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边防战士原来这样生活

西藏高原的确很辽阔,但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并不多。尤其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城镇大都设四面环山的盆地或山谷中,自然环境相对好一些。然而不适合人居住的国土,同样需要人来守卫。这些守卫者就是世界屋脊上最可爱的人——边防战士!在1986-1988两年的采访中,我曾到过中国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四国边境,采访了我军的十几个边防哨所。特别令我难忘的当属被称为最高哨所的查果拉哨所:海拔5300米。这里高寒缺氧,含氧气量只有内地的35%,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10度以下。在这里的官兵执行珠峰地区的边防保卫工作,并且担负着扎果拉、控扬米和西西拉三大山口的巡逻任务,每个山口海拔都在5500 米以上。这里每年有大半年的时间是被大雪封山,人和车都不能上下。封山期间哨所的官兵过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活,看到的家信和报纸都是半年以前的。真正是“白天是兵看兵,晚上是兵看星”。每天除了上哨、下哨,就是吃饭、睡觉。即使是餐餐不变的饭食,也不是高枕无忧。如果赶上哪年雪大封山期加长,储备粮告急,就只能靠压缩饼干撑着,日子就更难熬了……

西藏的边防战士原来这样生活

我们上查果拉的时候,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沿途的山坡上盛开着成片的油菜花,金灿灿的。进入查果拉山,我们的汽车开始不停地向上盘旋,一点点的,看着车窗外的绿树变成了荆棘,又从荆棘变成苔藓。直到苔藓消失在满地细碎的黑石子中,在狭窄的山道上无数次的盘旋之后,我们终于爬上了哨所的驻地查果拉山——一个连鸟都飞不上来的秃山岭!之前听说有首在当地部队传唱已久的歌叫《鲜花献给查果拉》:“金色的草原开满鲜花,雪山顶上有个查果拉……查果拉山高风雪大,山上自古无人家…”我们一行下了车,迎面而来的首先是山谷对面一排更高的雪山,一团团白烟似云似雾,在刺眼的反射光中飘起,淡蓝色的雪峰鼓胀胀的,似乎随时都会滚压下来……山那边就不是中国管控的地区了。海拔的落差,让我们的耳朵如同塞满了棉花,但眼前却突然一亮:身旁是几排明黄色的营房,整整齐齐,醒目耀眼,如同列队待发的士兵,在雪山的掩映下一尘不染,屋顶上的五星红旗更显得格外鲜艳!接待我们的驻地指挥员是一位二十七岁的青年军官,论颜值不输当今的小鲜肉。谈话中得知,老家曾给他介绍过好几个对象,都因为他没有时间见面而错过了,当时家里已经几次发电报催着他转业,但他还在执拗地坚守在查果拉山上。他自豪地介绍,现在的营房是曾经驻扎在哨所的他们几代官兵自己从山下运上来的石块、水泥,由小到大,一点、一点构筑而成的!看着这些坚韧顽强的军人,我忘记了自己的高山反应。

采访间隙,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于是我走进了以前的旧哨所里参观。低矮的房子中几个战士围在地上在地上做着什么。我过去问一个战士:多大了?这个四川口音的小战士马上站起来,“19岁!”一口浓浓的四川乡音,黑红的脸上带着腼腆的笑,看得出他早知道我是记者,因为在这个连情书都能互相传阅的营地里也不存在什么秘密。“能吃上菜吗”我随便问了一句,因为能否吃上蔬菜,对生活在高原的汉族人来说是头等大事,就象我们城市人关心天气一样。“能”。小战士的回答倒让我吃了一惊:“你们这里能吃上蔬菜?”我追问了一句。“是脱水的干菜。”他好象看出来我不是“老西藏”,转身从墙边拿过来两个豆腐块形状的沥青纸包,递到我面前, “就是把这个泡开了,然后放上豆瓣、腊肉做起来好吃的很——”我接过来仔细打量,灰绿色的包装上有一行小红字非常醒目:1968年10月某日。显然是制造日期,算起来这干菜的菜龄比眼前这位小战士的年龄还大一岁!我再转睛看那只拿着干菜的手,上面的指甲是灰黑色的,并且凹凸不平——这是长期高寒缺氧和维生素摄入量不足的典型症状!我的心有点向下沉,赶紧换了个话题:“你们干什么呢?”这时小战士已不那么紧张了,他把另外两个蹲着的同伴推开,略带自豪地指着地面:“记者同志你参观一下嘛!”我凑过去一看:坚硬的地面上被开了块“天窗”,只见一块一尺见方的小土池中,里面生长出的竟是嫩绿嫩象羊绒般的、细细的小苗苗!!他们说这是从家乡里寄来的菜籽刚刚发芽!我象是发现了新大陆,俯身在地上看着,目不转睛地看着,慢慢的,感觉这片嫩绿的幼苗变得越来越大,像一块生机勃勃的绿洲……

西藏的边防战士原来这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