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

小磊哥12345


人情往來是家家戶戶都避不開的一個話題,尤其是對於農村的朋友而言,如果誰家有紅白喜事或者其它事情,不僅是村裡的人會難得的聚到一起相互幫忙,親戚朋友們還會通過隨禮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意,不過事實上,農村在送禮方面也有不少的講究和學問,如果一不小心違反了這些規矩,反而有可能好心辦壞事。

關於送禮,“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農村流傳得最廣的一句俗語,這句話按照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給人家祝壽的時候不能送香菸當禮物,如果錯過了誰家辦喪事,之後也不用再補送禮金。在我的農村老家這也已經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不過,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原因呢?

如今農村生活條件比以往好了不少,各種五花八門的人情也越來越多,農村老人們過了60歲,就會有過壽的習慣,尤其是60歲、70歲、80歲這樣的整數年份,都是人們口中的大壽,就算不大操大辦,也會邀請親朋好友來一起熱鬧熱鬧,前來參加的親戚朋友也會送上禮物或者禮金表示祝賀,不過對老人來說,一般都很忌諱別人送香菸。

“人家老人就是圖個高興和吉利,對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送禮送煙可不是什麼好彩頭”,家裡的長輩告訴我,因為諧音的關係,煙在農村老人聽起來有嚥氣的意思,讓人覺得十分不吉利,如果拿香菸當壽禮,老人們反而會覺得這是一種詛咒。之前奶奶就有告訴過我,村子裡就有人戶因為這個問題鬧出過矛盾。

“就去年村口的老王過60大壽,城裡來的女婿因為不怎麼懂這個規矩,想著老王有抽菸的習慣,還專門買了兩條高價的香菸,弄得他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還因為這個事情鬧了一頓彆扭”,事實上,碰上農村老人過壽,如果不會挑選合老人心意的禮物的話,完全可以用禮金代替,這樣一來不會出錯,二來也能省去不少麻煩。

另外,“喪不後補”的說法實際上與農村辦喪事送禮的規矩有關,農村不少家庭辦白事,親戚朋友和鄉里鄉親也都免不了隨禮,不過對農民來說,因為白事送禮一定要掌握好時機。一般送禮登記都在出喪之前,如果一旦因為某些原因錯過了,在喪事之後也不要再去補送,雖說送禮的人這樣做是出於客氣和好意,但對主人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辦白事無論對於哪種人而言都是一件傷心事,既然喪事好不容易辦完了,也就意味著這件事過去了,主人家也要慢慢開始過新生活,這時候你要是再去補送禮金,反而會讓家人再次想起傷心事”,這也是奶奶給我的解釋。不僅如此,與城市相比,農村的朋友對很多事情的寓意更為看重,如果有人在喪事結束之後補送禮金,往往也會被人看作不吉利,甚至可能意味著家裡還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就連主人家也會對這種行為表示反感,因此在農村普遍默認,一旦錯過喪事送禮的時間,過後也不必再補送。

“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只是農村送禮最普遍的兩種講究,事實上,由於農民朋友對送禮這方面比較重視,針對不同的場合還是很多不同的規矩。

“其實如果是過喜事的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畢竟咱農村講究好事成雙,因此過後補禮也不會有什麼影響,而在給老人祝壽方面,除了不能送香菸,像時鐘這些東西也是萬萬不能送老人的,還有現在有人生病住院,咱們也都習慣買些補品和水果去看望,不過水果儘量不要買梨,畢竟聽起來的意思不好”。奶奶說,之所以很多農村家庭對這方面比較注意,也是為了圖個吉利和好彩頭。

說到底,對於農村的朋友來說,送禮除了是一種必要的人情往來,大多數時候也是為了傳達一種祝福和心意,因此送禮的時機和寓意都十分重要,這些規矩大都是農村長輩之間默認通用的,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弄懂了這些規矩和原因,也能避免好心辦壞事和花冤枉錢的情況發生。不過中國農村那麼大,各地的情況也不一定相同,這些我老家流傳的送禮規矩也不一定適用於所有農村地區。農村送禮的這些講究,你都知道多少?在送禮方面,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說法和規矩?歡迎在下方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


山農老兵


農村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句民間有關人們祝壽過生日以及紅白喜事隨禮方面的俗語,講的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字面意思不難理解,但其中的道理,不少人們未必清楚。

壽不送煙

意思就是給老人祝壽,給親戚朋友過生日,都是不能送煙的!吸菸有害健康,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過生日是祝福人家長壽的,所以是送煙就不合適啦!否則你的動機就不純啦。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花大價錢買了兩條煙,表面上看起來卻輕飄飄的,顯得不隆重似的。祝壽過生日過的都是一種氣氛,不是讓你來送暗財的!自己花了大價錢,卻顯示不出份量來,這樣的事誰願意做啊?!

所以,在別人祝壽過生日的場合,要麼出點份子錢,要麼送些鮮花,送點兒酒水或者送什麼保健品,壽桃什麼的最合適啦。

喪不後補

喪就是喪事的意思。別人家有了喪事你要隨禮,必須要在下葬之前就把禮給了人家,過後是不能補的!

為什麼呢?因為在民間講究,喪事上的隨禮,那是用來給死人上貢的,有的親戚們自己買些花饃糕點以及水果什麼的,給死者上貢祭奠,然後磕頭燒香。又有不少朋友們出錢隨禮,那意思都是祭拜死人的!只不過是出錢讓他的子女們代辦而已!所以如果你在事後補喪禮錢,那就是不吉利的意思,你在祭奠誰呀?還想讓誰死啊?!出力不討好的事,堅決不能幹!

然而,喜事就不同了!無論是過生日還是結婚大禮,今天忘了隨禮,明天也能補上,再以後也能補上!這叫喜上加喜,隨時讓親人朋友能記起那份甜蜜和美好來,這個錢才補的值!不過你也不能無限期的拖下去的,時間太長了,就證明你不是因為忙忘了,也不是因為沒時間了,而是你從心裡面就不重視了!

看來,農村俗語裡,還包含著不少做人的道理呢!入鄉隨俗,到了一個地方,就應該瞭解一個地方的習慣,這樣你才能行為舉止得當,恰到好處不傷害人!

你認為呢?您還了解哪些隨禮習慣俗語呢?歡迎留言分享。


村姑說村事


過去農村有很多規矩,尤其是紅白喜事更加馬虎不得。如果有人破壞了規矩,會讓主家覺得認為是無禮的表現。

農村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一、壽不送煙

今年,有書君舅舅過60大壽,親朋好友自發的送來了鮮花和蛋糕等,也有人包個紅包給舅舅。

表哥從長春開車回來了,一下車就抱著一捆香菸,笑容滿面地直奔老爺子去了。

“爸,兒子就知道您老好這口,看看,我給您給買了四條高級香菸。”

大家齊刷刷地看著表哥,我剛要開口,誰成想,舅舅舉起柺杖就向表哥發打過來了。

“你這個混賬東西,你啥時候送煙不好,偏偏這時候送?你這是觸我黴頭是不是?”

表哥一拍腦門,大呼一聲:“哎呦,老爺子,我錯了,我錯了,馬上拿走,瞧我這記性!”

原來在農村,紅白喜事都有很多講究。其中“壽不送煙”就是一個禁忌。

曾經有一副對聯:紅火通三界,青煙透九霄。意思是買了香紙菸火,是敬獻給天上的神仙和幽冥界享受的。

老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這大好日子,有人送煙,這不是詛咒他早日“昇天”嘛!

在慶生當天,送煙那可是大為不吉利的。

還有一種說法,煙同“奄”,煙是用來吸的,吸菸、吸菸就是“煙煙一吸”,那麼就等同於“奄奄一息”嘛,這就是在詛咒壽星大限已到,命不久矣。

而且煙跟“怨”和“冤”有諧音,也是不吉利的字眼,應該避諱的。

老話常說“入鄉隨俗”,不管是什麼說法,人們在老人生日當天,都要讓老人感到快樂,不能犯了禁忌。

二、喪不後補

在我國很多地區,還有個”喪不後補”的風俗。

什麼叫“喪不後補”呢?

過去誰家老人去世了,都會發喪。

古人尤其講究喪葬文化,發喪是有很多禁忌的。有書君在這裡暫不細說。

今天說說“喪不後補”是怎麼回事。

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現代,都一直保持著“死者為大”的觀念。

如果有人故去了,親朋好友、街坊四鄰都會前去弔唁,送故去之人最後一程。

人們為了表達對故者的尊敬,有的送個花圈,有的送些紙錢,還有的會隨個份子。

然而,總會有親人會由於某些原因,趕不上吊唁,錯過了弔唁的時間。

大多數地方都有個風俗,如果錯過了弔唁時間,就錯過了,千萬不要出殯了以後再去補禮,這是大忌。

為什麼會犯忌諱呢?

1、喪事已經料理完了

不管誰家料理喪事,都有固定的時間。

喪事辦理完畢,很多地方保持事主在家守孝三日。

在此期間,嚴禁他人登門拜訪,事主也不會去別人家,以免給別人帶去晦氣。

如果在喪事辦理完之後,有人過來“補禮”,那是瞧不起事主,來觸他的黴頭,尤其是送花圈和紙錢,就更加犯忌諱。

“補禮”等於詛咒這家還會有人去世,而送喪葬用品就是對活人的大不敬。

在有書君的家鄉,如果兩家有的血海深仇,就會送花圈、紙錢,詛咒對方不得好死。

因此,喪事絕對不能“補禮”。

2、不尊重他人

前幾天,我弟弟的一個朋友父親去世了,弟弟當時在外地,等回家後,聽說了就去他家隨份子,結果……尷尬了。

他的朋友剛從悲傷裡走出來,他就登門“補禮”,他朋友不收禮,弟弟還覺得哥們不領情,說這是他對老人的一點兒心意。

你說這老人都走了,還表達什麼心意呢?結果又讓朋友覺得思念親人,痛哭流涕地傷心一回。

他朋友的家人覺得喪事已過,弟弟還在傷口上撒鹽。他朋友的心裡一直也不舒服,倆人見面總覺得很彆扭,後來關係就不好了。

俗話說“十里不同鄉,百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如果想要跟當地的親戚朋友和諧相處、友好往來,就一定要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

就像“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樣的風俗習慣,有的地方就沒有這種的說法,有的地方就非常重視。

所以,我們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要先詢問當地有經驗的老人,做到入鄉隨俗,皆大歡喜。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在農村有很多習俗禮節,老一輩的人都比較講究,有的還很忌諱,但是很多年輕人可能並不知道其中有什麼寓意,一不小心就犯了別人的忌諱,比如“壽不送煙,喪不後補”,說得是什麼意思呢?



壽不送煙

意思是說給老人祝壽的時候不要送煙,這個很多人就感到費解了,老人大多數愛抽菸,當然了指得是男性,他們沒有過多的興趣愛好,菸酒估計就是他們的最愛了,為啥不能送呢。

除了考慮到健康方面的因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煙”同“奄”諧音,年紀大了本來就很忌諱什麼“死啊”“沒了”“不行了”這類話,你還送他煙讓他“奄奄一息”,他這個大壽還高興的起來嗎。在農村過生日時還有幾樣不能送的東西,

鐘錶是其一,也是因它“送鍾”與“送終”諧音,講究的人很忌諱這個。鞋子是其二,有的人覺得生日送雙鞋也是不錯的,不過有“送小鞋兒”的說法,誰又願意被穿小鞋呢。

喪不後補

在農村有著喪事不後補的說法,遇到紅喜事時如果本人來不及到場,事後補個紅包表達心意,這個是可以的,但是白事卻不能事後補,遇到這種情況,要麼就到場幫幫忙,要麼就找人帶錢表達哀思,卻不好在喪事過去後再帶著錢登門拜訪

,這樣不僅會勾起人家的傷心事,也被看做是不吉利的。

有人會說這些都是窮講究,確實,也都是些沒有邊際的說辭,但往往也正是因為這些習俗禮節,讓你無形當中就把人得罪了,所以,多注意些總不會錯。


小十六123


中國民間風俗,非常講究討口彩。所謂討口彩,一個是圖個吉利話,一個是規避晦氣的語言或者暗示。

“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就是典型的規避不良暗示的民間風俗。

壽不送煙。就是民間老人做壽的時候,絕對不要把香菸當做壽禮或者回禮。菸酒是農村比較常見和實用的禮品,不但自己用得上,來了客人,喝酒抽菸都是最常見的招待之道。但是唯獨做壽的時候,是不可以把香菸作為禮物的。這裡有兩點原因,一個是香菸的煙,和嚥氣的咽諧音。人家歡歡喜喜的給壽星做壽,你這邊送上一條煙,這多晦氣啊。另外,香菸點著了香菸嫋嫋,那就和香爐上插的檀香一樣。又不是祭拜祖先,整這玩意兒幹啥?晦氣不晦氣?至於有人說煙和冤諧音,那就有點牽強了,眼閉著聽也不像啊。

喪不後補。這個規矩也是很好理解的。辦喪事,從人際交往來講,這個屬於紅白喜事裡面的白事。作為親戚朋友,客人上門弔唁,慰問家屬,奉上禮金,必須要當天送上,絕對不可以後補。人家喪失已經辦完了,你後補喪事的禮金是什麼意思?再辦一次喪事麼?這也太不吉利了吧。

總結:“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作為民間風俗,體現了中國人趨利避害的重要原則,即使今天,也是人們人情來往的一個重要原則。


鐵錘歷史


農村的的確確有許多諧音忌諱,壽不送煙,是因為煙與咽同音,人死了叫嚥氣了。壽是喜事,吉星高照,長命百歲,送煙是忌諱。喪不後補,穿喪服不進別人門,在農村這是常識。送走一個昇天的人,事主家裡人己身心累到極點,需要休息,禁止上門打擾。三年內禁止提起此事。這一點大家都明白,喪後若補,實為好心卻犯了兩大忌,一是撞到了事主的內傷,二是驚了昇天人的靈魂。農村送東西,送禮忌諱還有很多。例與人分萍果但不分梨,萍果可分一半給親朋好友吃,但梨不行。八月十五等傳統節日送禮忌送梨,沒有結婚的兩親家是最忌諱的。年青人知道一點祖先忌諱文化,很有必要,不然就會引起許多誤會和笑話。


何傳人


農村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

農村很多老話就現在來說還是具有道理,如這句“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主要是在教我們如何人情往來,也就是情商。

壽不送煙

壽即大壽,在農村只有高齡逢滿時才會被稱為大壽。如60大壽、70大壽等,像50或者61、68等都叫生日。大壽為喜慶日子,一般送禮以健康長壽相關的禮物為宜。像以前農村還流行送牌匾,牌匾上寫著“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等,也可送如珍貴的補氣益身的東西。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紅火通三界、煙火透九霄”煙火不是凡人之物,特別是在大壽日,你送煙那不是祝壽,那是祝人家死。所以就有了壽不送煙一說,這主要是寓意不好。


喪不後補

喪事在農村都有一個符合當地習俗的過程,先要幹嘛,後幹嘛。雖說各地不一樣,但喪事每個家裡都不想來第二次。喪不後補的意思是,假如你因事耽誤不能來參加悼念儀式,或者沒有給相應的禮金,在事後就不要在補了。我們在電視中或者現實生活中聞都見到如問道別人家某某怎麼樣了,人家回答去世了,這樣的橋段時一般都會道歉。這也是同樣的道理,別人家裡喪事已過,剛剛從悲傷中走出來或者還處於悲傷中,你來這麼一下你覺得好嗎?


綜上所述這句話其實並不是特指這兩件事,還有生活中很多大大小小的事。就是在告訴我們在處事方面的一個態度,不要在不適合的時間做出那些不適合的事情。

以上是小曉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及補充請留言,謝謝大家!

關注小曉,每天給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小曉農民


農村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

老話常說:入鄉隨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很容易好心辦壞事。而在農村裡也是有很多的老規矩的,雖然現在很多的規矩都已經被大家所遺忘了,年輕人也不太清楚,但是有些老一輩人還是對其很忌諱的,尤其是在農村的紅白喜事,更是規矩頗多。如果不知道的話,就很容易好心辦壞事。

農村老人講的“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其實不只是在農村裡有這個說法,在很多的城裡也有這個規矩的。而這句老話則是和紅白喜事隨禮相關的,其意思是說在給老人祝壽的時候是不能送香菸之類的禮品,哪怕是在高級的香菸也不行。而親朋好友家裡有老人去世了,如果自己因為一些事情耽誤了,就不要在出殯後再去隨禮了,這個是十分忌諱的事情。

壽不送煙

在農村裡對於做壽也是有說法的,一般在60歲以上才能算是過壽。比如常聽到的60大壽、70大壽、80大壽等等。如果沒到60歲,那隻能算是過生日,比如30歲生日、40歲生日等。而過大壽了,一般都是要大辦酒席的,親朋好友也會過來慶祝,大家都聚在一起熱鬧一番。

中國人講究的是禮尚往來,在過壽肯定是要帶禮品的。有的會送生日蛋糕、有的會送鮮花,有的還會送一些玉器等等。當然了,現在多數都是直接給紅包。但是,有一樣東西在過壽的時候是不能送的,那就是香菸。因為煙的諧音不好,是不吉利的。何況有些人也不抽菸,就算是他們抽菸,但是他們的親朋好友會感覺你是在害他,是不懷好意的,畢竟抽菸有害健康。

喪不後補

如果親朋好友家裡有老人去世了,都會去他家裡弔唁,一來是送送老人最後一程,二來是安慰一下親人們,讓他們不難過,同時這也是表達自己的關愛之情。但是,有些人可能就會因為什麼原因不能及時趕到,這樣就會錯過了隨禮的時間。如果錯過了就錯過了,千萬不要出殯了以後再去補禮,那就是大忌。因為出殯了就表示這樣的“壞事”已經結束了,而你這個時候還去隨禮,一方面這樣會讓他們重提傷心事,另一發面是這樣的意圖不好,這讓人一想就是祝福他家有人再去世。雖然你是好意,但是人家會感覺你是不懷好意。

曾經有個朋友,就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本來他們關係挺好的,就因為這個事情後來慢慢的關係淡了。

當然了,各地的 風俗習慣不同,如果是遇到這種事情,最好是先問問當地的人,瞭解清楚了風俗習慣了之後,這樣才能避免做一些讓自己及他人難堪的事情!


農夫也瘋狂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禮儀之邦,凡大情小事,紅白喜事都有講究。

如果你不懂,可能一個不注意就得罪了人。

在農村有這麼一句話,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今天有書君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壽不送煙

在農村通常只有人在60歲以上才能算是過壽。如果沒到60歲,那隻能算是過生日,人們將大壽看做是個喜慶日子,既然是喜慶的日子,自然免不了宴請賓客以表慶祝。那麼,前來祝賀的賓客也就少不了送些祝壽的禮物聊表心意。

送禮的時候,你可送蛋糕,送錢,或者送各種稀奇的東西,但唯獨不能送煙。

因為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紅火通三界、煙火透九霄”煙火不是凡人之物,特別是在大壽日,你送煙那不是祝壽,那是祝人家死。加之“煙”與“冤”諧音相同。給人家送“煙”就相當於送“冤”。送香菸相當於跟人家結仇的意思,寓意不好。

何況有些人也不抽菸,就算是他們抽菸,但是他們的親朋好友會感覺你是在害他,是不懷好意的,畢竟抽菸有害健康。所以,壽不送煙。

喪不後補

在農村如果家裡有老人去世了,親朋好友們便會但他家裡進行弔唁,一來是送送老人最後一程,二來是安慰死者家屬,同時也表達自己的一份關愛之情。

但不乏有些人或許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及時趕到,便錯過了隨禮的時間。如果錯過了就錯過了,出殯後千萬就不要再補了。因為這是大忌。

既已出殯,說明事情就過去了。而你這個時候再去隨禮,一方面重提死者家屬的傷心事,另一發你是好意,但別人會覺得這是詛咒他(她)家再有喪事,這是大不敬的作為。所以,喪不後補。 以上就是對農村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的理解。

由此得出在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的民俗風情,只有及時瞭解,才不會在不經意間影響彼此的感情,產生誤會。


有書博物館


農村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在農村有很多的一些紅白喜事的規矩,其實也是很有幾分道理存在的,其實不只是在農村,其實在任何地方,紅白喜事都是家庭之中的大事,尤其是白事,更是講究頗多,而且在農村白事比紅色更講究“人多”,孝子賢孫多也顯示著家族的人丁興旺,朋友多也是頗有臉面的一件事情。



辦理喜事,人到不到只要禮到了之後,一般不會責怪於人,即便是人家喜事辦理之後,因為自己有事給耽誤了,也是可以“補禮”的,辦理完喜事,主人正值高興之時,這時候雖然是“補禮”,也會被認為是喜上加喜,不會遷怒別人的,也是經常遇到和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對於白事就不能這樣做了,叫做“喪後不補”。過期作廢。


辦理白事、喪事,主人一家還沉浸在悲傷之中,不合時宜的去“補禮”,首選會勾起人家的悲切之情,也會認為這樣的舉動很無禮,白事講究的是人多,去弔唁、去上禮,是親朋好友必須前去的一件事,事後上禮,很容易被認為不懂事理,也有看不起人的意思,所以喪後不補很有道理,禮來不往非禮也,看賬還禮由來已久,自己不去給別人上禮,也是自然不用別人回禮的。

壽不送煙,很容易理解,不論去給誰做壽,哪怕壽星是一個煙癮很大的老煙囪,也是不能拿著煙去當做禮物的,煙向來被視為對於健康很不利的物品,想方設法戒掉還猶恐不及,去給壽星送煙,真的很不合時宜,是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行為,很容易理解的一件事。送一些對健康有益的物品,才是對壽星很好的禮儀。

在農村關於紅白喜事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都是講一些禮貌、禮節和一些講究,對於一些習俗千萬要搞清楚,在去不同地域要做好功課,免得失禮。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