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建設」寧江監獄推廣電子教育改造模式

「隊伍建設」寧江監獄推廣電子教育改造模式

「隊伍建設」寧江監獄推廣電子教育改造模式

「隊伍建設」寧江監獄推廣電子教育改造模式

寧江監獄牢牢把握信息時代脈搏,把“互聯網+電子教育”模式引入、應用到服刑人員教育改造等工作中來,準確識別、解決服刑人員可能存在的社會脫節問題,積極、穩妥、精準推進服刑人員“再社會化”建設進程。11月2日,全省監獄系統“數字教育平臺”經驗交流會在寧江監獄召開,電子教育改造模式在全省監獄系統推廣應用。

精心籌劃,電子教育模式應勢而謀

經過認真調研、考察和論證,寧江監獄與山東中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合作關係。2018年2月,由山東中磁視訊股份公司研發,基於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兼具綜合性、智能性、便捷性、交互性等特點的電子教育產品—— “數字教育平臺”被正式“列裝”到服刑人員教育改造工作中來。寧江監獄副監獄長初陽冬介紹,將“數字教育平臺”引入到服刑人員的教育改造工作中來,主要是基於3個方面的考慮。“數字教育平臺”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拓展了教育改造工作結構性佈局。“數字教育平臺”為服刑人員精準推送傳統文化、公平正義法治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文化,牢牢佔領服刑人員思想意識形態的主陣地。 “數字教育平臺”可以讓常規教育與特色教育相聚合,課堂教育和課外薰陶相契合,被動受教和主動接納相融合,實現以文化人、以文塑人、以文育人、以文正人。

精準投送,電子教育資源順勢而上

結合工作實際,寧江監獄堅持依法獲取、主動及時,客觀全面、重點突出、科學分類、有效利用的原則,將電子教育資源定製為“基礎教育、專題活動、數字圖書館、網絡課堂、影音在線”等五大板塊,集圖書、音樂、視頻、報刊等多種資源於一體。既有規定動作,也有自選動作,其中 “數字圖書館”提供政治、法律、哲學、經濟、文學藝術、歷史地理、期刊雜誌、微•天下等20大類22000餘冊電子圖書,均為國家圖書館館藏圖書。“網絡課堂”模擬真實課堂氛圍,通過網絡給服刑人員提供有效的培訓環境和海量的視頻學習資源。“影音在線”提供了影視、綜藝、百科、動漫等視頻資源。

精細管理,電子教育手段乘勢而動

寧江監獄制定《電子教育改造模式發展規劃和管理辦法》,“四結合四加強”讓管理工作嚴細深實,確保“數字教育平臺”可調、可控,努力實現電子教育改造模式效率最大化。定時和定量相結合,加強調製管理。對“數字教育平臺”開放時間和開放專區等做出專門規定。定員和定向相結合,加強分類管理。針對服刑人員文化程度、教育任務的不同,分別做出規定。定界與定單相結合,加強特色管理。以監區為單位可以成立學習興趣小組,讓服刑人員“學有所選、學有所專、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定性與定級相結合,加強差異管理。對於因違反監規紀律,受到罰扣分、嚴管、禁閉等處罰的服刑人員,在一定期限內拉入“數字教育平臺”使用者黑名單,根據其“涉黑”等級不同,開放日期間對他們有區別的限定開放時間,並限制開放的功能性學習專區。

精彩紛呈,電子教育效果聚勢而合

“數字教育平臺”的“四好”優勢服刑人員廣泛接受和認可,獲得好評。學習資源好。“數字教育平臺”內監獄定製的學習資源既有時事政策和專業法律知識,也有心理健康常識和生活百科知識;既有綜合文字,也有圖片、音樂、視頻等內容。學習方式好。服刑人員每人一本“數字教育平臺”, “e”機在手,盡在“掌”握,輕輕鬆鬆就走出了 “信息孤島”。學習環境好。時新的電子產品,方便的APP,豐富了服刑人員改造生活, 玩轉“數字教育平臺”“獨樂樂”沉浸其中, “眾樂樂”相映成趣。改造秩序好,服刑人員懂義利、明是非、敬法度、尚道德、講誠信意識明顯增強,認罪悔罪、遵紀守紀、認真學習、積極勞動,獄內秩序明顯好轉,違紀率明顯下降。

寧江監獄以釘釘子精神抓工作落實,嚴在經常、教在日常、學在時常,電子教育改造模式極大地豐富了教育改造工作手段和工作內容,對於推動“五大改造”聚勢同向、聚力同往,維護場所安全穩定,促進服刑人員順利迴歸社會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為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