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是一個錯字,為何歷代皇帝不改正它?

北辰


北京的故宮是我國最為知名的人文景點之一,凡去北京旅遊者,大概鮮有沒有去過故宮的。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發現,故宮那大大的匾額上,所有“門”字的最後一筆全部都變成了一豎,而不是本來的豎勾。在皇家重地膽敢出現這樣的“錯別字”,難道工匠和大臣都活膩了嗎?不怕掉腦袋?答案是這顯然不可能是一個錯字,而是皇帝有意為之,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到底有什麼講究在裡面?

關於這一點有幾個傳說。

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龍是長於水中,遨遊於天外。而但凡在水中生活的諸如魚、蝦之類物種,沒有不怕魚“鉤”的。龍儘管是神話傳說中的動物,然而也不能免俗,所以在皇家的宮殿門楣之上,怎麼能出現這個不吉利的“鉤”呢?因此皇帝便下令將“門”字的豎勾變為一豎書寫,此為取吉祥之意。

另一個傳說是有關風水的。風水一說自古便流傳於中國大地,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沒有不相信這一說的,就算是到了現代,許多人也十分在意風水的吉凶。在風水學中“門”字的最後一筆豎勾是屬火筆,會招致火災的發生。這一傳說據說還是來自於南宋的皇帝趙構,在他當政時皇宮的一處宮殿曾經發生火災,大臣上報是因“門”字的豎勾導致火災的發生,為避災,趙構便下令將所有宮門的“門”字最後一筆全部變成了一豎。

最後一個傳說是有關明太祖朱元璋的。傳說朱元璋有一次視察國子監重修的集賢門,看見宮門上“門”字的最後一筆寫成了豎勾,認為這是有意阻攔賢才進入國家高等學府,皇帝一怒之下竟然把寫字的官員拉出去砍了頭。原來故宮的“門”字最後一筆寫錯,是皇帝為了追求平安吉祥,這樣有意為之的“錯誤”,其實在不少古建築中都曾經出現,你是否曾經發現過呢?


國史拾遺


我覺故官匾額的門字嚴格來說不算錯字,等多算不規範而已,而且這樣寫,反而把皇家大殿的威嚴和方便人們出入的意義表露出來了。

如果此門帶鉤的話,皇家大門氣勢減弱了許多,同時大門帶鉤則多了磕絆,對王朝也不順,而門字帶鉤是火筆,古代皇家宮殿都是木製建築,最忌諱的就是火,因此就有了大殿的門字不帶鉤的約定所成的寫法,這個沒有什麼奇怪的。

其它不規範及故意寫錯的字,中國還有許多,現舉例如下:

象這個2分和2角的大寫2字就不規範,這個二在弋上面的大寫2字在電腦中都打不出來。


這個二在弋下面才是正確的“貳”字。

二堂是平遙古縣城知縣日常辦公的場所,一般民事案件均在此審理。門前楹聯:“與百姓有緣才來到此,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此聯中“愧”字少了一點,“民”字多了一點,意即給民多一點愛,少一點愧。實在是意味深長。 這二個字錯得反而更有意義。

還有這個南嶽衡山“忠烈祠”的烈字就少寫了一點,民間傳聞是蔣介石故意少寫這一點的,意喻為:讓抗戰“犧牲少一點,烈士少一點”。



湘平古珍郵館




(北京故宮)

在南宋宋高宗趙構之前,“門”字書寫都是正規的,就是門字的最後一筆直下帶鉤。發生了一件事後才改了,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次,南宋國都臨安(今杭州)的“玉碟殿”不慎失火,損失老大了。原來“玉碟殿”是存放大宋朝的皇帝御旨的地方。好比現在的檔案資料。皇帝很生氣,大臣很緊張。總得找出失火的原因吧,防止以後類似事情的發生。

失火的原因還用找嗎?無非是官員管理不善,安全意識薄弱罷了。可是誰也不想承擔責任,還是宰相王博彥頭腦聰明,他上書道:“陛下,失火原因找到了,都是宮殿匾額上的『門』字惹的禍,按五行學說來看,『門』字最後一筆直下帶鉤屬“火筆”。這樣寫容易招致火災。將這些匾額全部燒掉方能免災。”

趙構覺的說的有理,於是下旨照此執行。從此以後,凡宮殿的匾額“門”字末筆都直下,不帶勾了。 (春秋君認為是官員推卸責任找的藉口)



話說到了明朝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重修“集賢門,”等修飾一新後,命中書舍人詹希原寫“集賢門”匾額,可能詹希原想賣弄一番。於是末筆微微勾起。明太祖看罷勃然大怒說:“你丫的欺負我學識淺薄吧!“門”字帶鉤容易招致火災,再者說了,學府是人才薈萃之地。這扇門一定要大大敞開,讓各路賢才暢通無阻地進入朝廷。你丫的帶鉤分明是設置障礙下絆子。難道堂堂的集賢門孤芳自賞?就你自己一個賢才嗎?不安好心,簡直自尋死路?拉出去砍了,詹希原稀裡糊塗的丟了腦袋了。


鑑於以上諸多原因,當明成祖朱棣修建故宮的時候,就把各大殿的門匾上的“門”字最後一筆直下不帶鉤了。這就是歷朝歷代皇帝不敢改正“門”字的原因。

【我是秉燭讀春秋,歡迎加關注,點贊和留言評論】


秉燭讀春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除了故宮匾額上的門之外,有很多地方的門字都是不帶勾的,難道這些都是錯別字嗎?當然不是了,這是古代統治階級故意這樣做的,也不是有人說的什麼書法上的錯誤,門上不加勾這個能追溯到南宋的時候,在南宋的時候門上全部都是帶勾的,可是一場大火改變了這個寫法。

南宋時期皇帝修了一座宮殿,可是有一日宮中無故起了一場大火,將裡面的珍寶等物全部都毀於一旦,皇帝下令徹查,可是大臣們死活找不到原因,這個時候趙構站出來說,這是因為這座宮殿門口匾額的門字上面有個勾,這個叫做火角,是因為這個勾動了天火,所以這次大火併不是人為的。

古時候的人們都非常迷信,皇帝更是如此,於是乎他下命令把宮殿中所有的門字都改成了不帶勾的寫法,這個習慣也被保留了下來,到了明朝的時候,關於此事又有了新的解讀。根據記載朱元璋修了一個集賢門,工匠在寫的時候又把勾帶上了,建成之後朱元璋專門去轉了一圈,看到這個門字立馬大發雷霆。

朱元璋質問修建此處之人,將門上帶個勾字是要堵住集賢門的路,不讓有識之士進來嗎?於是下面的大臣趕緊將這個勾給去掉了。其實故宮等地方門字不帶勾說白了就是古時候統治者們迷信的結果,統治者不希望門上帶勾而已。

門上不帶勾的寫法在晉朝的時候就有了,所以說皇帝故意這樣寫,如果嚴格說起來,還真不算是個錯別字。古人會這樣做其實並不意外,宮殿全都是木頭做的,既然有人說一個勾能夠勾起天火肯定沒人再去那麼書寫了,木頭最怕的可就是火。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首先,要把題目完善一下。故宮門匾上的“門”字,大都都是不帶右下角那個小勾的,如下圖。

但是,也有一部分門匾上的“門”字是帶著右下角的那個勾勾的,如下圖。

這裡面當然是有故事的。不過在講故事之前,我們要先來看一下“門”字的演變,如下圖。



中國漢字大多是象形字,門字就是如此。在最早的甲骨文,金文,篆書中,門字都是沒有右下角那個勾勾的,左右是對稱的。到了楷書時代,門字開始帶勾。

但是為什麼故宮的門匾上的門字大都不帶勾呢?故事要從南宋的第一任皇帝趙構說起。

宋都臨安玉牒殿災,延及殿門,宰臣以門字有腳鉤帶火筆,故招火災。遂撤額投火中乃熄。後書門額者,多不鉤腳。——明朝馬愈《馬氏日記》

就是在南宋趙構年間,玉牒殿(相當於檔案館)發生大火,當時的丞相認為是“門”字帶了一勾,勾屬於火筆,容易招致火災。因此趙構命令重新將門匾上的門字的勾去掉。

到了明朝年間,朱元璋修繕南京的皇宮,命令詹希原寫太學集賢門匾,所寫“門”字,末筆微微勾起。朱元璋見了之後大怒,認為詹希原是故意這樣做的,大發雷霆:

我這個門,是要敞開招賢的,你詹希原卻要用勾把門擋起來,塞我賢路,拉出去斬了!

因此在有明一朝,皇宮門匾上的門字是沒有那一勾的。朱棣奪位之後,遷都北京,皇宮門匾亦是如此。

到了清朝,畢竟不是漢人,哪知道一個門字有那麼多講究,因此最開始紫禁城上的門匾也是有勾的,到了後來吸收了漢文化才把勾去掉。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覺得這個門帶不帶勾其實沒有什麼區別,於是他自己又親自寫了幾個門匾,門字都是帶勾的。所以現在故宮的門匾上,有的門字帶勾,有的又不帶。

其實 ,這個門匾上的門字,不管帶不帶勾,其實都沒有錯。因為最早甲骨文的“門”本來就不帶勾,到了楷書時代才帶勾。

而古人又是比較講究,因此在一些容易著火的地方,門匾上的門字多不帶勾。這並不是一種錯誤,而是一種內心的希望。


胡史亂翔


“門”字是個很奇怪的字,它本是個象形字,上面有門楣,兩邊對稱。



從上圖看,甲骨文、金文、小篆都是如此,最後一筆沒有勾腳,是兩戶相對的。

再往發展,大約是漢至魏晉這一時期,不知何原因,出現了一個勾腳。

有人解釋,可能是寫字時,有此一頓,才好停筆,這是書寫的韻味和筆勢。



但我想,會不會有另外一個原因,比如此時的門與以前的門構造上有了不同,門檻開始出現,這一小勾是提醒人們注意腳下。

至於這個字在皇宮,就又出現另外的解釋了,最普遍的說法,是“有勾腳,帶火筆”,去掉這一小勾,是為了避免晦氣。

這一解釋當然有道理,但我想,是否還有其他理由。


一是這樣寫美觀,兩邊對稱,正大氣象,能更好地體現皇權的莊重威嚴,這同時也是迴歸“門”的本意。

二是推醒人們不要私下對人伸小腳、下跘子。

這些寫法都是封建帝王時期的,近年復建的北京永定門上,門字卻是用的規範字。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古代有掛牌匾習俗。無論皇宮,衙門,商鋪還是城門洞上面都掛一塊非常酲目的牌匾。由皇帝,翰林學士,當土名流提寫。去北京故宮遊玩的人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故宮各個門洞上面掛的牌匾寫的某某門的"門”字下面都少了一個鉤,這不盡讓人浮想連篇,是故意為之,還是集體失憶呢?原來其中還有一個離奇曲折的故事。在古代皇宮中牌匾上,門字不帶鉤的習俗從南宋時侯就開始流行了。相傳,有一天南宋皇宮失水了,其實就是著火了的一種春秋說法。皇帝大怒要追究相關人員的失職責任。實際上我國古代宮庭建築大多以土木為主,遇到雷擊,太監,宮女們玩乎職守非常容易著火,幾個大一統朝代的皇宮中都發生過火災。當然任何人都不想承擔責任,那可是殺頭,滅族之罪呀!於是大臣們對皇帝說,門字底下一鉤乃火筆,要想不著火必須先滅火,於是皇帝下令把官庭,衙門,城門洞上面牌匾上的門字全都去掉底下那一鉤。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後,重新修建了南京城,皇宮,衙門,城門洞粉刷一新,掛上牌匾。請當世名儒詹希原提筆。詹希原本想賣弄書法技術,把鉤字寫的特別酲目。朱元璋看後大怒,我剛立國,需要大批人材為我分憂,你門字底下帶鉤,不足阻礙天下賢才叼?推出去砍了。詹希原希裡湖塗了的把腦袋混丟了。這其中許朱元璋知道前朝故事,看詹希原不順眼而起殺擊,必境朱元璋當過遊方的和尚,見多識廣知道一些典故。從此以後大明宮中匾額上帶門字的都取掉底下的一鉤,從審美上看,缺少一鉤門字還是比較好看的。明成祖朱棣重修北京城以後,沿習了朱元璋的這一傳統1644年大清定都北京以後,在各個匾額上滿漢兩種文字同寫,漢字門字寫法沿用大明的習俗,保留致今。



關東俠客


這個字本身就是錯別字,硬是被歷代皇帝各種解讀,改來改去,新中國成立後,故宮成了博物館,這個錯別字也成了歷史的承載。

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故宮很多匾額上的門字是不帶右下角那個小勾勾的,比如太和門,午門等等。如今小學生都知道這是個錯別字,古代皇帝文化水平都不低,肯定也認識,但為何歷經數百年卻無人改正呢?


門字不帶勾是有說法的,是古代天人感應理論的體現,也反映了古人的迷信。

據說南宋高宗時,臨安行在失火,宮殿被焚,趙構大怒要求追查事故原因,處分責任人,但派去查案的官員和造成火災的當事人是親戚,想要幫他脫罪,於是編了一個瞎話說是由於宮門口牌匾上的門字有個勾,這叫火腳,導致勾動了天雷地火,結果把宮殿給燒了,這是天災,是老天爺的旨意,不是人禍,跟人無關。


所謂天災異變,在古代十分常見,這個解釋成功把矛頭引向皇帝,趙構再牛也不能惹老天爺啊,於是此事便不了了之,還專門讓人把所有宮門上的匾額重寫一遍,門字的勾全數去掉,以免惹得老天爺發怒,再次釀成火災。

到了明朝,朱元璋的大明建都南京,宮門牌匾上的門字又全都加上了勾,這本身是正確的做法,結果卻引起朱元璋的不滿,認為門字有個勾一點也不常敞亮,有堵塞言路嫌疑,於是明朝宮殿匾額的門字又沒了勾。


到了清朝,門字的勾又重新出現,乾隆皇帝看到後,犯起了尷尬症,嫌這個勾戾氣太重,這不是要把大清的江山勾走嗎?於是故宮匾額上的門又沒有了勾,一直延續至今。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是個繁體字,但是卻沒有右下角那一鉤,歷代帝王為什麼不加上那個鉤呢?



一、首先是兩個相關的歷史傳說


提起皇城的故事自然離不開皇帝,關於這皇宮匾額上門字的傳說,那可都是皇帝惹的禍。


1. 南宋趙構在臨安皇宮去掉了門字的鉤


南宋定都臨安城,也就是現在的杭州,首任皇帝是宋高宗趙構。一次宮中的玉碟殿失火,趙構非常惱火,群臣也被嚇的不輕。因為玉碟殿是個非常重要的檔案資料庫,存放著皇帝平時閱覽的聖旨。


趙構為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下令嚴查嚴辦。下面的官員都心知肚明,失火無非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可是總得有個辦法搪塞過去,不然就得有人受罰,可誰也不想當這個倒黴鬼。


宰相王博彥靈機一動,對趙構一通忽悠,說失火的原因是宮殿匾額上的“門”字惹的禍,因為從五行學來解釋,“門”字最後一筆直下帶鉤是火筆,就是這一鉤招來了火災,只有去掉這個鉤才能不再發生火災。



趙構覺得言之有理,於是下旨所有宮殿匾額的“門”字最後一筆都是直下,不能有鉤。 話說這些官員推卸起責任還真是理直氣壯。


2. 明太祖朱元璋嫌擋了他招賢納士的路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洪武年間重修集賢門,裝修完畢後讓中書舍人詹希原寫匾額。詹同學自作主張的在門字末筆帶一小鉤,誰想朱元璋看了勃然大怒。


他斥責詹希原欺負他不是讀書人出身, 門字帶鉤易招火災,再說學府的門要暢行無阻,給朝廷選拔可用之才。帶個鉤分明是腳下使絆子,難不成讓集賢門只留你一個人才?結果詹希原為此被砍了頭,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到了明成祖朱棣修建故宮時,各大殿的匾額上的“門”字也都統統不帶最後那個鉤了。


3. 清乾隆皇帝怕那個小小的鉤把他的江山鉤沒了


清軍入關後,故宮匾額門字的鉤又重現江湖,直到乾隆皇帝即位,他左看右看都認為這個鉤戾氣過重,這不是要把大清江山給鉤走的節奏嗎?



於是一道聖旨下來,故宮匾額上所有門字的小鉤都不見了,也就成了我們今天在故宮博物院看到的那樣。


二、用易經來解釋


以故宮午門為例,用易經來解釋門字無鉤這件事,首先從時辰說起。


一天之中午時生陰,子時生陽。午時是11點到13點,是一天當中最熱的時候,同時一絲寒氣開始醞釀併產生,之後氣溫逐漸降低。


可見午時是陽氣轉化為陰氣的時刻,人從生到死也是從陽到陰,所以古代都是午時三刻問斬。有句臺詞是“推出午門外問斬”,可見這午門外是行刑的場所。


易經八卦的排列次序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卦圖中震四在東,東為春天,兌二在西,西為秋天。


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定數,延伸到漢字就是其筆畫數。古人數文字的筆畫只有橫和豎兩個方向,有拐彎的地方就算第二筆,比如豎鉤“亅”算兩筆。


有了上面的鋪墊,就和有書君一道來看看午門這兩個字有何玄機。午字共四筆,按八卦算是震四,定數為春天,表示生。“門”字按八卦數應是十一筆,去掉最後的鉤為十筆。八卦中超過八就算新的一輪,十折算成定數是兌二,不帶鉤的“門”字定數為秋天,代表死。


可見故宮午門的門字少一鉤不是寫錯了,是為了讓其定數為兌二,使得午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生死門,而整個故宮有門字的匾額都如法炮製。


三、看官們給出的解釋


關於故宮匾額上門字沒有那一鉤的緣由,看官們也給出了五花八門的解釋。


有人說用的是顏體字,原本就是有鉤的,只不過這個鉤看上去不那麼明顯,其厚重感反而更能盡顯皇家風範。



還有人說這個鉤會讓宮中勾心鬥角的事頻發,所以一律去掉,可這皇城裡哪朝哪代少過爭權奪利的事?


又有人說這是當時寫匾額的人故意去掉的,因為門字被掛那麼高,沒鉤比有鉤要好看的多。

也有人說門有兩扇,左右對稱則穩固,寓意江山穩固。


四、門字本無錯,惶惶的都是人心


其實看漢字的演變史,從甲骨文到篆書和隸書,門字原本就沒有那一鉤,都是左右對稱的。直到行書的寫法中,行筆連帶著最後的豎筆末尾出現了鉤,之後楷書寫法固化了門字這個鉤。至此可見故宮匾額上的門字沒有鉤算不得是錯字。



門字有鉤無鉤都不是錯,演變出這種種的故事傳說,只是在彰顯那些妄圖皇權永固之人內心的惴惴不安。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不知道那個開始說這個是錯字,按我看來是大家不懂得書法以及文字發展的源流,其實根本沒寫錯的。


什麼失火了,犯了無形中的“火”筆,我覺得故事歸故事,各種流傳的版本真實度也讓人很懷疑。但是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我想說的是“門”字不帶勾實在是太正常了。


首先在甲骨文、隸書上門可是從來沒有勾哈。不但“門”字不帶勾,我們現在的大部分筆畫的操作和形態都不存在啊。例如下面是甲骨文裡,其中有兩個門,都沒有勾。


再下面是篆書,“問”和“聞”也完全沒有勾。

隸書也沒有勾,在文字發展的早期直到楷書出現,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章草,甚至是鳥書什麼的,勾都是不存在的。只是到了出現楷書,形成了其獨特的結字筆畫規律,勾才出現,所以之後有時候沒有沒有勾的情況並不一定是錯。


其次,書法創作,會不斷的將字做一定的變異,這個純屬正常,並不一定錯,比如“鵝”,王羲之就經常將“我”寫在“鳥”頭上而不是左邊,還有一些將門的豎勾變成一個長撇,將豎變成一個長點的都有。沒必要奇怪了。這個從趵突泉的錯別字也可以看出來,為了追求整體氣象,有可能會故意寫錯,後人將其神秘化,就流傳了很多傳說。紫禁城的匾額書法,一定要追求中正平和,圓潤平穩,有皇家大氣和玉德,所以為了適應這種風格,將文字做一些小的改變是很正常的。沒必要計較對錯。不然就狹隘了。

最後,這麼多年過去了,歷代帝王學士大臣,那一個不是飽學之士,沒有改過來,至少可能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壓根沒寫錯,沒錯肯定不需要改錯,第二這樣寫尤其深刻道理,不需要改。不過,有趣的是這些故事,為這些字蒙上了神秘感,讓文字更加有生命力了,我覺得這是一種新的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