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東坦朝村的歷史尋源

永濟東坦朝村的歷史尋源

東坦朝村位於永濟市虞鄉鎮西和五老峰正北,距虞鄉鎮和五老峰峪口各五華里。村北二華里有同蒲鐵路和太風公路,交通方便。村周圍毗連村莊,東有南梯,西有西坦朝,南為張家窯、大柏峪,北為呂家堡、羅村,東北為北梯。

永濟東坦朝村的歷史尋源

東坦朝村巷道

東坦朝村的歷史淵源

我們村由來已久,淵源流長。

據西坦朝八十歲左右的張好恩、王德清、王德軍幾個人說:“他們小時聽老人說,我們村最早叫方山村,建村後不知過了多年,人口多了,生活中產生了意見,為了各自的方便,就分村了,他們叫西方山村,我們叫東方山村,並且說咱們血緣近今後永遠不能結親”。從唐朝起中間經宋、元、明到清朝末期這一千一百年來,這兩村結過親嗎?我們無法考證。從清朝末年到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我們兩村結親的還不少,但情況都不佳,從抗戰勝利至今我們兩村再沒有結親了。

解放前我們兩村村北埋的墳都是頭朝西南腳朝東北,並且美其名曰:“頭枕方山頂,腳蹬硝子灘,年年光景好,歲歲家平安。”我分析這是為了念念不忘我們的老先人是來自方山,所以才把死了親人這樣埋的,這是我們的先祖來自方山的證據之一。東坦朝村外東北方水澗以西這大片地的地名很早以來叫劉畫地,據《虞鄉縣誌》上贊方山技人劉鼎漢的文中說,此人特長繪畫,又會給人看病,他從方山上下來先住解州,後住麻村,明清時住在東方山村,這片地劃歸他耕種,後人們給它叫劉畫地,這是我們先祖來自方山的又一個證據。

永濟東坦朝村的歷史尋源

東坦朝村民正在用機器脫離玉米

何時建村呢?

據傳說上古部落聯盟時期,全國住著許多部落。住在今陝西關中西部的是炎帝部落;住在陝西關中東部的是黃帝部落;住在河東中條姚坪山(今虞鄉扶堯至唐兒園一帶)的是有虞氏部落;住在河東路村(今運城)鹽池南邊中條山下一帶的是九黎部落。黃帝當時把住在他東邊的部落稱為夷,西邊的稱為戎,南邊的稱為蠻,北邊的稱為狄。黃帝當時提出建大一統國的理想,為此他先和炎帝、有虞氏建立了部落聯盟關係,後和九黎部落要建立聯盟關係,九黎部落的人們不同意,為了爭奪鹽池黃帝乃徵師諸侯,炎帝、有虞氏、黃帝三個部落聯合出兵同九黎部落在涿鹿(今石鹿峪)一帶展開大戰,結果九黎部落被打敗,其部落首領蚩尤被捉住,黃帝把他殺死,將蚩尤的身體肢解為腿兩個、臂兩個、軀幹、頭部六塊,並說消除了禍害。九黎部落的人們對此極為不滿,便分為幾個部落躲藏於南北各地採取長期對抗。這次戰後黃帝賜封在這次戰中戰功卓著的有虞氏部落的首領虞幕在古虞(今虞鄉)建諸侯國,古虞人在此“搭蒲為廬,依阪而居”,故稱蒲阪,因在虞地又稱虞阪、虞都、虞鄉。虞幕七世孫虞舜受堯禪讓後,也在此地建都(今虞鄉城南山坡地處),史稱“舜都蒲阪”。據《括地誌》、《地理志》、《呂梁碑》文獻上記載:上古時期,堯王在位年代,中條山以北,也就是運城盆地、臨汾盆地,到處洪水氾濫。《詞淵》上記載:“舜—上古著名帝王,公元前2255年至前2206年在位,最後把帝位禪讓給禹”。為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舜在位時期封禹為相,派禹治水,禹採用了“挖”一字方針,用了十三年之久,鑿開了龍門,挖開了華山、中條山兩座大山,使洪水入河歸海,治理了當地的水患,使一片一片的陸地才露出來。舜叫人們到平地各處墾田種糧、釣魚、製陶、牧羊,叫各部落聯盟,走向大團結,此後人類才逐漸從山上到山坡再到平地蓋房建村居住。由上述之情況推測我們的先祖早在公元前2206年前後,就從中條山的方山移至五老峰山腳下溈汭水畔建村,故命“方山村”。

永濟東坦朝村的歷史尋源

東坦朝村,一戶村民收藏的古董

為啥叫方山村呢?

中條山的方山位於孫常村正南,所以在歷史上孫常村叫過一段方山鄉的名稱。從我們村看方山是在村的西南方向,本村正南是五老峰,五老峰現已開發稱為國家森林風景旅遊區,為什麼當初建村沒有按五老峰起名字呢?據我村九十三歲馬奎忠老人在世時曾經對我說過,他小時從湖北過來就住在方山上,方山比五老峰高(方山海拔1998米,五老峰海拔1896.3米),方山面積大(南北寬約三百米,東西長約八百米),五老峰面積小。方山是下溼地,五畝大的地塊有三、四片,種莊稼能豐產豐收,五老峰土層薄、巖面多,沒有泉水,方山上有跑馬巉(chan禪)(山勢東低西高,寬二米有餘,東西長二里多,傳說宋太祖趙匡胤演馬於此。)、金龜泉(傳說宋太祖臥石觀星於此)、金沙泉(傳說宋太祖觀書於此)、飲馬池(龍井泉)(傳說宋時太祖隱此飲用此泉水)等不少泉水,自然條件比五老峰上好。東漢時郭璞贊方山泉流“泉出山頂,停注不流,冬夏常滿,驟用不加損,亦不以水旱盈涸”《山海經》。這就更具體說明方山的好處。所以我從人的心理願望上分析我們老先人把村名叫方山村,是希望我們村每戶每家往後的光景都能向上、向高、向好、向更富裕方向發展。

永濟東坦朝村的歷史尋源

東坦朝村巷道

何時分村呢?

孫常村南西殿溝大仙廟現存唐朝代宗大曆四年(已酉十月十五日,公元769年)古碑,碑文中有虞鄉縣方山鄉的名稱,孫常村當時叫方山鄉,鄉政府設在村內管轄著方山鄉內東西南北許多自然村,我們村是方山鄉最東面的邊沿村莊。虞鄉在舜帝時代已有稱謂,只是北周時期保定元年(公元561年)才有虞鄉縣的建置《虞鄉縣誌》,從北周保定元年到唐朝代宗大曆四年,這中間有二百零八年,由此推測我們方山村起碼遠在這二百多年中分為兩個村,或者還早在虞鄉縣前就已分為東方山、西方山兩個村。

永濟東坦朝村的歷史尋源

連接東西坦朝村的小路

何時改村名呢?

經分析大約在康熙、雍正年間。從地理位置上看,方山在孫常村正南,歷史上孫常村叫過方山鄉的名字,從我村看方山是在西南方向,不在方山腳下,叫東方山村、西方山村有點不妥。從我們兩村周圍的地勢來看比較平坦。康熙、雍正這兩個年代時,據薛家過去的家譜中記載:東方山村薛姓八世孫薛顯春在清朝皇宮內當太監,八世孫薛同春在皇二太子宮任總領太監,西方山村張姓裔孫張承璽在清朝皇宮當太監,他們被人們稱為薛公公、張公公,封建時代太監是官銜,也是個有權勢的官場人物,為了顯示他們在朝內居官的榮耀,故把村名改為東坦朝、西坦朝,一直叫到今天。

永濟東坦朝村的歷史尋源

西坦朝村幼兒園

永濟東坦朝村的歷史尋源

西坦朝村,正在巷裡為玉米剝皮。

永濟東坦朝村的歷史尋源

西坦朝村正在收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