.朗之萬用雙生子實驗來質疑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設想的實驗是這樣的:一對雙胞胎,一個留在地球上,另一個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飛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太空旅行的雙胞胎中的一人回到地球時只不過兩歲,而他的兄弟早已死去了,因為地球上已經過了200年了。

這就是著名的雙生子佯謬。

所以愛因斯坦告訴我們,長壽的秘訣在於速度。速度越快,時間流逝越慢。

你能想象嗎??這也是死亡之謎,等待我們去驗證。關於時間的問題,我還會在《探索宇宙》中詳細介紹和分析的。

這就是我眼中死亡之謎的答案。你呢,你的死亡之謎答案是什麼。我期待有一個人能在我死之前告訴我。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讓我覺得孔子不是教育家,而是探索家,科學家。。

摘自獨立學者,詩人,作家,國學起名師靈遁者科普書籍《探索生命》


靈遁者國學智慧


不畏懼死亡(基督徒)。

人從一生下來,就向死亡(肉身死亡)走去,誰也免不了,懶著不走。可是你要知道,這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好的在後面。既然後面有更好的,那為什麼要恐懼?只是歇了地上的工。

再說明一點,你活著的選擇,決定你的未來去處。

“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約翰福音 3:16 和合本)

關鍵詞:信(耶穌)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約翰福音 14:6 和合本)

關鍵點:路只有一條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 9:10 和合本)


醒蓮7



人投胎來到這世上,隨著漸漸的長大和時光的流失,其實是生命在縮短一步步向死神走近的過程。不是嗎?過一年壽命就減一歲。看開了看透了,對待死亡有什麼好怕!世上有不死的人嗎?再有一百年現在生活的人可以肯定的說,絕大部分死完了,兒童小孩也不行,這是不爭的事實。 不怕死對死神坦然面對,並不是不珍愛生命隨便去自殺毀滅生命,而是要知道生命有限更珍愛生命,努力奮鬥創造美好生活,讓生命閃光出彩。從另一方面說生命不完全是屬於自己的,它承載著太多的責任和義務。首先生命是父母親給的並養育我長大,所以生命寄託父母的希望和對父母善養的責任,同時生命承載著對妻子的情愛,對孩子的撫養。可見生命是自己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必須千百倍呵護珍惜。但如果大難襲來,不可改變要死亡失去生命時,那死沒啥可怕從容面對無所畏懼,人生誰無死先走先投胎轉世嘛,啥大不了的?歡迎交流評論?


山中道人


海中的水絕盡,江河消散乾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來,等到天沒有了,仍不得復醒,也不得從睡中喚醒。

當我們活著的時候,享受季節輪迴、食物、繁花似錦,各種氣息及味道,與人的感情,互相親吻的溫柔、哭泣,以及情慾歡愉……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所有的時間蔓延,幽微瞬間,帶來的光亮,使我們有耐心在落寞的世間繼續忍耐和行走。所有的人都清楚,一旦離開這個光亮,開始渡河,走到對岸,吞噬我們的將只是沉寂黑暗。它剝奪人的一切意識。它沒有歸途。因為它就是歸宿。

死亡就像按了個什麼電鈕,一秒鐘前你還在那兒,一秒鐘後你就消失了。夠怪的,真夠怪的!就像惡作劇一樣消失了。人人都覺得,走完人生的旅途,塵世上的事情就一了百了了,死後不是長眠地下永久得到安息,就是進入天國省心享福了。其實並不這麼回事,你又到了另外一個世界而已。

“另一個世界”裡的時間跟“家鄉”裡的不大一樣----它不能讓人變老。人死了一段時間後,原來的記憶就會衰退。人死的時候多大,你就一直多大。另外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人死後會一直穿著剛死時穿的衣服,而且還不會變髒。


我13歲母親去世了,整日整夜的守護,最後在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第一次見到死亡,是一個人肉體的徹底停頓。因為這停頓,母親所有的愛恨、需索、貧戀、失望,以及苦心經營都失去意義。母親曾經做過的任何事情,說過的任何話,似乎都只是在為這肉體服務。為這肉體的慾望和無助,與時間做抗衡。但是母親死去的時候,她獲得的平靜,減去了病痛的折磨,與之我和父親一樣得到超脫。常常,我們會因為見到最愛的人的死亡,而感受到她在內心深處與時間共存的意義。並且,我們因此而蛻變。


死亡的真相,原是有巨大的力量可以震懾和控制我們。除非我們當它不存在。但它是這樣緩慢,寂靜,或者突兀、直接和粗暴。我們與它之間的關係完全不對等,無從探測,並只能接受支配。但死,不會是生的一個對立面。它與生之間的關係,彷彿是彼此映照在一面鏡子中的影像,沒有差異,彼此包括,並且無時不刻在互相觀望和對峙。


山溝溝的山玉米


雖然才39歲,我真的不畏懼死亡。因為我上對老人盡職盡孝,中對愛人體貼入微,下把孩子扶大成材。事業經歷千難萬險,終於初見成效。對外人我得點滴當以湧泉相報。如果能夠長壽當然好,如果真的要去另一個世界,我也欣然接受,因為大山記得一個女子在這兒賣力活過,問心無愧,死了也沒啥遺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