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同志,臨時救助是啥意思?”我區社會救助政策宣傳月活動告訴你

「惠民」“同志,临时救助是啥意思?”我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告诉你

當下,人們對於低保等社會救助瞭解較多,但對臨時救助這項政策卻知之甚少,甚至因此而錯過了本可享受的福利。11月1日,城關區民政局在市民廣場啟動社會救助政策宣傳月活動,通過當天集中宣傳和此後25個街道每週舉辦的專場宣傳,力爭在一個月時間做到臨時救助政策宣傳全覆蓋。

不瞭解政策市民錯過本可享受的福利

“同志,臨時救助是啥意思?”“老先生,臨時救助就是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者救助後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的應急性、過渡性救助。”

「惠民」“同志,临时救助是啥意思?”我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告诉你

當天上午,在市民廣場宣傳現場,城關區民政局救助辦負責低保的孔睿耐心地向前來諮詢的市民和群眾答疑解惑。她告訴記者,當天活動中市民市民詢問最多的問題是低保和臨時救助,很多市民雖然對低保情況瞭解,但是瞭解的不深入。

多方式宣傳力爭宣傳做到百分百覆蓋

城關區民政局低保辦主任陳俞霖介紹,這次宣傳就是為了擴大政策的知曉率,接受群眾監督,也希望市民可以將應納入低保、臨時救助的人群告知我們,由民政部門入戶,街道逐一排摸。為做到宣傳百分百覆蓋,活動將採用多方式多角度的途徑,通過微信等網絡平臺和公開救助熱線電話的形式,宣傳救助相關政策和開展社會救助工作的情況。

「惠民」“同志,临时救助是啥意思?”我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告诉你

各街道因地制宜,在繁華路段採取設宣傳諮詢點、發放政策宣傳彩頁等方式,向群眾大力宣傳社會救助政策。並充分發揮街道社區網格員走訪力度,採取包乾負責,點對點、面對面宣傳等方式,用群眾看得懂、聽得明、記得住的房市開展入戶宣傳,提高宣傳實效。此外,還利用板報、牆報、公開欄、各街道沿街門店LED電子視屏以及“三進”(進商場、進樓院、進家庭)等方式,全面提高群眾的知曉率。

年初至今發放臨時救助金212.5萬元

趙學玲(化名)今年46歲,一家三口是團結新村街道居民,她本人每月享受低保807元,丈夫每月打工收入1500元。2016年,趙學玲檢查出結腸惡性腫瘤,手術和化療給其家庭帶來困難,今年病情又復發,鉅額的手術費及化療費用,造成家庭基本生活難以保障,經街道工作人員入戶核實情況,該家庭符合臨時救助條件,按城關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659元,給予夫妻兩人6個月救助,共7908元。同時由於其子上大學,學費及生活費用較高,也給家庭造成困難,給予其子1人6個月救助,兩次救助共11862元。

「惠民」“同志,临时救助是啥意思?”我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告诉你

正是因為有了臨時救助政策,像趙學玲這樣的家庭才可順利度過眼下的難關。據統計,2018年城關區累計救助臨時救助對象815人次,累計發放資金212.5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